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媛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中护理对手足口患儿的影响.方法对157例患儿给予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 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重症疾病是手足口疾病患儿门诊输液护理的重点.结论 手足口疾病患儿门诊输液的正确护理对患儿的康复,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疾病传播蔓延至关重要.
作者:程新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佐治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方法 选择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口服中药汤剂加局部外敷,并同时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佐治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其副作用.减少切开引流率,缩短病程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景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和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1].在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必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2].营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基础,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3].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实验针灸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结合相关医学院校的一些成功的经验[4-7],将TBL教学法及创新型实验项目引进<实验针灸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后勤工作是卫生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后勤管理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才能达到较好的工作效果.
作者:宋柏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近年来医者使用针灸、推拿、牵引或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不一,经临床研究实践证明,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惠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70.00%,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体会,用于指导日后的临床工作.方法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如心理护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加强观察及及时预防和处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139例肿瘤化疗患者显效91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7.84%.结论 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红敏;何丽颖;路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对新疆产民间草药爪瓣山柑Capparis spin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LH20等各种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各种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2-醛基-4-羟基-吲哚 (4-hydroxy-1H-indole-2-carbaldehyde,1)、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2)、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3).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雷心心;杨世林;徐丽珍;李云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因[1].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5%[2],临床上约86%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3],失去了佳手术机会,只能接受放疗或化疗,但放化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仍是影响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中医药在改善肺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杀伤或杀死肿瘤细胞;配合放化疗增敏减毒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现就中医在治疗肺癌方面的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史志刚;姜文清;张永智;夏立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探讨毕业实习医生从校园学子向社会临床医师转型的难点与对策.分析了他们面临的诸多变化与问题,从提高思想境界、创新学习方法、主动自律守信、磨练品德情商等方面研究改进的要求和方法,形成实习医生社会角色转型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系.
作者:施益农;高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痰湿型闭经是以经闭和肥胖为主要特征,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本文分别对中医古籍以及现代中医文献中对于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论述进行梳理归纳,发现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二端,与脾、肾、肝、瘀有着密切的关系.痰湿型闭经的治疗除辨证论治外,当标本兼顾,补虚祛实.中医药治疗痰湿型闭经的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肥胖与痰湿型闭经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作者:陈琼;李海峰;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临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用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针灸治疗组显效34例(60.71%),有效15例(25.79%),无效7(12.5%)例;西医对照组显效22(39.29%),有效15例(26.79%),无效19例(33.93%).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结论 应用针灸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法安全,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疗效较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邱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自1998年5月到2011年10月应用自行创用的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25例,其中资料比较完整,诊断比较明确,即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互相吻合的病人1532例.这些病人中,男822例,女710例;年龄大65岁,小17岁,平均43.5岁;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3、4间隙202例,腰4、5间隙552例,腰5骶1间隙585例,腰4、5合併腰5骶1间隙193例.腰椎间盘突出型1125例,脱出型407例.结果 正位手法后,症状30天内消失921例,60~90天内消失593例,症状从未消失68例.得到长期随访的323例,随访时间短12个月,长12年.痊愈242例;好转65例;未愈16例.结论 俯卧直推棘突脊椎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东秀;丰德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7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六味安消胶囊进行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59.74%,总有效率89.61%;对照组治愈31例,治愈率40.26%,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应用中医方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上加用益气活血类和清热利湿类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75.0%)(P<0.05),两组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活血类和清热利湿类中药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潘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疏肝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以自拟疏肝化纤汤,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葡醛内酯片,每次0.2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B超,肝功能(TBIL、ALT、AST、GGT)与肝纤4项:[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疏肝化纤汤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龙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LISS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折28例,其中股骨17例,胫骨11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 28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时间8.2个月.术后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失效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9.2%.结论 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李世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梗死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脑梗死护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陪护人员掌握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晓成;陈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三年制专科医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诊疗条件相对薄弱的广大基层,坚实的医学理论更为重要.如何通过教学把知识更快更好地教授给学生,是内科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作者:邓倩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