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李冰;冯妮;李黔云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冠心病, 中医内科学
摘要: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0例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40例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4周,停用降脂及抗凝药物.结果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下降率、心绞痛发作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药物加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它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预后价值

    CA125是一种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大量存在于癌组织中,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几乎不产生或产生甚微.在肺癌中表达的糖链抗原主要有CA125、CA19-9、CA50等.近年国外研究发现,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也可增高,并与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尚未见到类似报告.我们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对收入我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测定其血清CA125水平,以判断血清CA125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传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内科学》全英语教学浅识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甚为紧密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内科学>涉及病种41个,要求掌握熟悉的证型、概念、名方约三百余个,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学习也显得尤为困难.对于国外留学生,我院要求内科教研室老师开展全英教学.

    作者:蓝海;周莲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苏木素-伊红染色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切片的一种常规染色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但在染色过程中易受组织固定、脱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染色质量下降.笔者就染色中常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病理切片染色质量.

    作者:孙倩;曹文荣;陈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刘爱华教授从痰湿角度论治代谢综合征经验

    刘爱华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医、教、研工作30余年,师承于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谭高峰;刘爱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护理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足跖趾关节极度疼痛,局部红肿,触痛显著,同时伴发热、多汗、头痛、心悸等症状、呈间歇发作,多次发作后关节变形,僵直,皮肤溃破、流脓.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在其急性期给与必要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复发,缩短疗程.

    作者:郑竹玲;张文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浅谈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DCG)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DCG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国外20世纪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刘娟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行为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行为干预,改善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180名已有夜间尿频症状的离休干部进行行为干预.结果 能帮助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朴顺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复方甘草酸胺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240例

    本病的病原体也是VZV,有亲神经和皮肤特征.属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无免疫力的人群被感染后,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通过血液传播而发生水痘和呈隐性感染,以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及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使受累神经节发炎或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病毒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该神经支配内发生特有的疱疹.

    作者:李培林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100例霉菌性阴道炎的护理体会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复发率较高.霉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者坐卧不宁,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白带增多,豆渣样和乳酪样,阴道分泌物涂片在显微镜下找到典型的菌丝及芽孢[1].我院2008~2009年使用臭氧治疗仪门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10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东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辨治眩晕症验案5则

    临床中经常遇到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证候的一类疾病,医学上统称为眩晕症.其轻者眩晕闭目自止,休息即愈,重者如坐车舟,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汗出,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昏迷等.在<黄帝内经>中称为头眩、目眩、掉眩、眩冒、眩晕.本症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贫血、低血压以及某些脑部疾患等均属此范畴.证之临床,将其分为五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作者:李延文;鲍月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王淑玲运用化痰清火通络法治疗甲亢经验

    王淑玲主任医师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4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验丰富.笔者有幸成为其继承人,蒙师赐教,受益匪浅,现将王师化痰清火通络治疗甲亢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韩红伟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肌电图仪检测12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并设为观察组: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97例的MCV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MCV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比较MCV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症状者差异更显著(P<0.01).年龄越大、病程越长,MCV的减慢越明显.下肢MCV减慢较上肢更为明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CV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2型搪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依据;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出现MCV改变下肢MCV的减慢较上肢明显;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病程延长,MCV减慢越明显.

    作者:杨荣东;张明娟;魏建蓉;李桂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谈加强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医院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档案是医院在所从事的医疗、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作者:刘春月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33例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是指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肝、肾两种疾病无关同时存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HBV相关性肾炎至今无特效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无效,而上述药物应用可延迟中和抗体产生,并促进HBV复制,加重病情,故应用此类药必须慎重,只有肾病病情需要,且血清HBV复制指标阴性时才宜应用,且需密切监测HBV复制指标及肝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充分发挥了中医之特长,提高了治疗效果.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其治愈率将会明显提高.

    作者:孟宪刚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浅谈食管癌治疗方法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从来源学科上分,主要包括西医与中医两种疗法,西医又可分为放疗、化疗、手术及新兴的靶向与基因治疗,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外科手术作为食管癌的根治方法,只适用于早期患者治疗.本文对食管癌治疗做出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作者:常建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针灸治疗老年性夜尿频30例

    夜尿频常见于老年人群,可独立发生,也常伴有肾病、糖尿病、膀胱病变、前列腺肥大者等多种疾病而发,影响睡眠.笔者于应用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同时与艾灸横骨穴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连琴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黄芪系豆科植物黄芪干燥的根,味甘微温,为中药益气药,有补益脾肺、益气补阳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含有黄芪皂苷、黄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作用.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制成的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通脉养心、健脾利湿的作用,比黄芪的应用更加广泛,在临床上常用于肝硬化、过敏性鼻炎、病毒性心肌炎等肺心脑疾病方面.本文仅从黄芪的药理作用及I临床应用两方面作以概括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根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络石藤在不同病种中的应用

    络石藤,属于茎藤类植物,在<神农本草经>称络石、石鲮.具有祛风,通络,止血,消瘀的功能.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可以看出络石藤在不同疾病中均有其不同作用.

    作者:杜炯;李飞跃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并发症多,是影响多器官的综合症,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肌重塑,是由于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避免导致心衰病情恶化的因素,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方向以及相应采取的措施,重点强调了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进行管理及教学,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