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3例小儿肺结核影像表现分析

曾祥丽

关键词:小儿, 肺结核, 影像学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结核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53例小儿肺结核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53例肺结核中原发性肺结核29例,浸润性肺结核20例,粟粒性肺结核4例.结论 小儿肺结核X线多表现为片状模糊阴影,粟粒状结节阴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充分掌握影像表现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测定连花清瘟胶囊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论 本品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王丽环;李素霞;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王秀霞教授应用琥珀散异病同治经验

    王秀霞教授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带高徒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中医妇科疾病治疗上有独道的见解和独特的治疗方法.笔者为王秀霞教授第四批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习2年半,收获颇多,现将王秀霞教授应用琥珀散治疗妇科领域内属血瘀病症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满玉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糖尿病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5年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筛查出糖尿病病人及糖耐量异常人群分组管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定期回访,定期检测血糖等干预措施使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有提高.

    作者:李俊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特异性过敏原如冷空气、油烟、花粉、灰尘、螨虫、真菌、化学制剂等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一种变态反应.以引起发作性鼻痒、连续喷嚏、流涕、鼻黏膜肿胀为特征的鼻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男女均可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工作.

    作者:高丽华;杨波;孙盛;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导致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和运动迟缓等临床表现.本文就帕金森病的当前的药物治疗状况作一介绍.

    作者:李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齐刺法临床运用概述

    齐刺法是一种传统的针刺手法,其操作特点是:在病变部位的正中直刺一针,再在其左右(上下)各斜刺(直刺)一针.由于三针齐下,故名齐刺,又叫三刺.由于多针齐下作用于患处局部,可以增强针感,疗效较单针刺法更显著.现将近年来齐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婉容;杜建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增液承气汤干预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125例

    目的 观察增液承气汤对防治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病人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分为服药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增液承气汤,对照组不服任何通便药,观察便秘腹胀改善率.结果 服药组便秘腹胀为0,对照组为80%左右.结论 增液承气汤对5-HT<,3>受体拮抗剂所致之便秘有明显疗效,能增效减毒.

    作者:温娟;赵发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院校组织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组织学是一门重要而基础的学科,内容抽象枯燥.为激发学生对<组织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医学专业的兴趣,以及提高教学中的效果,本文谈谈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耀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周围性面瘫避风措施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周围性面瘫采取保暖避风措施后,对面瘫恢复的影响度.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防治措施的依据.阐述周围性面瘫需要避风的重要性.方法 避风组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严格采取避风措煎.门诊自然组,不刻意避风,居行条件同发病前.结果 避风措施是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

    作者:韩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吴氏金柴疏肝饮治疗肝胆气郁型胆囊炎52例

    目的 观察吴氏金柴疏肝饮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与舒胆片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比较,观察各相关指标,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吴氏金柴疏肝饮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86.5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氏金柴疏肝饮加减能有效的疏肝理气,行气止痛,对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作者:王楠楠;吴勃力;潘祥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气管炎哮喘是从儿童到老人、无论男女都可得的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哮喘病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呼吸道疾病,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分别为2%~3%、1%.因此,做好支气管炎哮喘患者的护理,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50年来中国遗传性代谢病论文文献分析

    目的 以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献为依据,了解中国遗传性代谢病的有关学术渊源、研究轨迹与新动态.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KNIMD医学文献编辑软件和CNKI、万方和维普等检索系统,全面系统地对中国从1967~2010年收录的遗传性代谢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遗传性代谢病按年代的论文发表数量、遗传性代谢病的10大病种分布及其对基因突变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到2010年,CNKI、万方和维普等检索系统共检索到遗传性代谢病论文7089篇.从年代分布看,发表的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20年来文献量猛增,占总文献的79.95%,尤其是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缺乏症(OTC)、苯丙酮尿症(PKU)等小分子遗传性代谢病病种报道增多;从遗传性代谢病的病种文献分布看,涉及的病种越来越多,但基因突变研究及酶活性检测的文献较少,约占4.70%.结论 中国遗传性代谢病以肝豆状核变性、苯丙酮尿症等病的文献较多,分别达2725篇、989篇.从遗传性代谢病文献统计看,中国遗传性代谢病文献多以临床病例报告发表为主,而有关基因突变分析、酶学活性检测的文献约333篇仅占4.70%.由此可见中国遗传性代谢病的分子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和加强.

    作者:赵建华;王鷁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仙人掌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

    目的 探讨应用仙人掌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37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仙人掌液外敷+阿昔洛韦等常规治疗)和对照组18例(阿昔洛韦常规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0%,有效率70%.结论 应用仙人掌外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较常规抗病毒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陶琳;迟新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防盲治盲及儿童低视力的防治

    目的 探讨儿童盲、低视力和曲光不正预防、治疗问题,从而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方法 以理论为基础,以社会现象为依据,从三个方明逐一论述.

    作者:杜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白术内酯Ⅲ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白术内酯Ⅲ的制备工艺.方法 用乙酸乙酯浸泡结合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术内酯Ⅲ,用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经鉴定后为白术内酯Ⅲ.结论 该提取分离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收率较高.

    作者:王小珍;李熙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消渴的中医辨证施护

    目的 总结中医辨证与施护治疗消渴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渴68例,不同的病例采用相应的中医辨证与施护措施.结果 68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与施护,收到了满意疗效.结论 在消渴的治疗护理中,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予以辨证旌治与施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云兰;袁晓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诊断意义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常见病原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虫媒病毒、肠道病毒等,确诊有赖于脑组织活检病毒分离或血清病毒抗体测定.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脑电图、CT或MRI、脑脊液等检查判断.

    作者:马伟红;刘瑛;吴红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DN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进行性下降,约25%的病人可在6年内、50%的病人在10年内、75%的病人在1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1].因而如何有效的治疗早期DN,降低DN患者蛋白尿,延缓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就成为众多医者治疗DN的关键点.作者应用银杏达莫联合厄贝沙坦黄芪当归饮治疗DN,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成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12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有效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2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6例病患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66例病患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病患满意62例,满意度为94.0%,并发症发生人数5例,发生率为7.8%,对照组病患满意49例,满意度为74.2%,并发症发生人数17例,发生率为25.8%.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护理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人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巩丹慧;孙萌;刘亚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刺络拔罐的临床应用体会

    刺络拔罐是将刺血术与拔罐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刺络即刺络放血法,是以三棱针、梅花针等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灶处的浅表静脉,放出适量血液,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外治法;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本人在工作中使用的针具为苏州产环球牌一次性梅花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竹罐,竹罐使用后用戊二醇浸泡1~2h消毒.

    作者:陈义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