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川;李庆红;武英伟;刘震岳
中医诊法望闻问切,虽说切法位于后但也是临床上用的多的一种诊法.诊病时有的患者直接伸出手来让你摸脉且不说出病情还说什么要考考医生的水平.大学五年虽说学了脉法但到临床却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待到明了各种脉象却又不能通过脉理说出病因病机,更谈不上辨证论治了,发现诊治时脉象的病机与书中所说大不相同,如书中所说外感风寒其脉浮紧但临证时却发现不浮但沉,不紧但数者比比皆是,难道能说它不是外感吗?待外感愈后脉仍沉只不过变得和缓罢了.
作者:周升栋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斑秃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应用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1日3次.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外用,1日3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1.8%,对照组有效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柯烜宇;章婧;郑建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0例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40例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4周,停用降脂及抗凝药物.结果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下降率、心绞痛发作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药物加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它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冰;冯妮;李黔云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硬膜外腔不与颅腔相通,药液不扩散到脑组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8~65岁,体重46~82kg,无椎管疾病者.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开放静脉后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行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L2-3或L3-4向头端置管3cm,术中予0.16%丁卡因+1.6%利多卡因的混合液维持麻醉.
作者:王翔 刊期: 2010年第23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药物的浓度,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采用这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能满足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浓度的要求.
作者:陆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心律失常包括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临床以心悸、胸闷、胸痛、脉律异常为主.一般多从心论治,虽也能改善症状,但心电图检查往往变化不大,疗效不理想.我们通过从心肾论治,取得满意效果.兹将初步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顾佳;孙伯青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亚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 196例肾细胞癌病人中有156例透明细胞癌,发病率为79%,肿瘤平均直径为3.5cm,肾透明细胞癌的共同CT表现:平时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低不等混杂密度,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富血供,有特征性CT表现,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相鉴别;
作者:顾爱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阐述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用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9例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经皮左侧挠动脉穿刺用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右冠导管进行左右肾动脉造影.术前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孤独、恐慌感,介绍手术方法,减轻心理负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过程.术中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主动询问,给患者心理支持.术后指导患者配合治疗,消除烦躁情绪.结果 通过护士耐心、细致、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9例均全愈.结论 切实有效的护理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利秋;陈宗宁;杨雪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是指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肝、肾两种疾病无关同时存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HBV相关性肾炎至今无特效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无效,而上述药物应用可延迟中和抗体产生,并促进HBV复制,加重病情,故应用此类药必须慎重,只有肾病病情需要,且血清HBV复制指标阴性时才宜应用,且需密切监测HBV复制指标及肝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充分发挥了中医之特长,提高了治疗效果.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其治愈率将会明显提高.
作者:孟宪刚 刊期: 2010年第23期
CA125是一种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大量存在于癌组织中,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几乎不产生或产生甚微.在肺癌中表达的糖链抗原主要有CA125、CA19-9、CA50等.近年国外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也可增高,并与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尚未见到类似报告.我们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对收入我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以判断血清CA125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传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IgA肾病患者和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至肾衰竭的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分组,并设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组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观察各组间TIMP-1水平的表达情况,数据用(x±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肾衰竭组、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及中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TIM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肾衰竭组和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TIMP-1水平又较中度病理改变组显著增高(P均<0.01),而IgA肾病轻度病理改变组患者血清中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MP-1在肾衰竭组、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及中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水平明显增高,提示TIMP-1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增加以及肾脏的纤维化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而导致ECM积聚,从而导致基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
作者:张晓速;王颖;常玲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为建立益气安喘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安喘丸中的三七、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分析鉴别.结果 分别鉴别出益气安喘丸中的三七、当归、川芎.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为建立益气安喘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陈颢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酸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存在状况,以便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自临床分离的9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PER,GES,IMP,VIM,DHA和OprD2)结果 9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7种耐药基因,其中25%菌株检测到两种耐药基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酞胺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是由多种耐药基因决定的.提示该菌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
作者:乔立冬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甚为紧密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内科学>涉及病种41个,要求掌握熟悉的证型、概念、名方约三百余个,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学习也显得尤为困难.对于国外留学生,我院要求内科教研室老师开展全英教学.
作者:蓝海;周莲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活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服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2.43%.有效率51.35%,对照组显效率25.71%,有效率40.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程颖飞 刊期: 2010年第23期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切片的一种常规染色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但在染色过程中易受组织固定、脱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染色质量下降.笔者就染色中常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病理切片染色质量.
作者:孙倩;曹文荣;陈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肾病患者多合并钙磷代谢紊乱,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导致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瘙痒等问题.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吸附剂具有多孔,高表面积、吸附容量大,速度快、机械强度高等特点.能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中大分子物质.本文为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
作者:陈雪晶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用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对照组42例服用排石冲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结论 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作者:顾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的疗效.方法 共69例患者,轻型39例,中型30例,给予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及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轻型组总有效率94.7%,中型组有效率为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组治疗后SALT分数疗效率与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酮Ⅱa局部注射治疗活动期斑秃疗效可靠,对轻型患者效果更好.
作者:龚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建立头痛宁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mm×200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对3批样品中的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与此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主要药味川芎、白芷、防风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结果 3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08、0.1516、0.1521mg/ml.通过研究,建立了川芍、白芷、防风3味药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 根据含量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lml含川芍以阿魏酸(C10Hl0O4)计,应不少于0.12mg(取3批平均含量的80%为其下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客观,专属性强.
作者:王建平;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