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红
高职教育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课程改革中,还没有形成一整套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标准体系.通过对岗位需要把药师从业考试中药理试题引入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使教学相彰,从而使课程标准得到有效应用,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刘金宝;任亮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从中医分型论治角度探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四种证型,辨证施治.辨证分型论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中医分型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天;舒家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周期排卵率、总妊娠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PCOS不孕不育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腹膜透析的住院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加麻黄,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α=0.05,P=0.04894).结论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李忱;沙一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结合<中药炮制学>学科特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践,从七个方面对<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个人看法,为提高<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进行初步探究.
作者:杨军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的泌淋清胶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病人80例,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从虚寒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及服药时机等方面阐述了董克勤教授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经验和主要观点,并对其运用金匮温经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虚寒性痛经的临床验案作以简要分析.
作者:金影;刘震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探讨与之配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加蓝光疗法)49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疗法)49例,对两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于开始治疗后一、三、五天测定静脉血总胆红素(TBIL)含量.结果 两组患儿的静脉血TBIL值在治疗前及治疗第一天无显著性差异,第三天时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五天时两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儿TBIL水平,不良反应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
作者:吴水梅;张春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10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艾灸运动疗法相结合的三联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腹泻患儿1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为一种安全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徐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从中西医护理理论体系、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服药护理、护理技术几方面探讨了中西医护理在某些共同的基础上,又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及相互联系性.在临床护理中,中西医护理在共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互补结合,对充实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及治疗,对护理学的发展将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嘉惠;杨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IBS患者分为44例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56例中西医结合组(观察组),对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38/56,92.9%)高于对照组(14/44,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1824,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4,36.4%)高于观察组(6/56,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2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熊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名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结果 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有显著效果,总有效率为78%,一次性治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优于治糜灵栓.
作者:曹昭荣;王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保存技术,以探索合理的储存方法.方法 对近年来中药饮片保存方法进行探索,针对储存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并改善储存条件.对改善储存条件后中药饮片的保存质量进行观察,并与改善储存条件前保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药饮片保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期间中药材平均损耗率为0.26%,明显优于对照组期间中药材平均损耗率3.58%,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中药饮片保存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合理进行解决;改善中药饮片储存条件后,药材损耗率得到显著降低,对于提高中药饮片的保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德胜;陈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Ⅲ期)疗效.方法 观察56例DN Ⅲ期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尿微量蛋白的下降大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盐酸贝那普利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后,患者尿微量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许梦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自愿同意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74例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7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2%,两组相比较χ2=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宝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灌注及口服银花泌炎灵片与单纯经尿道电切临床疗效.探讨提高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近3年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类,能完成既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为联合组25例;未完成既定方案仅单纯电切或少于2次膀胱灌注者为对照组19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组:治愈1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及应用银花泌炎灵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行之有效的方法,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增加病人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张二峰;周文定;赵学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应用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研制能实施针刺时测量提插力和捻转扭矩的医用传感针,针刺提插捻转手法进行实时检测.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20~30岁.选取临床较易得气、针感较好且便于提插捻转的足三里和腹部天枢两个穴位,单侧取穴,下肢非经非穴位为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之间,足三里穴旁开1cm;腹部非经非穴位为天枢穴与大横穴之间中点.均垂直进针,穴位进针且在受试者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后,行均匀提插手法,提插频率为2次/秒,保持提插的幅度和频率相同;行捻转手法时,捻转频率为2次/秒,捻转幅度为小于90°,保持捻转的幅度和频率相同.获得针体受力时连续有规律的十个周期波长的图像和数据.非穴位的提插手法及针体受力检测系统与穴位相同.结果 ①腹部和下肢同一部位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提插捻转手法后,医生的提插、捻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下肢穴位足三里穴与腹部穴位天枢穴针刺提插捻转手法后,医生的提插、捻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 为针刺手法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手段和依据.
作者:艾炳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患者[1],其中大部分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对于移位较明显的骨折脱位患者多需手术治疗.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该类骨折2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作者:胡怀军;李雅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心悸是许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其中有一部分心悸的患者并无器质性病变,因而病史对于心悸的诊断尤为重要.心衰患者发生心悸时与体力活动,精神状态以及应用药物等因素有关.本文结合实际病例资料,谈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衰,临床护理上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采取辨证施护,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汇报取下.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