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22例

李新惠;胡宏阎

关键词:结膜炎, 淋菌性, 婴儿, 新生, 治疗
摘要:淋菌性结膜炎常见于新生儿,该病进展快,常并角膜溃疡、穿孔,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因角膜并发症而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我院于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治疗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22例,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硝酸甘油持续静滴佐治肺炎并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1999年10月~2002年11月我院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并急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艳霞;张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胎盘早剥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和危险性

    胎盘早剥发生率高达0.46%~2.1%,是产科出血多发的原因,为产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子安全[1~3];但其对新生儿的影响,目前尚未引起临床工作者应有的重视.本文目的在于强调该类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危险性.

    作者:封志纯;常平;钟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

    窒息/产伤一直被认为是引起脑瘫、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视听及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因素,但针对窒息/产伤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如产时监护、新生儿监护)并未明显降低神经系统残疾的发生率,资料显示不到10%脑瘫和15%精神发育迟滞与窒息/产伤相关[1].

    作者:徐发林;朱长连;程秀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术前有3例误诊;6例叶内型行肺叶切除术,2例叶外型行单纯隔离肺切除术.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肺隔离症术前诊断应注意结合胸片、碘油造影、逆行主动脉造影,一经诊断即应择期手术治疗,术中注意异常血管的处理.

    作者:叶璟;张泽伟;汪方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细菌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M和铜蓝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铜蓝蛋白(CP)的变化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方法用散射比浊法检测17例新生儿细菌感染和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IgM和CP及10例新生儿细菌感染治疗前后IgM和CP.结果正常足月新生儿IgM和CP分别为0.22±0.0 6 g/L和0.09±0.04 g/L,新生儿细菌感染组(n=17)IgM和CP分别为0.58±0.30 g/L和0.16±0.06 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n=10)IgM分别为0.52±0.23 g/L和0.70±0.30 g/L,有显著性差异(P=0.014);而感染组治疗前后C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gM和CP的升高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指标,但对预后判断无明显意义.

    作者:李玉峰;朱晓东;朱建幸;肖黎明;黄萍;陈同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的变化

    目的探讨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IAP1)的变化.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缺氧缺血(HI)后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中cIAP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中有cIAP1基因表达,HI组cIAP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且随HI后时间的延长,cIAPI基因表达在HI后6 h开始下调,24 h下调明显,48~72 h有所回升.结论脑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IAP1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王爱珍;李述庭;郭锡熔;吴伟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葡萄糖酸锌及甘露聚糖肽佐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院采用葡萄糖酸锌及甘露聚糖肽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刚;张社教;胡光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压气腹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86例

    2000年7月~2002年4月我院开展低压气腹配合腹壁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金松;卢强;尚德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内镜特点与临床特征

    1990年7月~2002年12月我院用日本产Olympus GIF-XQ20纤维胃镜、Olympus GIF-140电子胃镜进行儿童上消化道疾病检查,诊断儿童消化性溃疡102例,其中76例取胃窦部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Hp阳性41例.现将本组消化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李振兴;和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幼女淋菌性阴道炎90例

    1998年2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90例淋菌性阴道炎,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8年2月~2002年12月收治幼女淋菌性阴道炎90例.

    作者:李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糖水平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新生儿窒息于生后24、72 h采用血糖试纸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1.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2.轻度新生儿窒息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新生儿窒息预后不良.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要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者应将血糖监测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吕修华;杨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正常儿童侧脑室容量的CT测量

    目的研究正常小儿侧脑室容量CT定量测定,确定正常小儿侧脑室容量参考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172例正常小儿颅脑进行扫描,用部分容积分析法(PVA)对扫描图像进行侧脑室容量计算,并以20例病儿侧脑室容量作为对照,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小儿侧脑室容量的正常参考值.结果正常小儿侧脑室容量正常参考值平均为10.93ml,95%正常值范围4.72~18.04ml.结论3岁以后的正常小儿侧脑室容量与成人相似(P>0.05),婴幼儿侧脑室容量较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小儿相对较大(P<0.01).

    作者:雷宗辉;向敬池;马伏龙;杨方政;王一斌;何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弓形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法分别检测134份新生儿脐血及65份临产孕妇静脉血弓形虫特异性抗体,以了解本揪地区孕妇、新生儿弓形虫感染及经母婴传播的情况.材料和方法

    作者:冯元春;任红斌;张海珠;刘世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首次热性惊厥患儿的复发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106例的复发情况及可能引起复发的11种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方法随机选择首次FC发作就诊的患儿106例,对其进行1.5~5.5年随访,随访率为95.1%,对可能影响复发的11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首次FC的复发率为61%,与患儿首次发病年龄,首次发病热度呈负相关;与热性惊厥家族史及患儿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与惠儿性别、贫血、佝偻病、围生期异常、喂养方式无相关.结论由于FC可造成惊厥性脑损伤,减少或控制FC的复发,可预防或治疗引起FC复发的上述5种因素着手,减轻或防止患儿智能损害.

    作者:章秀;陈丽;黄斌;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腺因子D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因子D(TFD)注射液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2例PPD试验阴性的3~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随机分3组,第1组TFD注射组34例;第2组TFD+吸入激素组32例;第3组单纯吸入激素组26例.观察用药2个月后PPD试验、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TFD治疗后33.3%患儿PPD试验阳转;第1、2、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9%,90.7%,77%;3组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TFD注射液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失衡有调节作用,对哮喘治疗有效.

    作者:彭星明;龙飞午;万齐全;曾乐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鼠败血症脾脏核因子-κB P65表达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新生鼠脾脏核因子-κB(NF-κB)P65的活化情况及NF-κB信号途径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作用,为临床寻求以NF-κB为靶点的治疗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出生10 d新生大鼠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新生鼠败血症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新生鼠脾脏NF-κBP65活化表达水平,应用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后脾脏NF-κB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新生鼠败血症模型中脾脏NF-κBP65活化阳性表达从1 h开始增强,3 h强,24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应用PDTC对脾脏NF-κB P65活化阳性表达有抑制作用,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存在量-效关系.结论NF-κB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抗氧化剂对NF-κB活性进行抑制可能是减少新生儿败血症危害性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凤;史源;李华强;覃世文;唐仕芳;赵锦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硬膜外腔注入曲马朵术后镇痛30例

    曲马朵为非阿片强效镇痛新药,几乎无成瘾性,广泛用于疼痛治疗.我院于2000年2月~2001年12月将曲马朵注入硬膜外腔用于儿童术后镇痛,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谢峥嵘;赵素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发性胃肠道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儿,女,3岁,因发现腹部包块3 d就诊.无恶心、呕吐,无黑便、便血,肛门排气、排便正常,不伴腹痛,消瘦.查体:腹部膨隆,右上腹、右下腹及左侧腹部均可扪及包块,5cm×3 cm~10 cm×8 cm,形状不规则,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肠鸣音约5次/min.

    作者:郑莉;项继舜;刘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室心房二次分流术后并慢性心衰1例

    患儿,男,6岁.1岁时因脑积水而行脑室心房分流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4.5岁时因发育原因,行第二次手术以延长引流管.

    作者:柴宗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

    患儿,女,8个月,因生长发育迟缓就诊.系第1胎,足月臀位产,无产伤、窒息史.生后1个月出现吃奶量少,易呛咳,嗜睡,哭声小,声嘶,腹胀,便秘,黄疸于生后2个月消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父母均健康,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作者:陈友生;钱国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