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石症患者饮食六忌

王民

关键词:
摘要:尿路结石的形成与饮食关系密切.合理的饮食可有效控制尿结石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可归结为六忌.一忌饮水过少人体每天都要从尿中排出大量的代谢产物,同时又要将尿尽量浓缩以减少体液的丢失.据统计,人体每天排出的尿量在1000毫升以下,则产生晶体的机会就明显增加,如果少于500毫升则处于成石的危险境地.
人人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快要睡着时身体猛地一抽究竟怎么回事

    关于身体不由自主抖动,专家的解释是:临睡肌抽跃症.这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人在睡梦中抖过.什么是肌抽跃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例如打嗝、睡眠中肌抽跃,或紧张、疲劳时出现的肌抽跃.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和您聊聊炎症性肠病

    36岁的赵女士,近日发现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五六次,偶尔有少量血,便来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后,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据消化科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消化科的慢性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付万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那些和秋天作伴的运动

    清晨醒来,少了一份仲夏时节的闷热,多了一份秋天的清凉,?适宜的温度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时节.那么,哪些运动适合在秋天进行呢?慢跑慢跑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很好地享受“空气浴”的过程.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血液供应和细胞的氧气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能大大减少由于缺乏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

    作者:韩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秋季开启枫叶之旅

    冬踏雪,春嗅樱,夏流萤,秋狩枫,一年四季各有其美,如果你已经错过春樱夏萤,不如相约今秋的“枫花雪月”吧!记得小时候,看见飘落的枫叶,总忍不住捡上几片自己觉得好看的放进书里,把它做成书签纪念每拿秋天秋风起,偶尔还会有这样的冲动吗?公认的全球赏枫季要从9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上旬达到极盛而10月下旬起,枫红如同温火逐渐蔓延到中国的香山和栖霞山等地.所以秋天一到,枫树这类叶片细胞液酸性的红叶树种便会逐渐变红,直至凋落.国内秋天去哪里看枫叶好呢?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太极人生写意生活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健身运动.在练太极拳时,做剑心神安静,内外放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形合一,意气相依.还要严格正确地运用太极理念,长期锻炼,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作者:海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冷冻人,一个关于复活的梦想

    中国首例“冷冻人”谈到“冷冻人”,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它与科幻联系在一起.早在1931年,美国《奇异》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冷冻人体再生的科幻小说:一个叫作詹姆斯的人,死后遗体被发射到太空里,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遗体被一直保存了下来.几百万年后,某个外星机械文明发现了这具遗体,他们把詹姆斯的头颅复活后移植到了一个机械人身上,从此詹姆斯获得了长生不老之身.后来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桥段.

    作者:常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新学期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

    新学期已经开始有几天了,今天接孩子回家之后,在饭桌上问了问孩子开学后的感受.本来以为孩子会兴高采烈地跟我们聊一些新的东西,可是没想到孩子满是牢骚,甚至很烦躁.这是为什么呢?——靳女士暑假结束后,开学之初,每个学生都会经历一个转变期,就是从假期的自由轻松状态再次进入紧张有序的学生生活.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为什么“4F”人群容易得胆结石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鸡、鸭、鱼、肉早就是平常饮食了,可邻居李大妈愁眉苦脸地说自己得了胆结石,吃油腻食物就肚子痛,医生也交待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否则严重了要做胆囊切除手术.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胆结石?李大妈为此向医生咨询,医生告诉她有“4F”特征的人容易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莫让医学生吃苦又吃亏

    “‘等我读完医,我就回来跟你结婚.’她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她想,这大概是委婉的诀别.”这是一篇在医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微小说.近,网上有不少医学生吐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抱怨周期长、待遇差、报酬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我国医生培养制度的一次革命.所谓“5+3+X”,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至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作者:白剑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体检发现转氨酶高怎么办

    许多人一提起转氨酶高就认为是得了肝炎,得传染病了,不能和家人一起吃饭了.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增高首先不要害怕,要找到转氨酶增高的原因.其实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暂时超出正常范围是经常发生的,比如:剧烈运动、劳累、油腻食物、近期感冒、抽烟、饮酒、吃药等都会使转氨酶暂时偏高,去除上述原因后复查很快就正常了.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喷嚏不打出来会憋出内伤

    打喷嚏是人体的一种天然防御机制,是呼吸道排斥异己的剧烈行为,是人体鼻咽部对刺激性物质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那么憋住喷嚏不打,会造成怎样的损伤呢?首先,打喷嚏能够帮助人体将大量细菌与异物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是忍着喷嚏不打,就相当于又把细菌“吞”了回去.

    作者:郝耀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110公斤的14岁少年晨跑后瘫痪失语

    晨跑后头晕、昏迷,送到医院已发生瘫痪、失语.医务人员一检查,竟是脑梗塞.江苏省淮安市14岁初中生小军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时的“老年病”脑梗塞竟会与他相约.这天早上6点多,跟往常一样,初中住校的小军跟着同学们一起晨跑.跑完后他就觉得浑身没有力气,头昏,回到教室后就趴在桌子上.老师和同学发现后,赶紧把小军送往医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对中老年人和部分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的一种疾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很多种,那么,如果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呢?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必须手术呢?是选择微创手术还是开放手术呢?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家属的难题.

    作者:许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爱吃辣的男人性能力更强

    我们知道饮食会影响男性的性能力,你知道辣椒也能提高男人性能力吗?有研究发现,越是能吃辣的男性,性能力也越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通过对114名18~44岁男子的研究表明,越能吃辣的男士睾丸素分泌越多.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秋季腹泻高发分清类型很重要

    随着天气慢慢的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变大,但有不少人仍热衷于吃冷饮、喝凉饮料,甚至贪吃冰镇西瓜.因此,每年这个时期,医院急诊中腹泻的患者会明显增多.腹泻,俗称“拉肚子”,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伴随着粪便性状的改变,如变为糊状或水样,甚至带有黏液、脓液和血.另外,腹泻还常伴有呕吐、肚子疼等症状,但每个人会因为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治疗方法也不一定相同.

    作者:王晓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严控血压,清除“血管炸弹”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埋藏在心脑血管中的一枚不定时“炸弹”,是导致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压,随时清除“爆炸”危险.另外,还要注意保暖,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作者:刘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性生活后头疼的原因

    性生活是男女双方情感、心灵以及身体的亲密交流,是一种幸福的享受.不过,有些夫妻在性生活后会出现头疼的情况,有些人则在性生活过程中头疼,这可能有下面一些原因.首先,有可能是性兴奋或紧张造成的.一些夫妇性生活时会过分着急、紧张,从而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谁来呵护“黄昏恋”

    我是一名银行职员,今年40有余.父亲于5年前因病去世,我因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伴母亲身边,这几天发现母亲的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很多,就和母亲多聊了两句,才知道老人有了再找一个伴儿的想法.这几天一直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这7类药一定要在饭后吃

    在饭后服用一些药物,一方面可降低潜在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等;另一方面,能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因此,下面7类药物不应空腹服用.1.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主要包括萘普生、阿司匹林等.其中萘普生可用于头痛、关节炎和月经所引起的疼痛.阿司匹林除止痛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能预防潜在的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的再次发作.

    作者:王文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热水养生方

    国人的热水情愿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人人健康杂志

人人健康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