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浓度及其与LDL组成的关系

田迎;张春妮;李克;牛冬梅;汪俊军;金春燕;庄一义

关键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新生儿, LDL组成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浓度与LDL组成的关系,以及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脐带血CETP浓度,并与8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序列超速离心法分离LDL后再用常规方法分析其中TG、CE含量.结果 新生儿CETP呈偏态分布、中位数0.20 mg/L,范围(0.11~0.49)mg/L,均值(0.25±0.11)mg/L,明显低于成人(2.19±2.04)mg/L(P<0.0001);男女间无显著差异[(0.26±0.10)mg/L vs(0.22±0.16)mg/L,P>0.05].新生儿血脂、脂蛋白浓度均低于成人,LDL-CE/LDL-TG比值也明显低于成人(1.5 vs 4.7).结论新生儿血清CETP浓度仅是成人的九分之一,低CETP水平可能是新生儿LDL-CE/LDL-TG比值低的主要原因.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临床细菌耐药性检测的几点思考

    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恰当的使用,引起了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在传统感染未完全控制的同时,新发传染病及其病原体又不断涌现.虽然新的抗感染药品不断问世,但随之而来的是细菌通过各种变异对新药物的新一轮耐药,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远远短于研发新药所需要的时间.

    作者:邵海枫;赵旺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液分析仪VCS技术用于疟原虫诊断的探讨

    贝克曼库尔特HmX血液分析仪采用VCS技术同时对单个细胞进行细胞体积(V)、高频电流传导(C)、激光散射(S)的分析,仪器根据各种白细胞在体积大小、颗粒多少及性质、核形态与核浆比等性质的差异,在接近自然状态下对三维空间的细胞进行精确的分析,并对异常细胞有提示功能[1].本文通过回顾近4年来我院534例发热待查疟原虫患者的血常规结果,探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Hmx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散点图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剑超;张永为;黄晨静;胡杭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学评价

    流式荧光免疫法可同时对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为了解本法是否能在临床常规检测中应用,我们进行了方法学考核,并以AFP、CA125、CEA、CA19-9、PSA 5种肿瘤标志物为例,与Roche公司2010电化学发光仪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京昕;鲁劲松;张宏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浓度及其与LDL组成的关系

    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浓度与LDL组成的关系,以及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脐带血CETP浓度,并与8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序列超速离心法分离LDL后再用常规方法分析其中TG、CE含量.结果 新生儿CETP呈偏态分布、中位数0.20 mg/L,范围(0.11~0.49)mg/L,均值(0.25±0.11)mg/L,明显低于成人(2.19±2.04)mg/L(P<0.0001);男女间无显著差异[(0.26±0.10)mg/L vs(0.22±0.16)mg/L,P>0.05].新生儿血脂、脂蛋白浓度均低于成人,LDL-CE/LDL-TG比值也明显低于成人(1.5 vs 4.7).结论新生儿血清CETP浓度仅是成人的九分之一,低CETP水平可能是新生儿LDL-CE/LDL-TG比值低的主要原因.

    作者:田迎;张春妮;李克;牛冬梅;汪俊军;金春燕;庄一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iQTM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性能评价

    我们对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等进行实验观察,并选择本院住院患者晨尿标本进行检测,与牛鲍计数板定量进行比对分析,对该仪器检测红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价,同时研究影响尿红细胞检验准确性的因素.

    作者:潘扬;衣鲁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因子及CRP测定的意义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细胞因子及CRP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测定T2DM伴有IR患者30例(A组)和不伴有IR患者30例(B组)及健康对照30例(C组)的血清IL-6,IL-8、TNF-α、CRP,并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分析其与IL-6、IL-8、TNF-α、CRP的相关性.结果 C组血清IL-6、IL-8、TNF-α、CRP的水平均明显较A组和B组低(P<0.05);A组的IL-6,TNF-α,CRP升高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着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并与IR密切相关,细胞因子在T2DM及I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吉平;潘继承;汪宁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汶川地震伤员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我院在5月23日和29日共接收来自灾区的伤员48名,为了了解伤员的总体机体状态,在接诊后立即进行了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现对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国斌;蒋超;姚兵;易学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痰液中分离出1株蕈状芽胞杆菌

    2007年12月我们从1例肺炎儿童痰中分离出1株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报道如下.

    作者:苏燕;胡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改良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传统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公认的成本低廉优势,但其检出率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传统的巴氏涂片法从采样、固定、染色、报告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改良,并与传统法结果比较,效果满意.

    作者:蔡虹;郭利鸿;关婷;洪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分型

    目的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探讨本菌的医院感染特征.方法 对2004~2007年分离的165株SMA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用PCR的方法进行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全DNA指纹图谱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SMA肺部感染占全部病例的87.9%.对SMA敏感率在80%以上的有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60株SMA耐消毒剂基因的阳性株数为8株(13.3%);11株SMA进行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呼吸ICU和急诊ICU分别有同一克隆株的传播,在呼吸ICU和急诊ICU之间也有同一克隆株的传播.结论 SMA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由于它的多重耐药性及同克隆株的传播,临床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患者的隔离.

    作者:时东彦;赵建宏;李仲兴;姜慧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引起的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

    作者:徐建华;张秀明;黄宪章;庄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炎症因子在脊髓损伤SD大鼠脑脊液和血液中表达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脑脊液和外周血中TNF-α、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成年SD大鼠重击法脊髓损伤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脊髓损伤急性期内炎症因子在脑脊液和血液中相对含量和动态变化;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炎症因子在脊髓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ELISA测定结果显示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0在脊髓损伤大鼠脑脊液内有较强表达,而在血液中表达很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大量表达炎症因子.结论脊髓损伤的急性期内,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脊髓损伤急性期内炎症因子的主要来源,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直接参与了损伤局部组织的固有免疫反应.

    作者:吕志刚;孙湘兰;许燕;龚爱华;梁燕;崔颜红;陈静;张志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法用于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目的 探讨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及在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COOK公司的绒毛活检吸管,经宫颈吸取绒毛膜细胞(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s,CVS)标本,分两组:1组直接行地贫基因诊断,另1组进行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收获细胞后行地贫基因诊断.结果 取材手术69例,64例取材成功,63例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成功,1例培养失败,培养成功率为98.44%.64例中有6例绒毛取材量极少,无法直接提取DNA行地贫基因诊断,经培养后完成基因诊断.产前诊断结果:63例中29例正常儿,异常34例,其中:Bart's胎儿2例,HbH胎儿1例,α地贫基因携带者12例,HbCS胎儿2例,β地贫纯合子3例,β重型地贫6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5例,α+β复合地贫纯合子1例,α+β复合地贫杂合子2例.结论孕早期绒毛膜细胞原位培养方法简单易行,技术稳定,需标本量少,安全,结果可靠.可应用于地贫的产前诊断.

    作者:黄莉;何冰;谢丹尼;陈一君;吕福通;檀大羡;莫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抗HLA抗体相关性

    目的 研究抗HLA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抗HLA抗体,并通过检测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数量计算出血小板增加校正值(CCI)来分析抗HLA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结果 25名患者中抗HLA抗体阳性16例,占64%;血小板输注无效16例中,抗HLA抗体阳性15例,阴性1例.抗HLA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显著高于抗HLA抗体阴性患者.结论多次输血患者体内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榆注无效,其中抗HLA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林军;杨欢;王文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上皮钙黏着蛋白mRNA表达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E-cadherin(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mRNA与肺癌及其病理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巢式RT-PCR检测50例肺癌患者的癌、癌旁和远癌肺组织及5例肺良性对照标本中的E-cad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癌组织1.33±0.53、癌旁组织1.65±0.60、远癌组织2.01±0.46、非肺癌对照肺组织2.09±0.09,经方差分析癌、癌旁和远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10,P<0.01),但远癌组织与非肺癌对照肺组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腺癌及腺鳞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E-cad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 mRNA表达减少或缺失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相关性,与肺癌的组织类型无关.

    作者:段勇;袁育林;张林;刘华;李娅;王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星座链球菌引起颈部脓肿1例

    根据对细菌的抗原性、脂肪酸、DNA杂交和气相色谱法等分析,Streptococcus milled group(米勒链球菌群)主要分为3个种:咽峡炎链球菌,中间链球菌和星座链球菌.

    作者:徐涛;陈玉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 247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DNA检测结果分析

    衡量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性指标,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而传统血清标志物(HBVM)用ELISA法检测灵敏度较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出HBV的体内复制与传染情况,存在不足.本文对3 247例标本同时检测HBVM和HBV DNA,以探讨其关系,为临床正确选用实验室指标防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

    作者:陆俊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选择素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测定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又称GMP-140)含量变化,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美容;辛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连云港地区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状况分析

    1992年的<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指出,有20亿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我国是锌、铁等多种微量营养元素不足十分普遍的国家[1].为了解连云港地区婴幼儿(0.6~6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超标)现状,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刚;宋继成;王艳娟;宋传涛;钱俊楠;范永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清碱性磷酸酶红腰豆凝集素结合率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L型红腰豆凝集素(L-PHA)结合率测定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测定50例正常人、103例原发性肝癌、22例肝硬化、36例慢性肝炎、18例急性肝炎和1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16.01±5.4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0±2.53)%(P<0.01),且与肿瘤大小、AF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肿瘤组轻度增高,而急性肝炎组未见显著性改变.结论血清碱性磷酸酶L-PHA结合率测定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实验诊断.

    作者:陈国千;王春新;胡志刚;陈筱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