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96例

张智勇;聂海英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环状混合痔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推广意义.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结果 本组患者96例中有83例(86.46%)获得治愈,13例(13.54%)治疗有效,未出现无效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猪苓汤治疗阴虚型小儿急性腹泻病205例

    目的 探讨猪苓汤以及养阴利水法治疗阴虚型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0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去掉肠蠕动抑制剂、肠道分泌抑制剂,加用猪苓汤加味;对照组179例采用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部分静脉营养(PPN)、保护肠粘膜、恢复肠道菌群、肠蠕动抑制剂、肠道分泌抑制剂.结果 ①三日内治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77.65%,χ2检验二者相当,说明猪苓汤和养阴利水法是治疗腹泻的有效的方法.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6%,对照组为85.47%,二者有显著的差异,提示猪苓汤和养阴利水法治疗腹泻优于单纯西药治疗.③睡眠障碍改善方面:治疗组治愈率79.02%,好转17.07%;对照组治愈率32.40%,好转43.56%,χ2检验二者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猪苓汤除了有良好的止泻作用外,对控制患儿的烦躁哭闹、不能入寐,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 猪苓汤、养阴利水法是中医治疗小儿阴虚型急性腹泻病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是对中医儿科泄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作者:张炜;申广生;海洋;牛柯;杨慧敏;张成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经络角度剖析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肿瘤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听起来就足以让人们发抖,对肿瘤诊断的确立就意味着死刑的宣判.在全世界有多少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科学家都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企盼着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肿瘤的发生,以及使现有的肿瘤病人都能得到彻底根治,而高质量地生存于这个人人都不愿过早离去的人类社会.数十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是越来越大,但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从来都没有人仔细分析过这种投入与回报、付出与收获,极不平衡的真正原因.发达国家如美国,准备继续沿着原来的路走下去,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对人类的所有遗传基因进行破译,据说这种跨世纪的生物工程可能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但能否如愿以偿确需要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马玉宝;许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70.00%,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对高眼压症昼夜眼压波动的影响研究

    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是指多次眼压测量其双眼数值均在正常人群眼压高限或高限以上,房角开放,经多年随访仍不引起青光眼视乳头改变或视野损害的一种状态.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在4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10%.而且临床发现10%~15%的高眼压症患者后转变为开角性青光眼.我们从2007年3月起采用耳穴压豆的方法对147例294只眼的高眼压症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哲;王艳;常美芝;孙凤革;冯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浅述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1].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患病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药物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NRIs)等,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明显.中医多采用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就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后期的护理体会

    脑梗死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脑梗死护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陪护人员掌握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晓成;陈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研究进展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西医主要采用化疗的治疗方法,但副作用较大.中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整体功能以缓解症状,作用虽慢,但副作用也相对较少.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大肠癌59例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大肠癌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共有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9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肠康复胶囊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59.32%),总有效率89.83%;对照组显效23例(38.99%),总有效率71.19%.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还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庆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应用糖尿病患者90例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严格饮食控制、定期血糖监测、监测体重、适当运动、糖尿病酮症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平肝活血涤痰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8例

    目的 观察平肝活血涤痰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用平肝活血涤痰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服西比灵胶囊等治疗,两组均服药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肝活血涤痰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优势明显.

    作者:齐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脾胃论治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症.现代诸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诊治经验对眩晕病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独到的经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李氏[1]分析了3258份眩晕病例,其中风阳上扰702人(21.55%),痰浊上蒙含痰热上蒙1931人(59.27%),气血亏虚205人(6.3%),肝肾阴虚420人(12.89%).绍氏[2]对756例眩晕患者进行证治分析发现属风阳上扰176例(占23.28%),痰浊上蒙304例(占40.21%),气血亏虚184例(占24.34%),肝肾阴虚92例(占12.17%).认为眩晕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后期则以肝肾阴虚多发,内伤眩晕的病理变化中,风、火、痰、虚四个方面既可单独出现,又可相互并见,兼夹为患,此外,本证多兼血瘀,随证每多使用活血化瘀之法.

    作者:樊建平;张子明;徐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清肝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清肝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01nm,流速:1.0mLμ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 黄芪甲苷在0.0824~2.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90%,RSD=1.9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华丽;林善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研讨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累及眼、神经、心脏、肾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病变,危害性大[1].肥胖患者2型DM(T2DM)的多存在有胰岛素抵抗(IR),且IR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2],故长期以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的研究热点.近期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T2DM,效果较好.现将该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作者:张睿;田谧;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平时成绩对中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针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妇产科护理学期末成绩的构成方式,平时成绩占40%,理论成绩占60%.提前将要讲的内容精心设置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前自行查阅资料来完成,上课时候提交,按照完成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记为平时成绩,使学生提前自学课堂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养心通脉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方治疗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作用.方法 7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养心通脉方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心内科西医常规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养心通脉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较好.

    作者:覃裕旺;朱智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痰湿型闭经的古今研究

    痰湿型闭经是以经闭和肥胖为主要特征,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本文分别对中医古籍以及现代中医文献中对于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论述进行梳理归纳,发现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二端,与脾、肾、肝、瘀有着密切的关系.痰湿型闭经的治疗除辨证论治外,当标本兼顾,补虚祛实.中医药治疗痰湿型闭经的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肥胖与痰湿型闭经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作者:陈琼;李海峰;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肺癌中医治法研究进展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因[1].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5%[2],临床上约86%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3],失去了佳手术机会,只能接受放疗或化疗,但放化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仍是影响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中医药在改善肺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杀伤或杀死肿瘤细胞;配合放化疗增敏减毒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现就中医在治疗肺癌方面的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史志刚;姜文清;张永智;夏立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ICC置管规范化护理培训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

    目的 通过PICC置管规范化的护理培训,使每位操作者均能按统一操作规范护理患者,确保导管维护质量.方法 护士长选派门诊护理人员,到我院相关科室学习PICC置管维护技术,总结各科所长制定专科护理模式,建立PICC置管护理档案和安全知识手册.结果 护理30例患者,完成导管维护128人次,解决了出院带管患者及本地居民在外地医院做的PICC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存在困难和不连续性的问题.结论 通过PICC置管规范化的护理,增加了患者的归属感,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专业自身价值.

    作者:董晓萍;任飞;史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益气生津、收敛固涩和补肾宁心等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1].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南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加工炮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永明;耿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