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探讨

杨笔文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剖宫产史, 剖宫产原因,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 阴道分娩, 胎儿窘迫, 剖宫产率, 分娩方式, 孕妇, 医院, 选择, 统计, 欧洲, 难产, 国家, 产科
摘要: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已成为产科非常关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剖宫产史作为剖宫产的原因已占到剖宫产原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如美国一家医院报道,在1991~1992年的剖宫产原因中,难产占30.4%,臀位占11.7%,胎儿窘迫占9.2%,有剖宫产史占到35%.据报道,在1986年加利福尼亚州45425例有剖宫产史的孕妇中,有89%行剖宫产终止再次妊娠.但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交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994年美国统计VBAC率,70年代为12%,80年代末接近20%,1992年达25%.欧洲国家的VBAC率为美国的2倍,已达到50%.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低浓度布比卡因脊麻在前列腺电气化术中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新方法.我院自1998年10月采用低浓度布比卡因脊麻应用于TUVP术的麻醉1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力群;胡凤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子宫腺癌伴腹腔广泛转移并发肝吸虫感染1例报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肝吸虫病在城市人口中几乎绝迹已多年,在常规检查中很难见到该病的病原虫卵.近来在我院一子宫腺癌伴腹腔广泛转移患者的粪便中发现大量肝吸虫卵.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方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止血敏引起药物热2例报告

    止血敏是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之一.它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以往文献报道认为本品毒性低,陈新谦等报道静注时可发生休克.现报道2例因静脉使用止血敏引起的药物热.

    作者:张勇;朱正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速溶粉针小窍门

    溶解氨苄西林,哌啦西林、红霉素、链霉素等粉针时,常今出现粉末结块、成团、附于瓶底等难溶现象.溶解难溶粉针时,若先将粉针摇晃或震动几下,使其松散,瓶底朝上,针尖穿过粉末注液,注液1/3或1/2,将瓶横握或瓶口朝上,针尖退至瓶口注入余液,然后按常法接晃或震动粉针,即可克服难溶现象.

    作者:谷杰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强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要做好财务工作,首先应着重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配好财务部门负责人,把那些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尽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业务和工作素质,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懂得财务工作中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在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认识自己在卫生机构内部改革和加强财务监督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努力掌握新知识,进行财会信息分析、预测,能熟练运用有关政策法规,锤炼自己机敏、快速、准确的办事能力,保证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三是优化财会人员结构.四是要树立财会人员的主人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当好领导的参谋.

    作者:李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烧伤538例分析

    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院烧伤科共收治小儿烧伤538例.我们对该组病例的年龄、烧伤原因、面积、部位、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东;陈才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外耳湿疹的治疗体会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多因受药物或其他过敏物质刺激所致,以小儿多见,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急性湿疹极痒,有黄水样分泌物;慢性湿疹除瘙痒外,外耳皮肤可增厚致外耳道狭窄,表皮脱屑,皲裂,结痂,鼓膜受累者可有轻度传导性耳聋及耳鸣.

    作者:刘亚宏;焦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氨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98例

    根据对茶碱药理作用的新认识,我科自1997年8月起开展了毛细支气管炎氨茶碱常规剂量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脐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分离、保存及输入

    人类脐血富含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资源.如何采集、分离、保存、输入脐血造血干细胞是脐血移植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成为人们近期关注的热点.

    作者:钟卫一;牛威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5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中枢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等.及时观察及护理,可获得及时救治的机会,能有效降低H1E的病死率.现将我科1998年6月以来的50例HIE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G-csf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单体,具有调节粒系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功能,在抗感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G-csf水平较低,细菌感染时,体内G-csf水平迅速升高,感染控制又降至正常.因此,检测人体血清中G-csf水平对诊断有无细菌感染有其意义.本文检测了128例血清G-csf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加乾;程春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小医院医疗管理人员必备素质

    医疗管理人员是沟通医院上下、联系医院各方的桥梁和纽带,其综合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医院医疗管理工作的质量.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疗管理人员本身素质的优劣必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实力和医院的发展趋向,因此医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就显的日趋重要.

    作者:任爱民;吴捷;房梅玉;谢幼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宫颈早期妊娠误诊为那勃氏囊肿2例

    近年来,笔者应用超声诊断宫颈早期妊娠3例,其中片面依赖超声作为诊断依据2例误诊为宫颈那勃氏囊肿.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邱培国;王龙江;张玉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转入经常化20多年来,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显著提高,从而激发了人们钻研业务、奋发进取的热情,调动了献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甚至有些改行从事行政工作的医务人员又陆续回到了技术岗位.但在职务评聘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地方.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房宁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月骨与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

    月骨与月骨周围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常伴有桡骨茎突骨折.由于腕部骨有骨骼8块,其形态各异,X片上有重叠影象,难以准确判断.同时创伤后有腕部疼痛、手指麻木、活动障碍等骨折的临床表现,掩盖了腕骨脱位体征,容易漏诊.1996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明;陈学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年约有600万人患恶性肿瘤,死亡约85万余人.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早期发现都为数不多,特别是在各基层乡镇医院,更多的情况是发现比较迟,已失去根治的机会.目前,化疗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可在各乡镇基层医院广泛使用,而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笔者就多年实践,对化疗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提出以下对策,供医务同行参考.

    作者:丁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5~7d后每日口服0.1~0.2g维持,观察1个月.结果:2周有效率为84.6%,一个月有效率为86.5%.治疗2周后,QT间期明显延长,但QT离散度(QTd)反而减小(分别为44.33±12.56,30.85±18.05,P<0.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作为恶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用药.

    作者:王瑷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溢血20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脑溢血20例,我们因病而异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年龄为18~35岁,均系初孕妇.其中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昏迷,半身不遂者4例;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半身不遂,抽搐者2例;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昏迷,半身不遂,抽搐者14例.3例出现脑疝.合并脑疝患者中1例治愈,2例死亡,1例死于产前,1例死于剖宫取胎术后72h.其余18例痊愈出院,均随访半年以上无后遗症.

    作者:曲晓红;吴淑波;姜海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癌穿孔的外科治疗

    胃癌穿孔在胃患癌者中发生率约为1%~4%.资料显示,胃癌穿孔多发生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以往认为,胃癌穿孔均属于晚期,从而在治疗上多采用局部修补的手术方式,故预后极差.结合我科1990年~2000年收治的胃癌穿孔患者9例,就其诊断、治疗方式和患者预后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吴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胎膜早破78例引产分析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几十年来常规应用催产素引产,但需专人管理,定时调节剂量,且引产效果差,剖宫产率高.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类药物,已应用于早期终止妊娠及足月妊娠引产.本文将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妊娠晚期胎膜早破产妇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贤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