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体化治疗

杨瑞芳;刘文虎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一体化/治疗
摘要:任何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一旦进入到肾功能失代偿阶段,其病理损害常呈进行性恶化与发展,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failure,ESRF)的患者将主要依赖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尽管现行的透析治疗质量已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据美国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透析患者的预期寿命仅是相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美国人群的16%~37%.而较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又与肾脏替代治疗前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措施不当明显相关.为此,人们提出了慢性肾功能衰竭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 therapy)的概念,包括尽可能早地发现进展性肾脏疾病并做出诊断、给予适宜的干预治疗以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和进展、防治尿毒症并发症、尽量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完善肾脏替代治疗前的准备和适时开始透析治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

    透析治疗是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替代疗法,可起到维持肾脏功能延长生命的作用,但由于透析患者需要长期依附于这种固定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饮食、液体及药物的摄入,甚至一些正常的生理要求都要受到严格限制,难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此外,社会、家庭及医疗费用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由此患者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抑郁、焦虑、自卑、孤僻等抑制情感;多疑、敏感、嫉妒等神经质的表现以及愤怒、敌意、攻击等人格障碍的表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对慢性肾衰竭和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威胁,而且也妨碍了工作、家庭和社会.本文将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分析他们身上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探求促使其康复的方法.

    作者:贾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支气管哮喘与反流性食管炎并存三例漏诊分析

    以哮喘为突出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报道较多,是否两者并存,值得探讨.本文报道3例两者并存但被漏诊的病例,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何子祥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急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2)普罗帕酮

    普罗帕酮(Propafenone)也称为心律平,为1970年首先在德国合成的Ⅰc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是院前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

    作者:冯庚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OSCE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OSCE是一种客观评估临床技能的方法.在全科医学教育中,运用 OSCE对医学人才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关键.同时,也是全科医学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为社会造就大批适用型医学人才的佳方式.

    作者:马兴国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49例心肺复苏患者死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后死亡原因,探求有效、系统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3年12月入院时心跳停止<8 min的患者(排除致命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无医疗价值的病例),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的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病,不失时机地除颤,昏迷患者采用亚冬眠疗法,防治并发症等.结果 49例心跳停止的患者经以上处理,存活18例,生存率为36.7%,其中10例出院后生活自理,另外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但没有植物状态的患者.结论患者心跳停止时间<8 min,经准确、有效地心肺复苏,实施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孔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小儿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方法比较MODS患儿在合并感染、不同程度缺氧、酸中毒情况下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观察其发生率与三者的线性依从关系.结果原发病为感染性疾病的MODS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0.20%,与非感染性疾病组(21.21%)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3.92,P<0.05);MODS患儿中处于缺氧状态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8.83%,非缺氧者的发生率为18.75%,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4.38,P<0.05),且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随着缺氧程度的加重有增加的趋势(χ2趋势 =13.45,P<0.01);MODS患儿中合并酸中毒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0.66%,非酸中毒者为18.42%,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5.90,P<0.01),且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随着酸中毒程度的加重有增加的趋势(χ2趋势=8.44,P<0.01).结论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感染、缺氧程度、酸中毒程度有关.

    作者:张英谦;何颜霞;胡皓夫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02例分析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亦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临床处理较为复杂,且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相当高.故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本文对我院发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10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支佩颖;王雪舟;陈爱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Meckel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7岁,因右下腹疼痛20 h于2003-04-08 11时入院.患者于2003-04-07午饭后约3 h,感右下腹钝痛,进行性加重,疼痛固定于右下腹部,胸膝卧位时,自觉减轻,无放射痛.患者有时恶心、呕吐,小便次数增多,大便正常.查体:T 36.4 ℃,Bp 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P 73次/min,R 13次/min.神志清,营养发育良好,呼吸平稳,肺部听诊无罗音,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以麦氏点稍偏内侧显著,肝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沿输尿管行径压痛左侧(-),右下侧(+),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结肠充气试验(+).血常规:白细胞11.1×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尿常规(-),腹部B超(-),腹透(-).入院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轻微肿胀,系膜血管轻度充血,阑尾及其系膜组织未做处理.回肠末端见一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膨出,囊壁轻微充血、水肿,行切除术,切取囊状突起物送病理,报告为肠壁组织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作者:姜华;田建海;周鲁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在逐年增加,尿毒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可以通过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法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1].如何做好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是从事透析的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崔文英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治疗的急性并发症及处理

    当慢性肾衰竭患者肌酐清除率<10 ml/min;或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糖尿病肾病,虽然肌酐清除率>10 ml/min,但出现营养不良、水潴留或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合并症时,也应当开始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治疗能成功地替代肾脏行使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的功能,很多患者依赖血液透析长期存活.

    作者:左力;王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胃食管反流与咳喘

    近年来,有关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喘类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普遍认识到胃食管反流(GER)现象可引起和加剧此类疾病的发作.如何确定咳喘是由GER引起的,它有何临床特征及如何诊断和治疗,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现根据有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经验阐述如下.

    作者:金德海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阿昔洛韦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阿昔洛韦7~10 d,其中一组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在治疗后第4 d、11 d对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服药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4d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不同用药时间的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章门穴针刺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起效较快,疗程缩短.

    作者:张建文;王秀玲;周树红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的合理应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个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疾病,血液系统受累常见的表现就是贫血.在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问世以前肾性贫血主要依靠输血治疗,反复输血的害处除了过敏反应、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外,大的问题是导致经血液传染的传染病增加,如艾滋病、传染性肝炎等,多数透析室里5年以上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患者竟占1/3,另外输血也会造成大量的血源浪费,引发许多社会问题.随着1986年EPO的问世和90年代我国国产EPO的大量生产和降价,EPO在肾科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扩展到自体输血和肿瘤性贫血的非肾性贫血,目前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应用EPO,由于EPO的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其应用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本文重点讨论EPO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如何时开始治疗;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靶目标值;如何选择经济有效的EPO剂量和铁剂等造血原料.目前国际上推荐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疾病临床实践指南(NKF-DOQI),本文将参照NKF-DOQI关于贫血的治疗并结合我国实践做一介绍.

    作者:张凌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体会(附一例分析)

    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慢性心衰(CHF)治疗中的核心药物,但是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心血管医师对ACEI对肾脏的影响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往往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下面我们通过对1例具体病例的分析,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

    作者:李剑锋;吉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髓核脱出误诊为椎管内肿瘤七例分析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早期首发症状多为单一神经根损害引起的腰腿痛、麻木.后期可为多根神经根损害表现,影像学所见很容易误诊为腰椎管内肿瘤,从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我院从1990年2月~2003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7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被误诊为腰椎管内肿瘤,现分析如下.

    作者:姚章喜;付治安;杜成珍;刘秀珍;王文格;陈欣志;田再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9例临床观察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疾病,我院自1998年11月~2002年12月采用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轻、中度UC患者4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泉;屈俊堂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脾破裂漏诊二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60岁,因车祸伤致昏迷2 h入院.入院查体GCS评分5分,血压12/9 kPa(1 kPa=7.5 mm Hg).急诊行颅脑CT检查示右侧额、颞、顶叶硬膜下血肿,右小脑幕切迹疝,即刻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患者血压持续下降,输血、扩容效果较差,于入院4 h死亡.死后法医验尸解剖证实脾脏破裂,腹腔积血约1 000 ml.

    作者:张伦;刘群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的由于肾小球滤过率(GFR)急速下降而致的临床综合征.ARF可定义为原先肾功能正常患者血肌酐(SCr)突然升高超过177 μmol/L或原有肾功能异常(SCr<264 μmol/L)患者SCr突然升高超过原先的50%并伴有尿素氮等氮质代谢产物潴留.ARF分少尿(<400 m1/d)型或非少尿型,各种原发病引起的ARF在治疗上有很大不同,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密切相关,诊治不当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进入不可逆阶段,甚至需要维持性透析治疗.本文着重叙述ARF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以使临床医生能够掌握ARF的诊治方法,降低ARF的死亡率.

    作者:李明喜;高瑞通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发热、胸闷气短、无尿、下肢浮肿3天

    病例简介:患者,女,农民,36岁,已婚.主因发热、胸闷气短、无尿、下肢浮肿3 d于2001年12月15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 37.2 ℃、P 89次/min、R 28次/min、Bp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未见皮疹与出血点,眼睑轻度浮肿,五官无异常,睑结膜稍白,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胸对称,双侧活动度一致,叩清音,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尖区可闻及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音有力,律齐,腹部软,无压痛,肝脾不大,未触及包块.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刘文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IUD取出困难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方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而取环困难这一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我院2002年对常规取器失败的33例妇女,采用B超指导取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该人群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柳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