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引导和培养医学临床实习生的自我修通能力

马湖蕊;贾云

关键词:引导培养, 临床教学, 自我修通能力
摘要:离开家庭、校园生活,步入医学临床实习的学生,在面临专业、社会人事纷繁多方工作学习的压力,引导和培养医学临床实习生的自我修通能力,疏导学生对现实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以达身心健康,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在膀肤肿瘤治疗中的初步评估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中晚期膀肿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对38例不能手术的膀胱癌患者行HIFU治疗.结果 治疗后9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E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兴的晚期膀肤肿瘤治疗方法.

    作者:曹心宇;王高仁;徐海燕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肾穿术前后护理体会

    肾穿术,又名经皮肾穿刺术,它是在B型超声波或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获取组织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通过对肾活组织的病理分析,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现将自己的一些护理体验介绍如下,与大家分享.

    作者:曹学卿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痰热清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疗效明显,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唐桂军;郭泉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抢救2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

    当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不能带氧,从而造成人体缺氧.病人可出现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6人,经我们抢救和护理,全部脱离危险,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8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卫生医学的发展,虽然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有明显下降,但是产后出血仍然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作者选用本院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护和治疗措施.

    作者:王连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闭合性脾损伤121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2004~2009年共收治闭合性脾脏损伤121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1例,男性81例,女性40例;年龄17~60岁,高发年龄为25~45岁,其中合并肋骨骨折36例,血气胸14例,肾损伤8例,肝破裂7例.15例行非手术疗法,10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全脾切除86例(脾切除脾大网膜移植3例),脾修补20例.

    作者:吴向昕;孙跃强;张金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前列腺炎症与增生患者PSA值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PS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TURP的患者280例,术前均行前列腺体积测定、INS评分及血PSA测定,术后将前列腺标本行病理检查,分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结果 ①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中TPS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IN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可导致患者前列腺体积增大、排尿梗阻症状加重、血清中PSA升高.

    作者:孙荣生;李祖广;郑兰凤;黄斌;侯万里;周修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病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病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自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间,应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21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16例膝骨关节的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9人,女性患者157人,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半年至20年.

    作者:房光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头痛宁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头痛宁鼻腔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4.6mm×200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0nm,对3批样品中的阿魏酸进行了含量测定.与此同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主要药味川芎、白芷、防风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结果 3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08、0.1516、0.1521mg/ml.通过研究,建立了川芍、白芷、防风3味药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 根据含量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lml含川芍以阿魏酸(C10Hl0O4)计,应不少于0.12mg(取3批平均含量的80%为其下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科学客观,专属性强.

    作者:王建平;潘金火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分离胶真空采集管与普通干燥管在血糖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2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搪.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糠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作者:宋文炜;陈新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治疗尚无特殊进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作者:施进宝;黄宝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王意庵挽治误诊误治案赏析6则

    王意庵,名王琠,字邦贡,号意庵,别号小药山人.生于1497年,卒年不详.明代安徽祁门县人,嘉靖御医.所著<意庵医案>原不曾刊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金鼎、曹鸿云1982年在郑州发现其手抄本,以善本医书整理校注,由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出版,使其公诸于世.王氏医技高超,辨证精当,善用仲景、戴人法,屡挽危殆于既成,使许多急危重疑及误治病例获救,因而名闻京师.

    作者:李林运;黄志华;赵青春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柴胡疏肝汤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神经症37例

    更年期神经症,不同于更年期综合征,又不同于老年性抑郁症.笔者认为该病属于神经症范畴,年龄接近于更年期.这部分病人很常见,常常被医生漏诊而失掉治疗的机会.相似更年期神经症病名有更年期综合征常见更年期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更年期抑郁症常见于更年期发生的抑郁症.

    作者:塔其一;刘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幼儿隐睾并睾丸扭转坏死1例

    儿童隐睾不少见,早产儿隐睾发病率为30%,足月儿为4%,1岁时为0.66%,成人为0.3%[1],但隐睾并发睾丸扭转坏死并不常见.本院近期收治幼儿双侧隐睾并一侧睾丸扭转坏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志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苏木素-伊红染色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切片的一种常规染色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但在染色过程中易受组织固定、脱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染色质量下降.笔者就染色中常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病理切片染色质量.

    作者:孙倩;曹文荣;陈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工作体会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与过程.临床药师必须调整心态,摆正位置,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治疗的合理、有效及安全.将自已融入到整个医疗团队中去,在患者面前维护医疗团队的整体形象,尽量使整个医疗团队发挥大的效力和作用.

    作者:朴雪梅;林志强;张赞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络石藤在不同病种中的应用

    络石藤,属于茎藤类植物,在<神农本草经>称络石、石鲮.具有祛风,通络,止血,消瘀的功能.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可以看出络石藤在不同疾病中均有其不同作用.

    作者:杜炯;李飞跃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中药注射剂治疗脑部疾病

    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君药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

    作者:金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治体会

    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异常分泌物,精神神经症状等,是一种常见且让人十分困惑的疾病.前列腺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一般认为其发病率占泌尿或男科病人的30%~50%.前列腺炎中有认为约有90%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作者:孙立萍;刘臣;崔岚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临床

    目的 采用DNA-蛋白质杂交(Southwestern blot)技术研究p16基因上游序列-869bp中是否含有核基质结合元素,并分析p16基因上游序列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组与对照组内与核基质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实验研究.结果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核基质蛋白的结合在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结论 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可以与核基质蛋白结合,表明该片段存在MAR序列,对p16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