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杂志》2002年度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较前显著提高

关键词:临床检验, 影响因子
摘要:
临床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介绍一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提取方法

    分子生物学实验中RNA提取纯化影响因素较多,由于RNA核糖残基2/ 和3/ 位上的羟基存在,使其更易受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RNA酶降解.目前常用的RNA提取方法有酸性酚-硫氰酸胍-氯仿提取法、oligo-纤维素层析法等[1].组织和细胞单相裂解液也有商品化供应,如Trizol、Isogen、RNA NOW等试剂[2-3].

    作者:张义;邹雄;单宁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MN血型基因型

    目的建立MN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的方法,检测人群中MN基因的频率.方法用快速盐析法抽提样本DNA,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MN基因.结果 115例汉族人群中MM基因型为25例,MN基因型为60例,NN基因型为30例.M基因频率为 0.478,N基因频率为0.522.结论该方法可以检测MN血型基因型.浙江汉族中N基因频率大于M基因频率.

    作者:祝宏;朱发明;严力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免疫法与化学法测定隐血的比较

    我院从1998年开始应用胶体金试纸测定隐血[1]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同时发现在某些特殊标本胶体金法检测结果常与临床不符.为此,对胶体金法与邻联甲苯胺法及尿隐血试纸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高茂馗;束国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地戈辛和生物素标记进行原位PCR方法的比较

    由于不同的B细胞克隆可发生不同类型的重链基因重排,因此,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可鉴别细胞的来源,也可诊断B系淋巴细胞性肿瘤.本文介绍应用免疫球蛋白重链第三互补决定区引物,分别用生物素和地戈辛标记进行原位PCR,检测了1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如下.

    作者:谢湘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紫外线照射对31项血清生化测定结果的影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急诊检验有时不能等待转送到有相应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因此,如何做好病人血样的前处理,杀灭血液中以及沾染在试管壁的病毒亟待解决.

    作者:李丹;敬华;杨晋德;陈兴明;许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W/A-4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非发酵菌的评价

    非发酵菌的临床感染日益增多,国内外在各种感染中分离率约为25%[1].此类菌的鉴定过程烦琐,费时费力.我们以传统生化方法作为决定性鉴定,对Microscan WalkAway-40微生物分析仪系统在非发酵菌进行鉴定中的准确率进行评价.

    作者:汪定成;张青;刘树林;杜业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去甲肾上腺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意义

    研究发现,老年慢性心衰(CHF)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T-Ⅱ)等具有缩血管作用的神经激素的活性增高是导致CHF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1-2].

    作者:陶国华;金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种苛养菌的耐药性分析

    细菌耐药性是抗感染治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苛养菌感染及其耐药性,我们对医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从感染性病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相光;杜桂英;刘田林;曹洪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及移植动物模型分析

    目的探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和体内重建造血的潜能.方法利用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体外扩增、移植动物模型等技术,研究不同比密ficoll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活性.结果比密1.064 g/ml 分离液分离的105个脐血MNC中,CFU-GM集落数为373±289,BFU-E为121±70。在G3(GM-CSF和IL-3融合蛋白)、IL-6、TPO(thrombopoietin)作用下,1.064 g/ml 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扩增14 d,CFU-GM扩增52.2倍.给经8.5Gy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输注1.064 g/ml 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内产生的脾结节(CFU-S)是输注1.077 g/ml 分离液分离细胞的2.2倍.结论比密1.064 g/ml 分离液分离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具有较高的增殖、持续造血的能力及较强的体内造血重建潜能.

    作者:胡嘉波;许文荣;张锡然;朱伟;孙晓春;顾可梁;许化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过氧化物酶定性试验鉴别胸腹水性质

    胸、腹腔积液(胸水、腹水等)性质(漏出液,渗出液)的鉴别有助于揭示积液的病因.近年来常规检查内容不断增加,齊ivalta反应、蛋白质、葡萄糖、细胞、细菌等检测外,有的实验室已新增乳酸脱氢酶,踔罜RP、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腺苷脱氨酶(ADA)、淀粉酶以及肿瘤标志物(CEA、AFP、hCG等),我们发现用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定性方法可以简便、可靠地区别漏出液与渗出液.

    作者:龙宪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A15-3临床应用探讨

    CA153是从转移性乳腺癌中分离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主要存在于正常乳腺上皮管腔面,细胞恶变时含量明显升高.它是一种分子量300 000~450 000的大分子糖蛋白.

    作者:符生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前对1型糖尿病的免疫标志研究较多,但对特异性、敏感性的评价尚不一致.本研究对87例1型糖尿病儿童和106例健康儿童进行了3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旨在评价各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邰文琳;张学宁;杨红英;胡家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心肌肌钙蛋白I的纯化及鉴定

    目的提取和纯化人心肌肌钙蛋白I.方法心室肌经匀浆、离心、盐析提取,CM Sephadex C-50柱层析,DEAE Sephadex A-50柱层析制备人cTnI;经(cTnI)活性检测、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从65 g湿重心肌中获得4.1 mg cTnI, 分子量约为24 000,纯度约为84%.结论纯化的cTnI可被cTnI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本实验从人心肌中成功制备cTnI.

    作者:卞智萍;杨笛;顾春荣;徐晋丹;杨国平;张寄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

    目的制备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1单克隆抗体(HNP-1McAb),并用HNP-1 McAb建立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正常人及一系列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用连续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纯化人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组份(HNP-1~3),以纯化的HNP-1为抗原制备特异性的HNP-1 McAb,并建立了HNP-1 McAb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将分离纯化的正常人和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分别制成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HNP-1 McAb与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和外周血涂片的原、早幼、中幼、晚幼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均呈特异的阳性反应.人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非粒细胞系统的有核细胞均呈阴性反应.对兔的中性粒细胞无交叉反应.结论 HNP-1可作为粒细胞系统的特异性分化标志,其相应的HNP-1 McAb可作为粒细胞的标志性抗体用于髓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和分型.

    作者:王永杰;齐名;李保仝;邵海枫;宗永兰;武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尿中红细胞形态镜检和MCV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和MCV来鉴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并研究此方法的佳条件.方法用Coulter JT血液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肾性和非肾性两组血尿病人的尿红细胞MCV曲线及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结果肾性和非肾性血尿中,红细胞的MCV值有显著差异(P<0.05).肾性血尿时,尿红细胞MCV≤75 fl,约登指数为0.7;畸形红细胞多于3种以上,红细胞畸形率≥75%,约登指数0.73.结论尿中红细胞形态分析和MCV测定可用于肾性与非肾性血尿鉴别诊断.

    作者:李小龙;陈晓东;舒旷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检测细菌感染所致全身性炎症的可靠指标,内毒素(endotoxin,ET)是其诱导的主要刺激剂[1].

    作者:张崴;张世兰;王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96例恶性肿瘤患者痰液培养结果

    1 病例 1997年1月至2002年6月,经病理学和影像学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病人,送检痰液细菌、真菌培养各696例.病种分布:肺癌431例、食道癌49例、恶性淋巴瘤41例、胃癌38例、肠癌29例、多发性骨髓瘤18例、肝癌15例、乳腺癌8例、膀胱癌7例、前列腺癌6例、胰腺癌6例、肾癌5例、鼻咽癌5例、喉癌5例、其他33例.

    作者:张小卫;李珍大;邵海枫;王卫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继续医学教育栏目简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抗核周因子抗原片的筛选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抗核周因子(AP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尤其是对早期RA诊断价值,并探讨制备APF抗原片的规律性.方法从152例不同供体中颊黏膜取材制备核周因子抗原片,分别对早期RA、典型RA、非RA的结缔组织病、正常对照共4组对象检测APF;同时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结果只有50%的供体颊黏膜上皮适宜做APF的抗原片.以1∶20为阳性阈值,APF的阳性率分别为:早期RA 73.3%;典型RA 63.3%;非RA的结缔组织病组3.3%;正常对照组3.3%.R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APF与AKA、RF均有相关性.结论 APF抗原的选择与性别无相关性;结缔组织病人和健康人之间亦无差异.APF对于RA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高丽霞;郭惠芳;刘凤珍;孙彩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Act 5.diff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对Act 5.diff(Beckman-Coulter)血液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和不随机选择标本方法,对仪器进行精密度、相关性和异常细胞检出能力的测试.结果各项参数测定的变异系数(CV)均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与STKS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CBC)的相关性比较,各参数相关系数r=0.905~0.997.白细胞五项分类与显微镜目测法比较,相关系数r=0.411~0.944.对异常细胞检测的敏感性:旗标报警为100.0%,IMM定量为86.3%;特异性:旗标报警为95.8%;IMM定量为93.2%;有效性:旗标报警为97.3%,IMM定量为 92.0%.结论该仪器的主要指标评价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对异常细胞检测能力强,能满足临床血液常规分析.

    作者:王慧萍;王淑香;沈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