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加速性交接性心律1例

李敬涛;张姝兰

关键词:洋地黄中毒, 静脉推注, 患者, 室上性心动过速, 先天性心脏病, 洋地黄制剂, 室间隔缺损, 异搏定, 心室率, 西地兰, 地高辛, 心率, 图形, 术后, 男性, 口服
摘要:患者男性,12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入院.术后给予地高辛0.125mg一日一次口服及西地兰0.2mg静脉推注一次.第6天患者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图1),心率167次/分,立即停用洋地黄制剂,并给予患者异搏定1mg静脉推注,患者心室率反而增加到190次/分,图形不变.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房颤动与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1例

    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进行性加重伴气促3年,再发3d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偶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呼吸稍促,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4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近期未用过洋地黄.临床诊断: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②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病变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冠心病(CHD)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作是否存在差异,探讨SMI的发生与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分析CHD者的缺血性ST段的发作阵次、发作时的心率、下移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 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狭窄程度加重,SMI 发生率增高,但SMI的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无差异.发作时的心率在单支与双、三支之间、狭窄轻度与中、重度之间有明显差异,但双支与三支、狭窄中度与重度之间无差别.不同病变程度的SMI多发在白天,但各支数、狭窄程度间SMI的发生率,在各时段无差别.结论 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SMI的发生率及发作时心率有关,对缺血程度、持续时间及昼夜规律无影响.

    作者:何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房性期前收缩伴交替性双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传导1例

    患者男性,63岁.临床诊断:心悸原因待查.查心电图(图1)示:为Ⅱ导联连续记录.基本心律为窦性,心率47次/分.P4、6、8、10提前出现为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作者:黄象涛;王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电业工人心电图分析

    根据近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特殊行业中,针对电力、电讯、变电及维修安装线路等工作场所噪声大、电磁场强,以及高空作业引起的精神心理改变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冠脉造影阴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者冠脉造影(CAG)阴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154例TET阳性者与CAG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ST段改变与CAG阴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从中检出TET阳性、CAG阴性者38例,占24.7%,其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占52.6%,高血压占36.8%,肥厚型心肌病和X综合征占10.5%.结论 TET阳性CAG阴性者中,半数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半数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及肥厚型心肌病等.

    作者:李莉;卢亦伟;卢喜烈;程艳爽;帅莉;石亚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因其符合人类生理负荷的情况,且具有无创性、安全方便的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已知或可疑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可进行有价值的评估和预测.但应了解此项检查容易受到生理性、代谢性、药物等多因素的影响,检查结果有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公认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对TET结果的准确性做出正确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普娟;马茂儒;王健;席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8例万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

    室性期前收缩(PVS)在1万次/24h以上者并不多见,现将我们近年来收集到的1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DCG)资料结合临床作一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马伟;努尔巴哈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炎致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1例

    患者女性,34岁.因急性胆囊炎入院.查体:体温36℃,心率100次/分,血压90/60mmHg.入院后常规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V1~V4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0.05~0.20mV,心电轴显著左偏,低电压.

    作者:陈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室晚电位阳性与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相关性

    目的 观察心室晚电位在阳性、阴性两种不同状态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PVS)、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方法 对85例同时做心室晚电位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的患者PVS、VT的发生率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的心室晚电位阳性为35例(A组),阴性为50例(B组).A组有多源性、多形性PVS者8例(22.9%),B组有多源性或多形性PVS者1例(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A组VT 7例(20%),B组VT 2例(4%),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A组单纯性PVS>1%者为4例(11.43%),B组为2例(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其多源型多形性PVS、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两组单纯性PVS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傅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QRS波时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恶性心律失常

    目的 探讨QRS波时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UAP者408例,根据Braunwald Class将其按危险度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分别比较它们之间的QRS波时限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Ⅰ级、Ⅱ级和Ⅲ级QRS波值分别为(86.6±8.3)ms、(118.4±12.5)ms和(165.4±8.5)ms,互比有显著差异(P<0.01);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各为2.06%(3/145)、23.2%(43/185)和53.8%(42/78),互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UAP危险度增大时,QRS波时限随之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

    作者:张正海;刘长虹;温宇梅;崔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2例心源性晕厥的心电图表现

    晕厥为临床常见症状,归因于心源性者其病因独特、发生突然、结果严重,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诊断有极大帮助.通过观察研究32例心源性晕厥者,有诸多心电图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郑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非频率依赖性间歇性右束支阻滞2例

    例1 患者男性,3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查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上行末与中行起始部重叠两个R波(5个大方格),中、下行为非连续记录.P-P间距0.52~0.58s,频率103~115次/分,P-R间期0.16s.

    作者:陶秦芸;周从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快-慢型AVNRT伴二度逆传阻滞1例

    患者女性,77岁.临床拟诊:冠心病伴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悸10余年,每次发作数分钟至10余分钟,多能自行终止.查心电图(图1)示:Ⅰ~aVR导联为同步记录.

    作者:冉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左束支中隔支的心向量图诊断标准探讨

    目的 探讨左束支中隔支(LMFB)的心向量图(VCG)诊断标准中各项指标的优劣,以便于人们对标准的掌握和诊断.方法 以经临床及VCG确诊的LMFB者75例作为观察组(A组),选择无心脏病证据者75例作为对照组(B组),应用诊断LMFB的常用各项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及评价.结果 关于本病的横面(HP)QRS环起始向量方位,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只有9.33%;准确性及阴、阳性预测值均不足50%.两组病例的HP QRS环均呈逆钟向运行,两者率的比较P>0.05,特异性为0.HP QRS环前方面积>总面积的2/3这项标准,A组全部阳性,敏感性100%;B组仅1例阳性.两者比较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特异性为98.67%,准确性及阴、阳性预测值分别达到99.33%、98.68%及100%,全部病例的2/3前方面积均位于左前象限.关于HP QRS环大向量角,A组全部病例在+30°~+67°之间,其中+30°~+50°共69例占92.00%,敏感性100%,B组无一例≥+30°,两者比较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特异性、准确性及阴、阳性预测值分别高达100%.HP QRS环前向力>左向力这项标准,敏感性仅为12%,准确性只有55%左右,但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却高达100%.两组比较P<0.01.结论 在除外右心室肥大、A型WPW、正后壁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年龄过小的情况下,具有HP QRS环大向量角在+30°~+80°之间、QRS环在左前面积>总面积的2/3即可作出LMFB的诊断.而向前电力>向左电力、起始向量方位及逆钟向运行等指标只可作为一般参考应用.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人群右心室优势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中健康者右心室优势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1980例体检者心电图,选出电轴右偏、V1导联R/S>1、V5导联R/S≤1及aVR导联r/q≥1健康者.结果 1980例中选出650例健康者,其中电轴右偏144例(占22.15%),V1导联R/S≥198例(占15.07%),两者同时出现36例(占5.53%),V5导联R/S≤15例(占0.76%),aVR导联r/q≥13例(占0.46%).结论 健康人群部分出现右心室优势心电图表现,属于正常.

    作者:彭继晖;方涛;黄柳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扩张型心肌病异常Q波伴特宽型右束支阻滞1例

    患者男性,48岁.因呼吸困难、水肿1年,加重1周(气急端坐呼吸,水肿加重)来院就诊.查体:全心扩大,心率110次/分,奔马律,肿大,胸部X线检查显示: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大于50%,肺淤血.

    作者:付春梅;孙丽;于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分支型室速的电生理特性及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分支型室速(FVT)的电生理特性及合理治疗.方法 根据FVT者的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及治疗作一探讨.结果 13例FVT者QRS波时限均无明显增宽(≤130ms),9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4例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LPFB),11例可见室房逆传.8例用异搏定治疗;3例先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后用异搏定;2例室房逆传1∶1者,用食管调搏终止发作;5例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结论 F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速,因其电生理特性,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符艾文;曾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1例

    患者男性,27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2次/分,P-R间期0.14s.动态心电图(图1A)示:窦性P波顺序出现,心率56次/分,R2、4、7呈室上性图形,P-R间期0.14s,R1、3、5、6宽大畸形,其前有P波,P-R间期0.08s.

    作者:赵文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1例

    患者男性,58岁.因胃癌晚期入院治疗.突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查体:心律不齐,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陈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房性期前收缩致非时相性房内差异性传导1例

    患者男性,85岁.因反复咳喘20余年,心累,双下肢水肿5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从未发生过心动过速.查体:神志差,颜面和唇发绀明显,舌腹静脉曲张,桶状胸,双肺布满湿鸣音,心音以剑突下明显,可闻及期前收缩,双下肢水肿明显.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作者:黄名超;伍联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