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习医生实现临床医师角色转型探讨

施益农;高艳

关键词:实习医生, 临床教学, 思想素质, 角色转型
摘要:探讨毕业实习医生从校园学子向社会临床医师转型的难点与对策.分析了他们面临的诸多变化与问题,从提高思想境界、创新学习方法、主动自律守信、磨练品德情商等方面研究改进的要求和方法,形成实习医生社会角色转型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13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和骺板闭合程度分别行半关节假体置换(半关节组,n=5)及全关节假体置换(全关节组,n=8)治疗.采用Enneking评分标准进行患者术后功能评价.随访3个月~5年,分别记录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全关节组局部复发率高于半关节组,5年生存率低于半髋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关节组术后Enneking功能评分高于半关节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关节假体置换和全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原发性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对于骨骺生长活跃患者宜采用半关节假体等保留对侧骨骺的方法;对于骺板已经或正在闭合和老年患者宜采用全关节假体置换.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治愈31例,治愈率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应用中医方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浅述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1].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患病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药物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NRIs)等,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明显.中医多采用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就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微粉碎对中药方剂药效的影响

    超微粉碎是一种原材料微粉制作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广泛.超微粉碎对中药材细胞的破壁率可达95%,从而使细胞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地暴露出来,并直接地与提取溶剂接触,或者直接与机体的受体相结合,以发挥其治疗效果[1-3].大量研究证实,超微粉碎可以使中药颗粒的粒径达到佳的吸收细度水平,因而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可提高药物的起效时间以及生物利用度,还可发挥一些新的治疗效果.

    作者:耿亚;马永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后期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脑梗死护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陪护人员掌握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晓成;陈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卫生学校后勤管理效能提升浅析

    后勤工作是卫生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后勤管理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才能达到较好的工作效果.

    作者:宋柏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临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用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针灸治疗组显效34例(60.71%),有效15例(25.79%),无效7(12.5%)例;西医对照组显效22(39.29%),有效15例(26.79%),无效19例(33.93%).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结论 应用针灸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法安全,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疗效较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邱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变应原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护理357例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相关的吸入性变应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3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1岁~组77例,4 岁~组133例,7~14岁组147例.应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262例(73.39%)皮试点刺试验阳性,7~14岁组皮肤点刺阳性率高,4岁~组次之,1岁~组低;三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5);三组中屋尘螨、粉尘满、无爪螨阳性率分别列于各组前3位.结论 尘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首要变应原.指导家长避免或减少患儿与尘螨的接触,是治疗和护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措施.

    作者:薛莹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重型难治性腹泻相关病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 分析小儿重型难治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及住院的难治性腹泻患儿1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6个月组的病例数少,随年龄的增加,病例数增加.<6个月组的病例数虽然少,但重型病例所占比例多.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后,120例患儿痊愈有效,5例患者无效退院,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年龄越小,腹泻程度越重,不同途径联合治疗,可从各个不同环节阻断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冬梅;金丽丽;陈颖萍;马思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平时成绩对中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针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妇产科护理学期末成绩的构成方式,平时成绩占40%,理论成绩占60%.提前将要讲的内容精心设置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前自行查阅资料来完成,上课时候提交,按照完成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记为平时成绩,使学生提前自学课堂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社区宣教中药知识的实践和体会

    中药的不合理使用是普遍现象,通过中药知识的社区宣教培训与咨询,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中药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这能够充分发挥药师职能,促进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合理用药、提高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就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一些体会,以期为同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陈文良;肖兰华;朱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57例手足口病患儿门诊输液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中护理对手足口患儿的影响.方法对157例患儿给予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 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重症疾病是手足口疾病患儿门诊输液护理的重点.结论 手足口疾病患儿门诊输液的正确护理对患儿的康复,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疾病传播蔓延至关重要.

    作者:程新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冠心病的预防与中医护理

    目的 探讨中医对冠心病实施预防与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8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预防教育与护理.结果 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程度明显升高,通过情绪控制、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改变不良习惯,患者病情明显改变.结论 中医预防和护理能提高冠心病卫生知识水平,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岳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西医主要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整体功能以缓解症状,作用虽慢,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养心通脉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方治疗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作用.方法 7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养心通脉方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心内科西医常规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养心通脉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较好.

    作者:覃裕旺;朱智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经络角度剖析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肿瘤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听起来就足以让人们发抖,对肿瘤诊断的确立就意味着死刑的宣判.在全世界有多少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科学家都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企盼着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肿瘤的发生,以及使现有的肿瘤病人都能得到彻底根治,而高质量地生存于这个人人都不愿过早离去的人类社会.数十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是越来越大,但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从来都没有人仔细分析过这种投入与回报、付出与收获,极不平衡的真正原因.发达国家如美国,准备继续沿着原来的路走下去,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对人类的所有遗传基因进行破译,据说这种跨世纪的生物工程可能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但能否如愿以偿确需要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马玉宝;许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的TNF-α、IL-6影响及临床评价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etion,A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因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表明[1],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Ca2+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反应、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损伤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不同时间点,彼此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终导致脑损伤.

    作者:桑鹏;王顺;赵佳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胸腔镜手术教学探讨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影像系统及手术器械的发展,胸腔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当今,全电视胸腔镜技术已经在三级甲等医院普遍地应用[1-2].手术不但包括简单的肺大泡、手汗症的外科治疗,还包括肺叶根治性切除、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甚至部分医院已经开展了全电视胸腔镜心内直视手术[3-6].如何提高胸腔镜技术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已经是摆在胸外科医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胸腔镜手术的教学对于临床实习医师及住院医师提高业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就胸腔镜手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做一探讨.

    作者:施超;陈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爪瓣山柑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对新疆产民间草药爪瓣山柑Capparis spin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LH20等各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各种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2-醛基-4-羟基-吲哚 (4-hydroxy-1H-indole-2-carbaldehyde,1)、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2)、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3).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雷心心;杨世林;徐丽珍;李云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如意金黄散控制早期浅表皮肤感染的基础研究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酊剂对家兔早期浅表皮肤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家兔通过背部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早期浅表皮肤感染模型.随机分为金黄散治疗组、抗生素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分别采用如意金黄散酊剂及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敷,每日换药一次,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1周后观察家兔局部感染范围抑制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金黄散治疗组及家兔局部炎症控制例数明显高于抗生素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金黄散治疗组早期感染区域面积较其他两族组缩小明显,金黄散治疗组治疗后较其他两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如意金黄散酊剂能够在家兔皮肤感染早期迅速控制炎性反应,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水平,有效缩短感染周期,避免感染进一步扩散.

    作者:吴颖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