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抢救ICU重度高血钾的临床观察

唐健;顾勤

关键词: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重度高血钾, ICU
摘要:目的:观察床边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抢救14例ICU重度高血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4例并发重度高血钾的重危患者给予床边CVVH,先使用无钾置换液,待血钾浓度降至正常后,再逐渐增加置换液中钾离子浓度至平衡状态.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1、2、4、6、12、24h血清钾浓度.结果:1h之内所有患者血钾浓度均有效下降,6h之内全部降至正常范围,12、24h保持于正常水平;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结论:ICU床边CVVH用于抢救重危患者并发的重度高血钾安全、有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一批假泻痢停片的外观勘验与理化鉴别

    泻痢停片为抗菌药,主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和其它肠道致病菌引起的胃肠炎等.哈药集团制药六厂生产的泻痢停片疗效确切,价格适中,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作者:郝立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思密达和米雅BM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目的:对比思密达和米雅BM联用与硝苯地平和肠复康联用二组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2例,A组:思密达3g,3次/d,米雅BM10mg,各3次/d,于服思密达前1h服用.B组:硝苯地平10mg,3次/d,肠复康2片,3次/d,疗程14d.结果:A组:治疗3d,症状缓解约62.5%(20/32),6d后疗效稳定,症状明显改善约81.1%(25/32);B组:治疗3d,症状缓解约37.5%(12/32),6d后症状才开始明显改善,约81.3%(26/32).结论:2组药物对改善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效果6d后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起效快,3d有效率为62.5%,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更容易接受和顺从.

    作者:王永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人数在逐年增加,广大干部群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在逐步提高,作为时代先锋,青年楷模的天之娇子大学生们更是不甘人后,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无偿献血热潮,至今已有12894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但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入学年龄较小,献血热情虽很高,但对献血知识了解相对缺乏,对疼痛较为敏感,共有374人有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其中心理紧张是主要原因,共有238例发生献血反应,占总反应人数的63.7%,其次有晕血晕针、空腹、反复穿刺、疲劳睡眠不足等原因造成,分别占总发生率的7.1%、6.2%、4.5%、18.5%.这就给我们工作提出一个新的课题--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现就初次献血大学生的心理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董长征;韦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部外伤后急性阑尾炎8例分析

    腹部外伤后急性阑尾炎是指健康人体受腹部钝性损伤后,出现阑尾炎症状的变化过程.我院1993~2001年,共收治该种疾病8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程中庸;邓鲁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纤支镜检查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我科1999年10月~2001年10月,共行纤支镜检查15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汉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处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患病率为112/10万,其病死率可达到50%左右[1].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06例,死亡253例(院前死亡105例,院内死亡148例),治疗75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普;韩希成;尹海林;郑善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2例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功能.我们于1999年5月~2001年4月用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立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诊再手术麻醉

    术后因种种原因再次急诊手术,往往因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同时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近几年遇到的记录完整的急诊再手术麻醉小结如下.

    作者:杨慈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析手部清洁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随着各种新的诊治医疗仪器和新药物的临床应用,院内感染日趋严重,不仅造成病人住院日延长,经济支出增加,而且也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影响医疗质量.

    作者:孙忠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静脉给药患者的血管保护

    静脉给药是疾病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如何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静脉穿刺是关键.因此给药时如何保护好血管,防止损伤是护理工作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就笔者对200例静脉给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守美;聂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手术步骤较为复杂、难度大、时间长、失血量大,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所以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重视并发症的诊治和做好术前肠道准备等,对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目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丽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705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危害性极大.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引起急性、慢性迁延性活动性肝炎.有些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作者:姜赵华;孙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粘滞血症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川芎嗪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症(PNS)伴高粘滞血症患儿血液流变学变化并探讨川芎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有高粘血滞症的PNS患儿随机分为川芎嗪组(21例)和对照治疗组(19例),川芎嗪组予川芎嗪5-8mg@k-1@d-1.两组均同时服用强的松2mg@kg-1@d-1,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并分析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观察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川芎嗪组蛋白尿转阴,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大部分指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与正常组基本无差别(P>0.05),而对照组大部分指标仍高于正常组.结论:大部分PNS患儿存在高粘滞血症,川芎嗪可降低血粘度而改善症状,缓解PNS的发展.

    作者:陈卫平;马士勤;王绪山;李广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随访调查

    收集本院1994~2000年底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伴颅内出血的住院患儿96例.对其进行随访调查,以观察其对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朱艳丽;杨静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黄连素的临床新用途

    黄连素作为抗菌药物曾广泛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近年来,随着对黄连素的药理作用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黄连素的一些新用途,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潘鑫;张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肺炎4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主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本文分析了1999~2001年我院妇产科分娩新生儿及院外就诊新生儿共42例.

    作者:张青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76例支原体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感染已成为近年来常见的性传播疾病,UU可导致生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女性盆腔炎、肾盂肾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前列腺炎等,与新生儿羊水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婴儿低出生体重及男性不育、女性不孕有关[1],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原体[2];MH与早产、子宫内膜炎、产褥热等相关,发热性流产患者中,80%有人型支原体血症[3].

    作者:易利平;钱萍;杨兴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LASIK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质量管理是指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三个过程中各护理环节在操作执行中充分发挥有利于病人手术完成的作用,进而达到高质量的配合手术的目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尤小玲;梁碧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3例子宫腔碘伏纱条填塞术在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近年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有效地控制刮宫产术中出血以减少并发症,是每个产科医师所关心的.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子宫腔碘伏纱条填塞术控制剖宫产术中严重子宫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冯忠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谈病理学实习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它是讲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局的一门科学.病理学的教学方式,是大课讲授理论与小班实习相结合.实习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就如何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乌力吉白乙;张娟;张红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