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娟;贺牧民
普遍认为肋骨骨折易漏诊,笔者研究了30例漏诊病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明利;丛德宽;张旭东;熊武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断指再植病人日益增多.我院2000年下半年接收断指再植病人46例,经近期随访,再植手术成活率达92%,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中的护理及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群;董玉敏;杨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问诊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而基本功的好坏又直接影响诊断疾病的水平,社区医士毕业后主要服务于条件较差的基层,但在校学习其间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们的体检技能存在多处薄弱环节,尤其是一些较难掌握的体检技能,而学生实习时,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的大医院,辅助检查设备较好,病种多,因此应充分利用临床实习这一关键环节,来完善、充实和提高学生的体检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让学生们掌握一套自我验证体检技能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邓意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腔管治疗难治性前房出血的方法疗效.方法:50例难治性前房出血使用灌注/抽吸双腔针头,反复抽吸凝血块或纤维素性渗出膜.结果:前房积血完全吸收49例,继发性少量出血1例,角膜水肿1例.结论:双腔管治疗难治性前房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徐剑容;李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确定胆囊切除术中放置引流的重要性.方法:观察278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1例24h大引流量超过300mL,4例为胆汁性,引流量1000~2000mL,1例血性液约为500mL;术后并症5.4%,其中3例切口感染均发生在原切口引流,另戳孔引流无1例切口感染;瘘道形成4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术后放置引流有备无患,另戳孔胶管引流,早期拔管,术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善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浆细胞白血病(浆白)为一罕见的白血病,国内外报道不足100例,它是特发性浆细胞病的一种.M蛋白是单克隆性浆细胞或淋巴细胞大量增生的一种异常球蛋白.血中含有M蛋白称M蛋白血症,含有两种M蛋白称双M蛋白血症.双M蛋白血症约占M蛋白血症的1%左右.浆白继发双M蛋白血症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丹萍;李玉闽;郭笑如;邱懿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渐增加,严重消耗了医院领导的大量精力,扰乱了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并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也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已成了卫生部门一个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收集到多家医院近年所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并加以综合分析,归纳出引发医疗纠纷的一些常见因素,从而提出防范意见与同行讨论.
作者:刘秀娟;贺牧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外伤是牙冠折的主要原因,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也可发生牙冠折.其中18%~20%发生冠折常伴有牙髓暴露.多数是新近萌出或早期的恒牙.笔者5年来积累了25例活髓切断术伴复杂冠折行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的病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智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发病率较高.笔者运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方法:采用重庆大学维克多生物工程研制的全自动血流变仪,该仪器的基本构思是设计一个独特的动力学系统,使样品经历流速缓慢变化流动,通过对系统中的压力(即流速)即时间变化的测量,求得不同切变率下样品的表观粘度.结果:通过38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及36例正常人还原粘度(ηb-1),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进行平行检测,显示出Ⅰ期高血压患者(ηb-1),ηp,Hct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ηb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期高血压患者ηp-1,ηp测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ηp,Hct测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高血压患者,ηb-1,ηp、η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者差异(P<0.01),Hct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血液粘度的异常是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的共同特点,随着血压及合并靶器官病变的严重程度,Ⅲ期高血压患者粘度值>Ⅱ期高血压粘度值>Ⅰ期高血压粘度值.因此,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宗玲;薛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1.1 资料患者,王××,女,40岁.于1999年12月28日来我所就诊,诊断为Ⅲ型肺结核进展期.查体:体温36.5℃,脉博70次/,血压16.2/9.6kPa,心率整齐,未闻及病理杂音,
作者:马荣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在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区,各形成13×2cm,10.5×1.5cm,9.5×2.0cm的缺损区.根据缺损处形状、大小将大块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加工后植入缺损区并用骨钉固定.术后小腿前后石膏夹板固定14月,14月后去夹板行走,随访2年.结果:3患儿术后2周均有局部组织轻微红肿,体温一过性升高,术后X线片检查显示1~2月宿主骨同移植骨交界处有骨痂生长,3~5月宿主骨同移植骨融合,11个月内移植骨爬行替代完成.2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1例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1年).结论:大段同种异体辐射冻干骨移植是一种治疗儿童胫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病灶区的彻底清除,术后排斥反应轻、骨融合快、无复发.
作者:陈鸣;田世林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支气管粘膜病变,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体弱或虚胖儿常反复发作,且病程长,肺部罗音较难吸收.本人曾对急性支气管炎或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采用心痛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香;刘川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由于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形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使心室血流受阻,搏出量下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院采用化学消融术治疗1例严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在临床上由荒酸二甲酯所致的中毒病人比较少见.我所于2000年4月收治了1例因接触荒酸二甲酯后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作者:张跃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呈上升趋势,内固定治疗已经成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经济负担,克服单纯保守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中的不少缺点,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某些并发症,如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老年性痴呆等.现将近几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作如下介绍.
作者:覃忠象;莫宗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对恒生昌纸品厂进行劳动卫生监督及监测时该厂负责人反映有几个工人出现与职业中毒相似的症状,笔者立即向镇政府及区、市有关单位作了电话报告,并迅速开展了调查处理.后经省职防院专家诊视将患病工人送省职防院进行诊治,8人确诊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输液反应发生原因很多,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重者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处理.笔者将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集的28例小儿输液反应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明;唐黎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特点.方法:对86例急性性传播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进行病原体检测,尿流率测定和性生活状况调查.结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3%(32/86),其中以葡萄菌为主占62.5%(20/32),前列腺液霉菌检查5例阳性,前列腺液PCR检测衣原体阳性15例,支原体阳性11例,淋球菌阳性15例,尿流率检测发现11例病人大尿流率偏低(9.0~14.2mL/s).对14例病原体检查阴性患者进行性生活状况检查,发现8例患者放弃性生活或性生活频度减少(≤1次/月).结论:前列腺液检查,对指导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应注意患者尿流动力学改变和性病后的心理治疗.
作者:郑汝强;路继儒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磁性分离酶标免疫技术是80年代中期Serono(史朗洛)诊断中心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称为磁性抗体免疫技术,它采用标本抗原,酶标单克隆抗体(原),荧光素标单克隆抗体夹心法(竞争法)形成免疫复合物.磁珠联接的抗荧光素抗体与免疫复合物中的荧光素结合,经磁场分离,洗涤,加底物后测定酶促反应成色结果可计算出标本抗原含量.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放射危害,多波长同时检测,
作者:杨大梅;叶妙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