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验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心电改变

方雯

关键词:实验大鼠, 急性胰腺炎, 心电改变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SAP)实验大鼠的心电改变.方法 将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S组为假手术组;SAP组为急性胰腺炎组.检测两组大鼠心电图改变,并作对比研究.结果 SAP组心电改变较S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室性期前收缩、U波、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结论 实验大鼠SAP时心电图有明显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体SAP时的变化.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1例

    患者女性,73岁.因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2年,加重1w入院.查体:心脏轻度增大,心尖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及第四心音,含服硝酸甘油杂音增强.查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呈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为1∶3,间隔运动低下,以前侧壁、心尖部肥厚为主.

    作者:于辉;张焱;孙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室晚电位阳性与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相关性

    目的 观察心室晚电位在阳性、阴性两种不同状态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PVS)、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方法 对85例同时做心室晚电位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的患者PVS、VT的发生率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的心室晚电位阳性为35例(A组),阴性为50例(B组).A组有多源性、多形性PVS者8例(22.9%),B组有多源性或多形性PVS者1例(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A组VT 7例(20%),B组VT 2例(4%),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A组单纯性PVS>1%者为4例(11.43%),B组为2例(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其多源型多形性PVS、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两组单纯性PVS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傅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射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广西是我国鼻咽癌(NPC)的高发区之一,NPC以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在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方案中,辐射对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是NPC放射治疗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张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右束支阻滞2例

    例1 患者男性,3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查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上行末与中行起始部重叠两个R波(5个大方格),中、下行为非连续记录.P-P间距0.52~0.58s,频率103~115次/分,P-R间期0.16s.

    作者:陶秦芸;周从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右束支阻滞室性期前收缩伴束支性逸搏的QRS波形正常化1例

    患者男性,5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图略)示:窦性P波下传的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Ⅰ、aVL、V5、V6导联呈qRS型,S波钝;Ⅱ、V4导联呈Rs型,S波钝;Ⅲ、aVR导联呈rsr′型,R钝;V1导联呈rsR′型.

    作者:周从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P on T现象诱发短阵心房扑动1例

    患者女性,54岁.因胸闷、心悸2d入院.有高血压史.查心电图(图1)示:提前出现的P′波落于窦性T波顶峰上,并诱发短阵心房扑动,心房率374次/分,房室传导比例2∶1~3∶1,Ⅱ、Ⅲ、aVF导联F波直立,波形呈圆凸形,为Ⅱ型心房扑动.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短阵心房扑动.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QRS波电压变化临床意义探讨

    QRS波电压容易测量但内涵很多,易被忽视.可造成误诊误治,现就其简述如下.1 QRS波低电压1.1 低电压诊断标准①低电压:标准导联QRSⅠ、Ⅱ、Ⅲ综合电压<1.5mV,且每个导联均<0.5mV称为低电压;②低电压趋势:标准导联QRSⅠ、Ⅱ、Ⅲ综合电压<2.0mV,或虽然<1.5mV,但其中某一导联的QRS综合波电压>0.5mV,称为低电压趋势.

    作者:王青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易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现象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系指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律失常.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恶性室性心动过速、过缓性室性心律.常见病因、诱因及发病机制已经屡见报道,本文旨在论述一些易引起此种心律失常的临床及心电现象,以引起广大医师的更多重视,提高对MVA的警惕性.

    作者:田峰;张太科;王媛媛;梁永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分支型室速的电生理特性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分支型室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 根据FVT者的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及治疗作一探讨.结果 13例FVT者QRS波时限均无明显增宽(≤130ms),9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4例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11例可见室房逆传.8例用异搏定治疗;3例先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后用异搏定;2例室房逆传1∶1者,用食管调搏终止发作;5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 F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速,因其电生理特性,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符艾文;曾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异常Q波伴特宽型右束支阻滞1例

    患者男性,48岁.因呼吸困难、水肿1年,加重1周(气急端坐呼吸,水肿加重)来院就诊.查体:全心扩大,心率110次/分,奔马律,肿大,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大于50%,肺淤血.

    作者:付春梅;孙丽;于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束支阻滞的意义及超声评价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并发BBB的AMI者共24例作为研究组(A组),以同期收住的无BBB的AMI者共111例作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患者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等超声检测指标以及两组住院间严重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A组EF、FS、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均下降,泵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近期住院死亡率高,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并BBB者心脏机械功能受损较严重,住院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近期住院死亡率较高,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黄明通;张文篪;黄慧君;陈瑶;郑三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随访中对心律失常的分析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DCG)对起搏器随访时的心律失常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博利屋8000Ⅱ型3导联及美林公司12导联DCG,对128例人工心脏起搏器者行24h检测、分析.结果 检出起搏源性心律失常16例,自身传导系统引起的心律失常44例,电池耗竭引起的心律失常12例.结论 DCG对植入起搏器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是起搏器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马伟;卢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双束支阻滞伴频发性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1例

    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心悸3年余,加重伴头晕、乏力2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10余年.查体:心率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0/92mmHg.心界稍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作者:党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脏调搏超速抑制治疗80例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1990~2005年我们用经食管心脏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80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50例、心房扑动15例、心房颤动10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将其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董西学;阳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隐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治的新进展

    隐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系指临床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作者:冯桂芹;狄秀华;路玉桥;刘以林;金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人群右心室优势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中健康者右心室优势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980例体检者心电图,选出电轴右偏、V1导联R/S>1、V5导联R/S≤1及aVR导联r/q≥1健康者.结果 1980例中选出650例健康者,其中电轴右偏144例(占22.15%),V1导联R/S≥198例(占15.07%),两者同时出现36例(占5.53%),V5导联R/S≤15例(占0.76%),aVR导联r/q≥13例(占0.46%).结论 健康人群部分出现右心室优势心电图表现,属于正常.

    作者:彭继晖;方涛;黄柳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电业工人心电图分析

    根据近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特殊行业中,针对电力、电讯、变电及维修安装线路等工作场所噪声大、电磁场强,以及高空作业引起的精神心理改变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性,70岁.自诉心肌梗死1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余年,于2007年01月20日11:50入院,即刻描记心电图(图1)示:P波有4种以上形态,Ⅱ导联上可见直立、低平、双相至倒置P波,其振幅逐渐变化,P-P间距不规则,P-R间期0.13~0.16s,R4为迟发的宽大QRS波,考虑为加速的室性逸搏.心电图诊断:①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②加速性室性逸搏.

    作者:范郑周;卢喜烈;黄颖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者的心电图观察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性胸膜炎系结核杆菌引起的胸膜炎症,以单侧或双侧胸膜腔不同程度积液为主要特征,两者并存者可高达60%,有关其心电图变化报道较少.现将我院住院患者131例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婷;刘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8例万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

    室性期前收缩(PVS)在1万次/24h以上者并不多见,现将我们近年来收集到的1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DCG)资料结合临床作一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马伟;努尔巴哈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