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9例乳腺癌治疗情况分析

贾筠;成奇峰;黄荣和;黄石川;王彤

关键词:乳腺癌, 综合治疗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998年89例乳腺癌的治疗情况,工期7例,Ⅱ期44例,Ⅲ期32例,Ⅳ期6例,各期5年生存率为75%、60.9%、28.6%、0.按病理组织分类;非浸润型4例,浸润型非特殊型72例,浸润型特殊型13例,各类5年生存率为66.6%、46.8%、20%.根治术43例,改良根治术26例,单纯乳腺切除20例.手术+化疗26例,手术+放疗25例,手术+化疗+放疗38例.手术+化疗+放疗的平均生存率为63.7%,较其他组高(P<0.05)术后放、化疗同时进行者3年生存率较术后先放疗者高63.7%,较其他组高(P<0.05),术后放、化疗同时进行者3年生存率较术后先放疗者高(74.2%,56.8%).因此可以认为:综合治疗是乳腺癌佳治疗方案;化、放疗同时进行或化疗较早应用,能提高生存率,可减少远处转移率,对病期较晚者尤为如此.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体会

    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很多,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处理.笔者将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集的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明;唐黎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置管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

    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11月间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置换脑脊液的方法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娟;姜刚书;崔银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护士长业务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举措

    护理查房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活动,它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多级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护士长业务查房在提高护理质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田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性别差异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死亡的性别差异.方法:对328例(其中男190例,女138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并发症、血脂、血清酶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死亡率高(17.3%υs6.8%,P<0.05),女性病例年龄高(69.10±10.00vs 57.94±11.91,P<0.001),高血压史多(47.82%.vs34.21%,P<0.05),血脂水平高(5.73±1.38vs5.27±1.16mmol/L,P<0.001),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高(786.34±138.52 vs648.32±113.8IU/mL,P<0.01)和非Q性心梗多(21.74%υs12.63% P<0.05),单变量死亡因素分析,高龄(年龄≥65岁),非Q性心梗,CPK峰值、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为死亡危险因素.结论:女性高死亡率与性别本身无关,而与年龄和梗塞范围有关.

    作者:李振华;丁洪新;王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骨穿针行末节指骨内缝纫针异物取出术11例

    1992~1999年笔者应用骨穿针取出末节指骨内缝纫针异物1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邱建康;刘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腹部创伤性休克的紧急处理及护理

    1 临床资料1999年1月~2000年5月,我科救治腹部创伤病人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大年龄78岁,小年龄7岁,平均年龄31岁.肠破裂8例,肝破裂13例,脾破裂12例,肝脾破裂7例.临床表现主要有早期谵妄,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紫绀,脉搏增快,呼吸浅快,血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小,尿少.后期表情冷漠,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全身皮肤紫绀,心跳快而弱,血压明显下降.严重者可测不到脉搏、血

    作者:史松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围产期缺氧对新生儿脐血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氧而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脐血中氧自由基的变化情况.方法:以同期正常新生儿作对照,搜集围产期缺氧而生后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脐血,测定脐血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G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围产期缺氧能引起新生儿脐血中SOD及MDA显著意义的改变;GPX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围产期缺氧能够造成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多和抗氧化酶的消耗,即使生后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亦应加强监护,及时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以预防缺氧后的多器官系统损伤.

    作者:赵莉;路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175例院内外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外肺部感染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75例院内外肺部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痰、或连续3d晨痰或1d晨痰定量培养获明确致病菌.院内感染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占87.5%,以绿脓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大肠杆菌为主;无基础疾病院外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占76%,主要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基础疾病的院外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2.0%,仍以绿脓杆菌、克雷白氏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院内外肺部感染致病菌菌群分布不一,药物敏感性不同.治疗上要全面考虑,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效治疗或控制感染.

    作者:黄艳芬;左万里;黄炎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浅谈怎样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反映整个医院质量水平的缩影,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质量,更直接依赖于护理管理水平,尤其是护理质量的管理,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是垂直领导,

    作者:肖雪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引流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确定胆囊切除术中放置引流的重要性.方法:观察27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1例24h大引流量超过300mL,4例为胆汁性,引流量1000~2000mL,1例血性液约为500mL;术后并症5.4%,其中3例切口感染均发生在原切口引流,另戳孔引流无1例切口感染;瘘道形成4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术后放置引流有备无患,另戳孔胶管引流,早期拔管,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善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吸痰的操作体会

    我科1998年~2000年收住新生儿窒息患儿共186例,现就将新生儿窒息病人如何合理吸痰的操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1例荒酸二甲酯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

    在临床上由荒酸二甲酯所致的中毒病人比较少见.我所于2000年4月收治了1例因接触荒酸二甲酯后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张跃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冷冻加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近几年来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逐年上升,是宫颈癌的诱发因素,对妇女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均不易根除、容易复发.本文对1998年2月~2000年7月我院门诊妇科经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患者,择100例分2组,采用局部冷冻加干扰素肌肉注射50例为治疗组,单纯局部冷冻50例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结果发现观察组其疗程短、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慧华;周云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泰能致顽固性呃逆1例报告

    患者男,77岁,因肝门部胆管癌(Ⅳ型)EMBE术后2年,出现寒战、发热伴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2周入院,入院次日行ERC+EST+ERBD+取石术.给予泰能等治疗6d,治疗当天患者出现呃逆,持续6d,经利他林等治疗效果欠佳,停用泰能后呃逆自止,10d后患者再次畏寒发热,体温39.2℃,皮肤巩膜黄染加重,总胆红素134.46mmol/L,直接胆红素111.69mmol/L,WBC9.2×109/L、N86.3%、L6.7%,B超示:胆

    作者:魏存才;吴凌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呈上升趋势,内固定治疗已经成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经济负担,克服单纯保守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不少缺点,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某些并发症,如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老年性痴呆等.现将近几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作如下介绍.

    作者:覃忠象;莫宗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CPM在骨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患病和损伤的机体,不仅仅是消除病因,治愈创伤,而应该注重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命的质量,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CPM(持续被动运动)理论的提出对骨科病人的创伤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勇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附3例报告)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在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区,各形成13×2cm,10.5×1.5cm,9.5×2.0cm的缺损区.根据缺损处形状、大小将大块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加工后植入缺损区并用骨钉固定.术后小腿前后石膏夹板固定14月,14月后去夹板行走,随访2年.结果:3患儿术后2周均有局部组织轻微红肿,体温一过性升高,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1~2月宿主骨同移植骨交界处有骨痂生长,3~5月宿主骨同移植骨融合,11个月内移植骨爬行替代完成.2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1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1年).结论: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是一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病灶区的彻底清除,术后排斥反应轻、骨融合快、无复发.

    作者:陈鸣;田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冠折伴牙髓暴露25例的治疗体会

    外伤是牙冠折的主要原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也可发生牙冠折.其中18%~20%发生冠折常伴有牙髓暴露.多数是新近萌出或早期的恒牙.笔者5年来积累了25例活髓切断术伴复杂冠折行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的病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智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地市级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利用X线进行诊断的差异及其趋向分析

    地市级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是各具特色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医院,虽然两类医院都有X线诊断机构,但由于专业性质不同,X线利用情况也有很大差异.深入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向,有助于X线诊断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关于利用X线进行诊断情况的讨论[1-5]多集中在阳性率及外照剂量调查等方面,另一些讨论[6-7]则侧重于医疗照射频度.而关于中西两类医院X线诊断情况比较与分析的讨论尚属鲜见.

    作者:侯志洁;傅广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睾酮对低氧小鼠红细胞比容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为了观察性激素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应用低压舱(0.42atm,22h/d)分别给小鼠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睾酮、皮质醇,检测红细胞比容(Hct)和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氧6d后,各组sEPO均显著升高(P<0.05);注射rhEPO或睾酮组的Hct显著增加(P<0.05);注射rhEPO或睾酮组的Hct显著增加(P<0.05),而注射皮质醇组Hct改变不显著(P>0.05).

    作者:曲立文;孟宪法;姜如冈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