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魏海军

关键词:医患关系, 相互尊重, 和谐融洽, 公共关系, 服务, 道德情操, 友谊, 信任
摘要: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信任、爱护尊重的以高尚道德情操为核心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社会公共关系的一种.良好的医患关系应是友谊,平等,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寻求一种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方法:14例ASA Ⅰ-Ⅱ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对照组,n=7),组Ⅱ(艾司洛尔组n=7).组Ⅱ:于诱导前4min以美国百特微泵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1 min-1,诱导时改用艾司洛尔200μg@kg-1@min-1至插管后10min停药.组Ⅰ:以同样的方法,等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比较两组诱导前4min到诱导后10min的BP、HR、RPP以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组Ⅱ:BP、HR、RPP在全程变化小(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司洛尔是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50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7~10月,在妇科门诊应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50例,观察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萍;邢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的护理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白内障已成为老年人致盲重要的因素,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精神带来压力,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使老年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

    作者:潘明英;赵红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期50例

    目的:对照观察口服克拉霉素与静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急性加剧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COPD急性加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25例,治疗组口服克拉霉素0.5g,bid,对照组静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钠1.5g,bid.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为16%.结论:克拉霉素治疗COPD急性加剧期的临床疗效好,病原菌覆盖面广,使用方便.

    作者:王洪金;魏清;赵斯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控硬麻外镇痛在肝外科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对术后无疼痛康复越来越重视.肝外科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亦重.自控硬麻外镇痛技术(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FA)作为控制术后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顾萍;毛利凡;黄慧;钱春萍;刘礼;龚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静脉尿激酶溶检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价值及佳溶栓剂量.方法:将98例老年AMI患者分成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又分2组,分别使用80万U和150万U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他们的冠脉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相同年龄状况下,溶栓组的死亡率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80万U与150万U两种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时,冠脉再通率及死亡率无差异(P>0.05),而大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率,80万U组比150万U组低(P<0.05).结论: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能改善老年AMI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溶栓药物尿激酶的用量应以小剂量为宜.

    作者:张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O/CO-胆红素系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HO/CO-胆红素系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动物实验证实,血红素氧合酶(HO)的代谢产物CO和胆红素在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逆转高血压性心室肥厚、减轻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及在右心衰竭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与保护作用.

    作者:程友琴;尹秋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干扰素配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156例临床分析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有轻、中、重之分.由于宫颈的特定环境,常规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常易反复发作,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恶变.今临床上选用干扰素配合冷冻治疗宫颈糜烂1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虹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管贲门癌组织相关耐药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报告55例食管、贲门癌组织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食管、贲门癌组织进行Pgp、MRP、GST-π、TopoⅡ检测.结果:食管、贲门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1%/25.0%、52.8%/50.0%、85.7%/60.0%、91.9%/92.8%,它们与食管、贲门癌的病变部位,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在恶变过程中相关耐药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作为一种分子标志物.它们以不同机制参与食管、贲门癌的多药耐药.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预后和指导术后化疗,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戴建华;李国仁;刘晓峰;苗福禄;陈光辉;邵仲凡;王燕清;白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8例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单纯性肺炎62例,肺炎合并心衰36例.结果:单纯肺炎组心肌酶明显异常,且肺炎合并心衰组心肌酶谱异常程度明显重于单纯肺炎组.结论:小儿肺炎多数伴有心肌损害,重症肺炎时损害更严重,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判断小儿肺炎病情轻重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满平;罗永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的临床和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和脑电图分析.结果:脑电图正常26例(11.02%),异常210例(88.98%),有昏迷、头颅 CT、MR、X线异常者,异常率高.结论:脑电图对颅脑外伤的诊断、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熊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72例分析

    我院2000年3月~2001年8月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492例,其中下腹正中纵切口(传统组)320例,下腹横切口(笔者在新式剖宫产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称改良组)172例,后者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薛夫营;翟荣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方法比较

    我院1999年底为一些单位职工体检,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为比较不同方法及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特性.笔者用酶免疫法和反向间接血凝法对一批健康人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与临床诊断的对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电解质浓度经常保持相对的恒定.当血浆或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浓度增高或降低时,往往可影响心电图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变化在血液化学检验显示异常之前表现出来,因而对早期临床诊断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淑娟;张爱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医用物理学》半开放性实验教学

    目前,多数的医学院校由于受课时及实验条件限制,医用物理学实验内容多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几乎为零.从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实验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作者:张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慢性肠套叠误诊右半结肠癌1例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刘×,男,65岁.45d前突然右中上腹阵发性胀痛,腹痛时自觉右中腹出现肿块,并肛门下坠感,腹痛缓解后肿块可缩小,有时消失.

    作者:吴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频发性室性早搏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和40例偶发室性早搏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间心室结构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频发性室性早搏组心室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偶发室性早搏,分别为32.7%和10.0%.结论:经常规检查甚至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博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对发现室性早搏患者的病理基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春涛;石延科;苗云波;林玲;邓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无水乙醇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

    无水乙醇治疗晚期肺癌,是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的一种介入治疗.因它能在直视下进行瘤体注射,使管腔内的瘤体缩小或消失,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减少活检时的出血,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大、疗效明显的姑息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于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清β2微球蛋白与银屑病

    目的:为明确银屑病与β2微球蛋白(β2-M)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清β2-M 水平的检测,同时测定了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浓度.β2-M的检测采用125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寻常型银屑病血清β2-M水平显著性增高.尤以进展期为甚(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1),进展期升高又较稳定期明显(P<0.01).地图状较点滴状高(P<0.01).寻常型银屑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gA浓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检测结果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自身抗体,可能包括角朊细胞,淋巴细胞等在内的有核细胞过多地破坏,使得血清β2-M浓度显著升高,尤以进展期为甚.寻常型稳定期银屑病患者体内可能也存在一定量自身抗体.使得血清β2-M浓度升高,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临床上银屑病稳定期和进展期反复交替的现象,以及治愈的银屑病复发率比正常的人群发病率高的可能原因.寻常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也进一步说明寻常型银屑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检测的结果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寻常型银屑病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作者:吴瑞勤;孙越;朱光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40例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在乳腺组织病变中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乳房包块,多为单侧性,亦可为双侧发生,包块为多个结节,或单个小结节,半数患者有局限性乳房疼痛,轻者如针刺,重者可扩散至肩胛部,胸背部,乳房疼痛多与月经有关,一般在行经前明显,行经后消失或减轻.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