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张开金;蒋丽琴;戚建芬;宋蕾;李娟;马志强
目的 了解军队师以上干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分离细菌经鉴定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判断药物敏感率.结果 420株病原菌经鉴定有59种,其中革兰阴性菌358株,占85.24%;分离率前10位的菌株有315株(占75.00%),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首;分离前5位的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仅对少数几种抗菌药物敏感,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60%.结论 军队师以上干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病原菌敏感的抗菌药物种类少且常呈多药耐药,及时掌握该就医群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可为感染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有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谭庆;廖小平;孙煦勇;周小梅;杨峰;陈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全科医学教育制度.PEST分析法是现代管理中分析战略或组织外部环境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应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4个方面,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系统性策略、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国际化策略.
作者:李芳健;王家骥;王培席;周志衡;张立威;曹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截止到2010年7月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91家,按随机抽样法抽取7家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统计药品收支等状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数量平均值2007-2008年的发展速度为101.5%、2008-2009年为95.2%,药品总品种平均数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8%;(2)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金额测算显示,按照每家机构年均补偿8.2万元计,9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均补偿金额为746.2万元;(3)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承担基层首诊的任务之外,还承担了众多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社区覆盖人口多且流动人口多,受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现有编制内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结论 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机制较为合理,但基层人员普遍担心补偿经费不足额和不到位,补偿办法尚需完善.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各环节的综合监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作者:刘璐;杨世民;方宇;闫抗抗;刘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应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专家函询调查,建立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函询专家具有较好的权威度,其意见有较好的一致性,经过两轮调查,建立以投入和产出为基础共包括7个维度、17个条目、2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结论 此体系的建立,为社区护理寻求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随着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必将促进社区护理绩效的研究,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彭歆;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为临床有效开展家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136例被临床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的青少年(病例组)与122例对照者(对照组)共同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填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rson法对病例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除外角色因子与情感介入因子)、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角色因子以外,病例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其他各因子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存在着广泛的正相关(P<0.05).结论 青少年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存在较明显的家庭功能失调,且与临床症状相互影响,家庭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着眼点.
作者:邵云;刘果;王旭梅;夏静;战玉华;豆立宁;巩凯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分析1例频发低血糖昏迷的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医院救治过程,即依靠大医院的先进技术力量,对患者病情重新评估,调整治疗,密切随访,监测血糖,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进而思考并推动社区医疗发展的新模式.
作者:马立华;白涛;张鼎;柳德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病史安娜·布朗,24岁的已婚妇女,没有孩子,在一家餐馆做兼职厨师.1年前,在第一次躁狂(mania)发作后,她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她刚刚发现自己已经怀孕20周,并停用了治疗情感障碍的锂剂.她丈夫带她来诊所看病,他很担心她的双相情感障碍会复发.
作者:Fiona Judd;Grant Blashki;Leon Piterman;杨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过去几年中,有两本题为<医生如何思考>的图书出版.其中一本的作者是哈佛血液和肿瘤学家Jerome Groopman,这本书描述医学专科医生如何看待和履行其职业责任;另一本由医学人文学者Kathryn Montgomery撰写,总结学术型普通内科医师以医院为基础的临床决策过程.这两本书启发了我: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我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William B.Ventres;邵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苏南农村社区居民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经济负担.方法 选取昆山市周市镇农村慢性病患者326例进行调查,并测算疾病经济负担.结果 2010年周市慢性病患者的住院率为12.27%,门诊就诊率为48.77%,药店购药率为19.02%.人均年疾病经济负担为4 856.62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4 768.00元,间接经济负担为88.61 元.人均直接治疗费用为4 481.82元,人均直接非治疗费用为286.19元.人均年门诊医疗费用为4 828.31元,人均年住院医疗费用为12 462.50元,人均年药店购药费用为3 143.06元.人均年住院非医疗费用为1 391.00元,人均年门诊非医疗费用为236.84元.结论 昆山市慢性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主要集中在门诊治疗费.推进社区慢性病管理,有利于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作者:杨菊;张开金;蒋丽琴;戚建芬;宋蕾;李娟;马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宿迁医改十年后影响居民就医行为与态度的主要因素.方法 2011年7月13-21日对宿迁市三区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进行现况研究.结果 79.7%(441/553)的宿迁居民不满意现行的医疗制度.目前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278.6元,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现行医疗制度是否满意的居民在就医费用来源,选择医生、医院的注重因素,收费合理性并能否承担,护士、医生的态度改善否,对医院设施环境、医生诊疗水平满意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月均收入低、医疗费用自费、自己以往就医成功的经验、收费不合理和医生的态度未改善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医改后宿迁居民的就医满意度不高,还需在提高经济收入、加强医生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来提高改革的成效.
作者:刘苏熠;夏朝坤;鲍萌;李莹;刘相佟;王瑶;仲敏;金英良;孙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对我国西部女性性工作者暴露前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在我国西部高危人群中使用Pr-EP减少HIV新发感染提供可行性的信息依据.方法 在中国西部的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四地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后,结合专业知识构建全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Pr-EP使用意愿较高,为 54.93%(886/1 613).社会支持对Pr-EP使用意愿起正向影响(效应系数为0.20),社会歧视对Pr-EP使用意愿起负向影响(效应系数为-0.18),AIDS知识对Pr-EP使用意愿的影响(效应系数为0.38)可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通过安全套使用而影响的间接作用(相应的效应系数分别为0.37和0.01).危险感知对Pr-EP使用意愿的总作用为0.53,危险感知对Pr-EP使用意愿影响既存在直接影响(效应系数为0.43),又通过影响安全套使用对其存在间接效应(效应系数为0.10).结论 运用SEM可较好地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效应,开展Pr-EP,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降低高危行为,减少羞辱和歧视,有效地宣传来消除社会偏见.本研究为在我国西部高危人群中使用Pr-EP减少HIV新发感染提供可行性的信息依据.
作者:邱蕾;田考聪;钟晓妮;叶孟良;邹云锋;罗锦昆;彭鸿斌;黄爱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东、中、西部城市社区医务人员视角下医改前后各项工作变化、满意度情况及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按照东、中、西部的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选取8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自我填报式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工作积极性变高、抗生素使用比例降低、社会形象变好及居民信任度提高方面,中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在综合改革初步成效、绩效考核、工资收入及医保政策方面,整体上中西部地区的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东部;在下一步改革建议中,东部地区医务人员认为重点是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东部和中部人员共同强调增加基本药物种类,中西部地区医务人员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培训机会.结论 在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实施中,中西部地区工作改善的幅度大于东部;中西部地区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培训机会;东部地区下一步工作重点为加强绩效工资改革;此外,还需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增加基本药物种类.
作者:张艳春;秦江梅;张丽芳;吴宁;刘利群;周巍;王丽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服务团队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影响.方法 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102例患者及家属,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2)与研究组(n=50).由综合服务团队对50例研究组家庭提供干预,1年后与52例对照组家庭进行比较,比较方法包括采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评定家属情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患者情况并分析复发率.结果 采用非参数检验,干预1年后两组样本间LSIA总分(Z=-1.973,P<0.05)及SDSS总分(Z=-0.9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总分(Z=-0.8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结论 综合服务团队干预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属生活满意度,减少患者复发,提高其社会功能,可以考虑逐步纳入社区精神卫生日常服务.
作者:郑宏;陈思路;牛昕;周路佳;汤爱娣;黄嘉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实行连续性服务有助于降低入院可能性、减少医疗花费、有效控制慢性病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连续性服务的测量是连续性服务实证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国外文献综述,将连续性服务测量指标分成持久度、紧密度、分散度和有序度四类,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为开发适用于中国当今卫生系统的连续性服务测量指标提供参考.
作者:梁嘉杰;匡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悬吊运动治疗(SET)技术在缓解社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疼痛中的疗效,探索缓解社区骨科常见慢性疾病疼痛的适宜技术.方法 抽取2010-2011年就诊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慢性非特异性骨科疼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应用SET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按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数字评价量表评价两组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疼痛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前疼痛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21,P<0.01).结论 SET技术是一项治疗骨科慢性非特异性疼痛的适宜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社区康复领域.
作者:刘秀梅;吴浩;刘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β-受体激动剂(Beta Agonists)注意:可能发生心悸、心动过速、震颤、头晕、神经质、头痛和恶心.用带分隔的计量吸入器(气雾剂)可减少全身吸收.可能降低血钾.
作者:方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8-iso-PGF2α)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健康对照者2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8-iso-PGF2α等指标.并采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颈动脉IMT的水平,以IMT=0.9 mm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 mm)与IMT增厚组(IMT≥0.9 mm).分析比较各组8-iso-PGF2α水平及各种生化指标的水平并将其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356±137)、(507±167)、(1 342±323)pg/mmol肌酐,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8-iso-PGF2α水平高于对照组,IMT增厚组的8-iso-PGF2α水平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水平与8-iso-PGF2α、HbA1c、LDL-C、TG及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强,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尽早针对高氧化应激状态进行治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名扬;吕肖锋;张星光;洛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董氏奇穴疗法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董氏奇穴疗法,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总分和因子分、不良反应.结果 (1)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无1例脱落.(2)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和86.7%(26/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CSS总分和除意识外的其他因子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总分和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因子分和CSS总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针刺后不良反应.结论 董氏奇穴疗法对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余康潮;陈俊琦;高怡婷;黄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探讨了运用疾病管理策略开展城市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通过构建慢性病管理指导网络,组建可持续发展的慢性病管理队伍并进行系统培训,集成社区慢性病防治干预技术及医疗卫生保健技术;通过建立城市社区慢性病信息系统、实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社区慢性病支持性环境建设,以实现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盈;张开金;汤仕忠;谢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全科型乡镇卫生院适宜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并对其实践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在对该卫生院卫生人员基本情况与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全科型乡镇卫生院对适宜人才队伍的要求,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并在开展培训实践后,通过问卷调查、团体访谈及测试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结果 接受培训人员对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满意度为95.2%(40/42),教学方法满意度为92.9%(39/42),教材满意度为90.5%(38/42),课程安排、培训管理满意度为97.6%(41/42);78.6%(33/42)能够掌握或基本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88.1%(37/42)掌握或基本掌握公共卫生基础与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础理论与技术、适宜技术.接受培训人员认为培训对自身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帮助较大,但自我学习能力尚不足.结论 个性化、精细化设计的短期培训对提升农村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是必要的,自学意识、自学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刘冬莹;董雪;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