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芹
益气升阳法是李东恒<脾胃论>中主要法则之一,其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专为中虚气陷而设,治脾胃气虚之证.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法治疗许多难治之症,均获显效.现例举3则,以飨读者.1飧泄证陈某,女,34岁,工人,1998年9月14日初诊.有腹痛便泻史2载,遇劳辄发.20d前旧疾又作,肠鸣腹痛,便下稀水,日登六厕,有下坠感,大便检查无异常.诊断为“过敏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先后用过黄连素、次碳酸铋、泻痢停等药20余天,均未见好转.审其脉症,肠鸣腹痛,便下不爽,日登数厕,挟有不消化物,小腹胀坠,劳累加重,舌苔白腻,脉细弱.此乃脾胃气虚,浊阴内盛,阳气不升而生飧泄.治拟补中益气,健脾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炙黄芪各20g,山药、芡实各15g,白术10g,柴胡、升麻各8g,桂枝、陈皮、煨姜各6g.
作者:李福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是否通过产妇传播在胎儿脐带组织表达.方法:采集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常规尸检,取脐带组织,SP法检测HBcAg,回访婴母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取百分率行u检验.结果:HBcAg阳性颗粒在死胎的脐带血管内皮细胞浆、血管中呈点、灶状分布,脐带血管内皮细胞核不着色.静脉血HBV小三阳与HBV单项阳性和大三阳的产妇分娩的死胎脐带组织中HB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静脉血HBV单项阳性与大三阳的产妇分娩的死胎脐带组织中HBcAg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胎儿脐带组织血液流动来实现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产妇的脐血HBV感染与孕妇静脉中HBV标志有关.
作者:罗婵;刘伟;赵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笔者在终止早妊(孕11~14周)的钳刮术前试用米非司酮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早孕在11~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30例,年龄22~38岁,均为初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早孕在11~1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30例,年龄20~34岁,初孕妇,作为对照组.1.2方法观察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5mg每日2次,连续3d,总量150ug,第4d行钳刮术.对照组给予口服抗生素3d,第3d宫腔置16号导尿管,第4d行钳刮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的情况.①手术时间:从扩张宫口开始到钳刮术结束.以分钟计算.②术中出血量及人流综合症:用容积法,术中用器皿直接接取阴道流血(羊水除外).记录2组人流综合症发生的例数.③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用卡方检验,判定显著性.
作者:张爱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损的疾病.肾脏是SLE常受累的器官,文献报道40%~75%的SLE患者有肾炎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疾病的4~5年内,而McClusrey报道几乎100%的患者有肾损害.SLE不仅可累及肾小球,同时也可伴不同类型的肾小管功能不全.本文就近年来狼疮性肾炎(LN)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1 LN活动期的临床指标1.1狼疮疾病活动发热、皮疹、脱发、关节痛肿或浆膜炎表现.1.2实验室指标叶任高等近年来研究认为:①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检测;②尿白介素6(IL-6)活性检测;③粘附分子表达分析;④肾小球滤过率测定;⑤热休克蛋白P90抗体测定.以上均可作为LN活动的检测指标.
作者:郑东;郑显法;王宜德;王昆;季延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辐照氟银猪,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敷料,治疗烧伤病人与皮肤缺损、溃疡、褥疮等已有人报到,我科根据病人的烧伤情况应用辐照氟银猪皮创面外用与贝复济(BFGF)联合应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辐照氟银猪皮(含氟呱酸和硝酸银)由江西烧伤研究所提供,冰箱冷藏保存,使用时将装有辐照氟银猪皮包装袋打开直接浸入0.1%新洁尔灭溶液中软化,软化后打洞备用.贝复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珠海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6000am/瓶喷雾剂,批号为990829,4℃保存.
作者:王长慧;王德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对99mTc-MIBI运动心肌显像反向分布的情况,目前观点尚不统一.本文试图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初步探讨反向分布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96年3月~1997年8月间的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病例中出现反向分布并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11例病例进行比较.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9.8岁.1.2方法所有病例检查前24h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全部病人按标准方案先行次极量踏车运动试验,运动高峰时静脉注入99mTc-MIBI 740MBq,并继续运动1min.注射后60~90min进行心肌断层显像,使用GE公司4000XR SPECT,配置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采集矩阵64×64,探头旋转180°(从右前斜45°至右后斜45o),每旋转5°~6采集一帧,共32帧,每帧采集时间20s.48h后进行静息态心肌断层显像,注射显像剂量及仪器型号,采集条件均与第1次运动显像相同.对两次采集图像均采用相同处理条件,获得沿心脏垂直长轴,水平长轴和短轴的断层图像.
作者:李炯辉;张新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科1998~1999年共收治老年低热烧伤病人29例,占同期烧伤患者的5%,笔者对老年低热烧伤患者进行了临床调查,总结出老年低热烧伤的原因以及烧伤后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9例,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60~84岁,平均69岁.23例为热水袋烧伤,伤后就诊时间为发现后1h~125d,烧伤面积0.2%~1%,均为混合度及Ⅲ度创面.烧伤部位为足踝部10例,小腿7例,大腿5例,上肢2例,躯干及臀部5例.
作者:王雅秋;梁伟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患者,女,48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服药2h后全身出现丘疹,皮肤发痒,双肾区疼痛,眼睑及面部肿胀,恶心、呕吐,并伴有血尿和全身水肿,尿量<700mL/24h.患者自述,近期未服用过其他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Hb:112g/L,氮0.76,氧0.23,ESR20mm/h.尿蛋白++,BBC+++,细颗粒管型2~3/HP,比重1.018.BUN13.6mmol/L,SCr187.6μmol/L.诊断为阿莫西林过敏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即停药.除按肾功能不全治疗外,给强地松40mg/d及抗过敏处理,3周后血常规、尿常规及BUN、SCr全部正常.
作者:张进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取同期50例正常未干预初产妇作对照,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时间和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有效缓解产痛,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提高了分娩期质量.
作者:钟嘉莉;陈婉;张坤全;黎培石;叶荷英;欧阳文博;欧丽红;陈中文;王平;马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之一.为阻断传播途径,减少传染源,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便医务人员临床使用,作者配制了一种集消毒、护肤为一体的复方消毒液.效果良好,使用方便.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洗必泰、乙醇(以药典规定低有效浓度)、适量甘油和香精.分别用100mL,5mL的塑料瓶盛装,塑料帽盖紧密封.1.2实验对象监测配制好的成品原液,以观察消毒效果.分别对烧伤科、五官科和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进行诊疗中和喷雾式洗手消毒后的效果比较.
作者:贾雪芹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危重病人抢救需要考虑时间、空间、人力、设备、药品等因素.①抢救时机: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开展抢救.②抢救环境:建立一定床边空间,满足抢救时人流、物流需要.③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医护人员组成的通力协作团队.④完善的设备、药品、物品及熟练的使用者.抓住抢救时机与条件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孙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随着尿液自动分析仪的普及,传统的尿常规检查已发展为现在的尿液常规分析,它由物理性状检查、化学性状检查即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三大部分组成.为使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建立高效率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标本的留取与处理1.1必须使用一次性尿杯,以排除容器的干扰因素.1.2应严格按照要求留取尿液,以免标本不合格直接影响检测结果.1.3好检测随时的新鲜尿液或放置不超过2h.传统的方法是留取晨尿,原因是晨尿浓缩,能大限度的反映有形成份的情况.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采用晨间第2次尿液,即留取早8时~9时之间尿液,从而避免因标本存放时间过长、细菌生长、蛋白分解、氨升高而使细胞、管型等有型成份的破坏.
作者:刘顺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左旋氧氟沙星对霍乱的疗效.方法:将30例霍乱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左旋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片.比较两组有效率、止腹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氧氟沙星有效率100%,氧氟沙星有效率91.7%.(P>0.05)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止腹泻时间分别为(1.17±0.66)d和(1.92±1.30)d.(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16.7%(P>0.05).结论:左旋氧氟沙星是治疗霍乱高效、安全药物,且副作用少.
作者:徐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998年~2000年6月,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开颅手术的引流组与非引流组的治疗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脑室外引流组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并发症、复苏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低于非引流组.结论: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关国糅;黄志雄;林启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护校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1].当她们从课堂走进病房,以实习护生的身份加入到护理队伍中时,种种心理活动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并随时间和内外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她们的实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护生在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其心理障碍,保证临床带教质量,我们对本院60名地方护生和军护生及20名教员就护生心理状态评价分初、中、后期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护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对策进行积极引导,有效地完成了临床带教任务.
作者:缪景霞;周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缓解期小气道功能的异常状况,探讨缓解期预防的方法.方法:将3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与3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MEF75、MEF50、MEF25及MMEF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缓解期小气道功能明显异常,此期的治疗与预防不可忽视.
作者:叶正龙;吴火宝;赵来荣;刘斌;李卫星;司马菱;李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小儿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颇多,如儿科门诊常见的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等,但由此引起的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甚少.笔者近年来收治¨例由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患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3例,农村7例,城市4例.年龄3~14岁.其中流行性腮腺炎5例,水痘3例,麻疹2例,风疹1例.所有病例均因原发病后1~2周发生步态不稳或不能静坐而就诊,其中6例在发病期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
作者:姚静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儿童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属于慢性腹痛范畴,是指在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时间内至少有3次不连续的腹痛发作.RAP占小儿腹痛总数的50%以上[1].因RAP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患儿不善表达,造成诊断困难乃至长期误诊,影响治疗效果.为探讨小儿RA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笔者对150例RAP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骆秋龙;陆巧英;石桂枝;金松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8例行急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问卷测试.结果:94%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且存在多种心理状态并存的现象.结论:及早实施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冯健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热惊厥是小儿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症之一,是大脑功能暂时紊乱的现象.本组病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内科学专题讨论会关于<典型热惊厥的诊断标准>.现将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8例小儿热惊厥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治疗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男:女为1.9:1,入院小年龄8个月,大年龄7岁,其中足月顺产52例,早产2例,生后有轻度窒息4例,惊厥前发热时间小于或等于12h者50例,大于12h者8例,初发惊厥48例,复发惊厥10例,初发与复发情况见表1.
作者:张彦荣;李耀鹏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