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吴志奎;黄有文;王荣新;蔡辉国;黄欣秋;蔡利群;李平萍;朱凌;周天红
目的观察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联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急性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者,给予G-CSF 1~2 μg/(kg*d),皮下注射(sc),共3~5 d.结果小剂量G-CSF短期内可使中性粒细胞升高,有效率达83.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G-CSF可有效缩短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预防感染,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临床大剂量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胡波;娄亚莉;罗分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小儿难治性肾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表现大多为蛋白尿+血尿占70 %.常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43.3 %;其次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20 %;再次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13.3 %,而IgA肾病、微小病变等病理类型少见.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组病理类型以系膜增殖性肾炎为主,临床表现多为对激素依赖、频复发;蛋白尿+血尿组病理特征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炎多,对激素治疗表现的反应为激素耐药.结论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的小儿肾病大部分为难治性肾病,病理改变多样,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临床及病理分型、对激素治疗反应三者关系密切.
作者:潘凯丽;曹玉红;钱新宏;张静;刘彦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持续胎儿循环(原发性及继发性)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PH).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自1992年Kinsella首次将吸入NO成功地应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PH以来,已尝试用于多种新生儿疾病引起的PH治疗,其临床应用和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一些不同看法.
作者:陈新民;洪新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原错译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ALL患儿的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相关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吉姆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儿童ALL54例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29.63 %,其中CD13为25.93 %,CD33为20.37 %,CD14为11.11 %.T-ALL和B-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77 %vs 29.27 % P=0.918).CD34表达阳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40.63 %vs 13.64 % P=0.039);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5 %vs94.74 % P=0.148);但生存率曲线比较分析,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P=0.031).结论儿童AL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为29.63 %;CD34阳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抗原错译表达率;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生存时间短;ALL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可能是影响ALL患儿预后的不利因素.
作者:王晓阳;李熙鸿;施跃琼;汪凤兰;李钦伯;廖清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免疫球蛋白E(IgE)低亲和力受体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狼疮性肾炎18例和健康同龄儿20例IgE低亲和力受体.结果狼疮性肾炎患儿CD23阳性细胞(20.1 %±4.96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07 %±4.44 %),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gE低亲和力受体可能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楚海峰;张永法;钟英杰;宋亚新;李悦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短期的心律失常多与心肌收缩功能障得、心内膜下缺血、代谢失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传导系统局部损伤或心内膜炎有关,而疤痕、心脏肥厚扩大和残留血流动力学影响则是导致术后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存在残留血流动力学异常者症状往往更明显,而频发心律失常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将进一步损害心肌功能,影响患儿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颖;周爱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6年 2月~2002年 5月我院儿科收治急性病毒性脑炎(病脑)并心肌炎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志红;刘卫华;杨慧敏;张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儿,男,第2胎第2产,胎龄35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羊水I度污染,出生体重3250 g.Apgar评分(1 min)7分.生后哭声弱,呻吟2 h,吸氧无明显改善,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湿肺、早产儿转儿科.查体:体温37 ℃,呼吸60次/min,脉搏140次/min,反应尚可,颜面轻度发绀,左下腹壁皮肤见一5 cm×5 cm的紫癜,双肺呼吸音低,心音可.腹略隆,肠鸣音弱,肌张力较差.予禁食水、吸氧,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纠酸及支持治疗后好转,排胎便2次,量少.
作者:陈世红;李云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引文分析的方法,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2001年共4卷24期所载全部文献为统计源,手工检索全部文献,逐一核对.应用Epi Info 6.0版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相关内容,用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文献相关研究词频分析,文献的引文量、引文来源、引文语种,中文引文文献的高被引图书及论文,归纳出4年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所发表文献的研究热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猛立;杨克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经直肠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直肠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85例,手术成功率93.4 %.结论经直肠修补女童直肠前庭瘘是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亚军;魏临琪;王永红;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求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胃炎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禁食;胃内直接给药注入盐酸小檗碱,剂量为10 mg/(kg*次),2次/d;外周静脉注入全营养混合液.结果 46例患儿经治疗,其中36例(78 %)于d4治愈,10例于d3~5好转.结论盐酸小檗碱与静脉营养联合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胃炎疗效肯定.
作者:张俊玲;吴崇厚;谭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方法对81例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GBS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观察.结果儿童期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占40.6 %,多发生在病后1周内.损害类型依次为心动过速、ST-T段改变、室性早搏、传导阻滞等.结论儿童期GBS常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较重者须予心电监护治疗.
作者:方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IL-18与肾病综合征(N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74例原发性肾病血清IL-13、IL-18水平.结果 NS患儿发作期血IL-13、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单纯性肾病IL-13、IL-18明显高于肾炎性肾病(P<0.01).结论 IL-13、IL-18参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且单纯性肾病较肾炎性肾病明显.
作者:朱光华;何威逊;罗运九;方明俊;任志德;田国力;董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染色体变化及预后. 方法通过短期培养法对43例ANLL患儿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43例ANLL患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74 %(32/43),结构异常与白血病类型有特殊的对应关系;其中结构异常50 %,数目异常31 %,数目并结构异常19 %,核型异常率与性别无关(P>0.05);核型正常组及超二倍体组患儿缓解率高于核型异常组(P<0.01),核型正常、超二倍体t(15;17)易位者疗效较好,亚二倍体及t(8;21)易位者疗效较差.结论染色体分析对指导ANLL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蓓;李志刚;耿兰增;吴润辉;吴敏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丰富环境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胎龄30~36周、出生体重1700~2450 g的10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丰富环境干预组(干预组)和普通环境干预组(对照组),生后即开始不同环境干预,观察对早产儿出生后2周内呼吸、心率、神经行为评分、吸吮能力、睡眠的影响及对大运动、精细运动发育过程、语言发育过程、2岁内脑性瘫痪(CP)发生率影响.结果干预组出生2周内呼吸、心率、睡眠较对照组平稳(P<0.01),吸吮能力较对照组强(P<0.01),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运动发育过程显著快于对照组, 2岁内C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产儿应尽早开始早期丰富环境干预,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郭亚乐;袁宝莉;李瑞林;任利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清可溶性Fas (sFas)、可溶性FasL(sFasL)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择HSP患儿及健康儿童各33例.分别应用形态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CD25+细胞百分率及血清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0、48 h 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HSP组培养48 h CD25+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 h凋亡率与CD25+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61 P<0.05);血清sFas及sFas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 h凋亡率与sFasL水平呈正相关(r=0.69 P<0.05),与sFas水平呈负相关(r=-0.58 P<0.05).结论 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过度和血清sFas、sFasL水平升高,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关系密切.血清sFasL升高是HSP患儿淋巴细胞凋亡过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常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2~2001年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诊治卵巢肿瘤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翠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73mRNA失表达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RT-PCR法检测40例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内P73mRNA表达,并分析P73mRNA失表达与影响ALL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 ALL中存在较高频率的P73mRNA失表达,且与高白细胞数、高肿瘤负荷、髓外浸润、高危临床分型显著相关.结论 P73mRNA失表达在小儿ALL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73mRNA失表达与预后不良因素相关,P73mRNA检测可能对评估小儿ALL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小成;曹励之;邓晖;王颖超;张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大约60 %正常足月儿和80 %早产儿出现黄疸.引起黄疸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症可导致严重后遗症如胆红素脑病等.因此及时寻找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为了解新生儿黄疸病因情况,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新生儿黄疸240例的临床情况做一分析.
作者:李兴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3年来我科采用鱼金注射液(三九万荣药业公司生产,生产批号:991013)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并与利巴韦林(河南华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9909112)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娥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