范方志
妊娠期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上并不少见,因为胆汁反流刺激胃粘膜而导致持续性上腹痛、呕吐酸水等症状,在用药上需考虑避免对胎儿产生损害.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35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张东卫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头孢唑啉,又名先锋霉素V,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在第一代头孢菌素中强,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心内膜炎、败血症等.随着其应用日益广泛,有关该药不良反应报道也渐增多,现综述如下,供参考.
作者:孙永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一期修复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15例均采用带蒂胸大肌岛状复合组织瓣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其中舌癌5例,颊癌4例,口底癌3例,牙龈癌2例,电击伤1例.结果:15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带蒂胸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修复口腔颌面部较大面积的缺损,且安全可靠,瓣的成活率高.
作者:许在叶;竺涵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TCD观察高血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TCD检测150例高血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及S/D、PI、RI等参数并观察血流频谱.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TCD检测出124例异常,异常率为94%,主要表现为脑血管血流速度增高或减慢及血流频谱的改变,结论:T℃D技术能直接了解颅底Willis环上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变化,判断血管的弹性及血流量状况,能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陈光勇;刘莉萍;黄维;林洪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2000年2月~2002年2月,我院应用氟桂嗪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采用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本组30例中,年龄18~46岁,平均3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病程1~7年,平均4年.
作者:何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及时准确观察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2000年8月~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脑溢血患者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红;赵永慧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测定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国内有很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是:ELISA法.此法操作时间较长,不适合于大批查体筛选,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克服了这一缺点.本人对ELISA法和快速检测试纸条法,测定血清中HBsAg阳性、阴性、结果做初步评价.
作者:王向玉;宋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一临床比较多见的疾病.本文总结了我院1996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43例中枢性尿崩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段玉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术后出血是扁桃体摘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医患双方的不安,个别甚至危及生命,扁桃体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出血(<24h)和继发性出血(>24h,多发生于术后5~10d).止血方法虽多,但效果不佳,且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我科于1998~2002年应用珠海产EBR-Ⅳ型微波治疗仪治疗扁桃体术后出血28例,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理论与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疼痛对于病人来说是较为敏感的问题,怎样使术后患者在无痛中接受治疗与护理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就我院目前客观条件而言,尚不能使每位术后病人都通过微量输液泵使用镇痛剂达到镇痛目的,本文就硬膜外和肌注哌替啶对上腹部术后3d内的镇痛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比较.
作者:崔菊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自2000年始开展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85例,麻醉选择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拟行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术患者85例,ASAⅠ~Ⅱ级,男48例,女37例,年龄24~62岁,体重54~82kg,术前用药为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
作者:秦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腹腔灌注化疗是卵巢癌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38例患者接受腹腔化疗灌注,无1例护理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效果,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加强协助病人定时翻身,加强输液管理,控制呕吐,预防感染,做好健康教育,为腹腔化疗取得良好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金晓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自1997年2月~2001年12月对250例会阴侧切者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会阴切口,对预防切口感染,降低产褥病率,促进切口愈合、其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美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的先兆子痫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2例硫酸镁治疗效果不佳的先兆子痫患者静滴尼莫地平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计算搏动指数(PI),并与同期的32例静滴酚妥拉明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静滴尼莫地平后视网膜中央动脉PI显著降低.由0.91±0.15降低至0.76±0.10.结论:尼莫地平可扩张视网膜中央动脉,对脑部其它小动脉可能也有相似作用,能迅速改善头痛、头晕等先兆子痫的症状.
作者:徐爱民;马福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婴幼儿采集血标本通常选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创伤比较大.近年来笔者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早产儿试用额静脉取血220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春晓;路秋玲;冯金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常见病,病情复杂严重,我院近3年来,收治车祸导致颅内血肿328例.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虎庆;朱贺臣;崔桂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咳嗽反射是常见的重要防御性呼吸反射,可以排除呼吸道中的异物,避免其进入肺泡.但临床上有些病变可以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胸腹部术后、全麻病人、膈神经病变等,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出现或加重肺炎.如果能教会病人多练习深呼吸和进行有效咳嗽,则可增加肺通气量和帮助引流.经临床观察,这在手术病人身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应志国;袁惠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秋季儿科常见病,临床以手掌、足、口腔内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且国内外曾有反复流行.2001年5月~2002年7月我科门诊收治手足口病3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庆兰;贾浩;张京君;袁兆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传统医学的模式逐渐被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作者:范方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原因及机制分析1.1麻醉患者散热增加硬膜外阻滞后阻滞区皮肤温度明显增加,而非阻滞区皮肤温度明显下降,提示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与术中体温降低有关.
作者:郭秀;朱玉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