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电生理再评价阿托品试验对迷走高敏症的诊断价值

田军;席连英;刘琴

关键词:食管电生理检查, 再评价, 阿托品, 激发试验, 迷走神经, 诊断价值, 窦性心动过缓, 阴性, 患者, 房室阻滞, 间歇性, 临床, 报告
摘要:临床上一些窦性心动过缓或窦缓伴间歇性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阻滞而阿托品激发试验阴性的患者,常被诊断为迷走神经高敏症,为探讨阿托品试验对迷走高敏症的诊断价值,本文对阿托品试验阴性被诊断为迷走高敏症人20例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进行再评,现予报告.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致非梗死性Q波

    进行性营养不良症是一种肌肉组织变性疾病,可累及心肌.其心电图改变有时酷似心肌梗死,要引起高度警惕,以免误诊.

    作者:詹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1例冠脉造影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比分析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中,冠脉造影已成为金标准.作为无创性的辅助诊断方法,活动平板试验(TET)因其简便、实用、可靠也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其敏感性和预测准确性可达75%[1].

    作者:孙秋月;俞蓉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过程中暂时性Q波异常

    本文对15例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观察到暂时性Q波异常.10例出现于心绞痛,3例为心源性休克、2例为阵发性呼吸困难.

    作者:郑红岩;白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24h动态血压监测

    原发性高血压病(EH)与Ⅱ型糖尿病关系十分密切,二者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齐连芬;方业明;刘晓洁;李川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房性心动过速伴B型交替性文氏传导1例

    患者女性,82岁.因头晕、腹痛2d就诊.体检:心率72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图示P波直立,时限0.06s,P-P间期为0.36s,节律规则,心房率167次/min,QRS波呈室上性型,V1呈rS型.P~R间期不一致,R-R间期不匀齐,但有一定的规律性,见梯形图.

    作者:沈世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交替性A型预激综合征1例

    患者男,60岁.因心悸来院就诊.心电图为就诊时记录,心率107次/min,P波顺序出现,P-P匀齐,P-R长短交替,每间隔1次出现有δ波的宽QRS伴P-R缩短;无δ波的正常窄QRS伴正常的P-R.

    作者:张利敏;耿旭红;靳芬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外伤致心肌挫伤引起ST段抬高1例

    患者男,20岁.左后背部被架子车砸伤10h入院.入院前患者不慎被5m高处的架子车掉下砸伤左后背部.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较差,面色苍白,痛苦病容.

    作者:杨军玲;张新;张波;毛鹏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rugada波与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

    1定义类似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伴持续性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心电图特征,称为Brugada波.类似RBBB、持续性右胸导联ST段抬高伴发室速、室颤和猝死,称为Brugada综合征.

    作者:卢喜烈;石亚君;朱力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房扑动并交替文氏型房室阻滞伴QRS波2:1交替1例

    患者女,47岁.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电图Ⅱ导联(图1)示:P波消失,代以大小一致,均齐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Ⅱ、Ⅲ、aVF导联F波倒置,心房率350次/min,为Ⅰ型心房扑动.

    作者:蒋勇;向芝青;王福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临床心电图中易被忽略的若干问题

    心电图(ECG)的临床应用已有百年之久,自上世纪后叶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检查、诊断方法,对心脏电生理的了解更是前所未有.

    作者:张文篪;庄霖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V1、V2导联R/S>1的心电图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对V1、V2导联R/S>1的102例进一步明确诊断.多次行心电图检查,部分参考心脏彩超及心电向量图.V1、V2导联R/S>1,可见于正常变异、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心室肥厚(RVH)、心肌梗死(MI)、间隔支传导阻滞、室间隔肥厚、A型预激综合征(WPW)、右位心、气胸、急性肺栓塞、Brugada综合征.

    作者:乔燕燕;汪吉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大块肺栓塞溶栓前后心电图变化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右侧胸痛1月,加重伴呼吸困难4h人院.既往体健.体检:T 36.4℃,P 130次/min,R24次/min,BP 80/60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口唇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扩大,心率130次/min,律齐,心音不低钝,未闻及杂音,P2不亢进.

    作者:谢绍峰;朱恒青;丁于海;谢旭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伪差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分析

    在动态心电图中,常常遇到伪差性室速,又必须要加以鉴别,否则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作者:周红;汪吉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国现代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创始人-陈新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迅猛发展,给临床心电学注入了活力,使这门古老的心电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心电图临床应用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应用广泛而深入.

    作者:卢喜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时右束支阻滞伴束支内隐匿传导及蝉联现象1例

    患者男,因胸闷、气急2年来院就诊.查体:T 35.5C,P84次/min,R 22次/min,BP160/82mmHg.双肺呼吸音略粗,偶可闻及少许干罗音;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杂音.临床初步诊断:冠心病,心房颤动(Af);高血压病Ⅱ期;左心室肥大;急性支气管炎.

    作者:史立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2例

    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为11.5%~39%,当发生Af时,激动可沿房室结或旁道下传,由于旁道不应期较短,故可发生快速心室反应,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我们近遇到2例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严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16例文献资料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AVB)者比较常见,引起二度AVB相对少见,并发三度AVB者更少.

    作者:姜锡平;常庆华;芮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与诊断体会

    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一直是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的重点.其诊断是否准确、及时,都将影响临床医师的处治,从而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所以,准确及时诊断宽QRS心动过速对每一位心电学者工作者都是基本功,曾有2例在诊断上不准确而影响治疗,现侧重谈谈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体会.

    作者:林家弟;解惠蓉;徐素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室晚电位与QTc及QT离散度的相关性分析

    心室晚电位(VLP)的检测对预示室速(VT)、室颤(VF)的发作,筛选有心源性猝死(SCD)风险的高危病人,预防SCD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叶良鑫;季章荣;费民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心电图(ECG)ST段抬高,临床症状常类似且相互参杂混淆,难以区分.如何正确判断与识别,并给予恰当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与生命安危.现简介如下.

    作者:王金会;陈志;于夕丽;王文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