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东秀;丰德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正位, 手法治疗
摘要:目的 介绍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自1998年5月到2011年10月应用自行创用的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25例,其中资料比较完整,诊断比较明确,即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互相吻合的病人1532例.这些病人中,男822例,女710例;年龄大65岁,小17岁,平均43.5岁;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3、4间隙202例,腰4、5间隙552例,腰5骶1间隙585例,腰4、5合併腰5骶1间隙193例.腰椎间盘突出型1125例,脱出型407例.结果 正位手法后,症状30天内消失921例,60~90天内消失593例,症状从未消失68例.得到长期随访的323例,随访时间短12个月,长12年.痊愈242例;好转65例;未愈16例.结论 俯卧直推棘突脊椎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70.00%,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学类成人学历教育药理学教学探索

    医学类成人学历教育<药理学>教学中,应依据成教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的生动性,适当引入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信息资源,并配合形成性考核,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王青青;钟相根;邓秀兰;鲁艺;张晓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识藏医对骨性关节炎的诊疗

    藏医认为骨性关节炎是由于患者的饮食起居环境差,生活不规律等众多因素,致隆,赤巴,培根三因素的平衡失调,产生胃部的功能紊乱及低下,逐渐形成衰竭,精华不化,清浊不分,从而使机体代谢功能失常,导致血液生成和循环障碍,黄水增生,能和培根功能紊乱而引起的.

    作者:李毛才让(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低钠血症患者1例

    低钠血症临床常见,大多采用西药治疗.本例患者虽然长期服用盐胶囊,但血钠水平仍处于轻至中度缺钠状态,经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后,血钠水平即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查阅文献未见类似报道,故记录于此,供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张燕;韩瑞华;胡国庆;黄珂;姜珉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羟甲香豆素片等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柴胡汤加减进行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会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

    目的 观察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消渴肾安口服,观察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血糖、尿蛋白排泄率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渴肾安胶囊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对肾功能有改善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作者:韩辅;刘青梅;单国辉;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艾盒灸特定穴位促进痔疮术后恢复的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艾盒灸特定穴位促进痔疮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术后(局部麻醉下行混合痔剥扎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作术后常规护理加艾灸技术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护理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艾盒灸特定穴位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期愈合,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复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英芳;黄小玲;周美容;梁翠英;谢琼芳;杨凤;宁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治愈31例,治愈率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应用中医方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提高三年制大专《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初探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三年制专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诊疗条件相对薄弱的广大基层,坚实的医学理论更为重要.如何通过教学把知识更快更好地教授给学生,是内科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作者:邓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推广意义.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结果 本组患者96例中有83例(86.46%)获得治愈,13例(13.54%)治疗有效,未出现无效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智勇;聂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高校成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高校成人教育的特殊性,使其学籍档案管理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档案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欠缺、管理不规范是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以<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施行为契机,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建设,实现成人教育学籍档案的科学管理,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循证药学在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中药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必须同时具备方可体现出其本身的价值.在中药发展逐渐走向世界的今天,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已成为了制约中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贾晋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养心通脉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方治疗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作用.方法 7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养心通脉方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心内科西医常规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养心通脉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较好.

    作者:覃裕旺;朱智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近年来医者使用针灸、推拿、牵引或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不一,经临床研究实践证明,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惠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超微粉碎对中药方剂药效的影响

    超微粉碎是一种原材料微粉制作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广泛.超微粉碎对中药材细胞的破壁率可达95%,从而使细胞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地暴露出来,并直接地与提取溶剂接触,或者直接与机体的受体相结合,以发挥其治疗效果[1-3].大量研究证实,超微粉碎可以使中药颗粒的粒径达到佳的吸收细度水平,因而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加,可提高药物的起效时间以及生物利用度,还可发挥一些新的治疗效果.

    作者:耿亚;马永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整体观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

    1 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中医学整体观是构建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贯穿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医理论的本体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中医学整体观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学说体系--气一元论思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其主要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整体观念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二是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而且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作者:陈东亮;杨克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影响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6个住院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测评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能经常与病人交谈及主动服务、护理告知、健康教育、护士对病人的称谓、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及护士的操作等方面不满意.结论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培训,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与病人沟通,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很有必要.

    作者: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佐治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佐治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方法 选择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口服中药汤剂加局部外敷,并同时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佐治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其副作用.减少切开引流率,缩短病程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景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疏肝活血清热治疗偏头风略议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其主要特征为间歇性发作的剧烈头痛,多局限于单侧,部分为双侧,常伴恶心呕吐,可有视觉、运动动或其他感觉异常等先兆.女性多于男性,常有家族史.男性年患病率为6%,女性年患病率为15%.据报道,偏头痛患者有10%出现短暂性脑出血,偏头痛型中风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8.47%~10.4%.由于脑实质对疼痛反应不敏感,故认为偏头痛发作时疼痛的性质符合神经血管性头痛,认为该病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

    作者:黄大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11例老年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及中医诊疗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并确定中医诊疗方案.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111例老年心脏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诊断后分为阳虚水泛型、痰浊阻肺型、痰热壅盛型、肺肾气虚型四组,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并进行超声检查,记录结果.结果 从血气、肺功能改变和超声图像等结果表明阳虚水泛型与其他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有生理病理学基础,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中对诊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