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弟;解惠蓉;徐素兰
对急性胰腺炎(AP)病人坏死型(nAP)及水肿型(EAP)各50例对比观察.方法:48h内心电图测定.结果发现nAP窦速、室早、房早、AVB、Af、QT延长、ST段上抬、ST段下降、T波改变多见.
作者:刘淑君;周昳;侯红霞;王建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26岁.因发作性心悸1月余,近日加重收住院治疗.体检:体温37℃,呼吸22次/min,血压120/70mmHg,心率100次/min左右,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呼吸音正常.
作者:张良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EH)与Ⅱ型糖尿病关系十分密切,二者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齐连芬;方业明;刘晓洁;李川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V1、V2导联R/S>1的102例进一步明确诊断.多次行心电图检查,部分参考心脏彩超及心电向量图.V1、V2导联R/S>1,可见于正常变异、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右心室肥厚(RVH)、心肌梗死(MI)、间隔支传导阻滞、室间隔肥厚、A型预激综合征(WPW)、右位心、气胸、急性肺栓塞、Brugada综合征.
作者:乔燕燕;汪吉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临床上一些窦性心动过缓或窦缓伴间歇性一度或二度Ⅰ型房室阻滞而阿托品激发试验阴性的患者,常被诊断为迷走神经高敏症,为探讨阿托品试验对迷走高敏症的诊断价值,本文对阿托品试验阴性被诊断为迷走高敏症人20例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进行再评,现予报告.
作者:田军;席连英;刘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67岁.因间歇性心悸、胸闷半年入院.体检:T36.7℃,P40次/min,BP 120/80mmHg,心率100次/min,心律不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左心耳血栓形成,双侧心房扩大,临床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作者:靳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率变异性(HRV)是窦性心动周期变异程度及规律的反映,是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与心源性猝死相关性较好的指标.
作者:冯湘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例1患儿女,7岁.体查发现心前区杂音6年,门诊以先心(室缺)收入院.入院后查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在全麻下行室缺修补术,术中见位于室上嵴约0.5cm×0.5cm大小缺损,并右室流出道狭窄,行室缺修补,及右室流出道环行白斑及部分室壁肌束切除.第2d做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第7d及出院3个月后复查心电图仍为CRBBB.
作者:马伟;卢铖;王凤秀;贾邢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探讨头胸导联心电图(HCECG)与常规心电图(RLECG)对预激波清晰度的比较,对5例患者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英;邹竟;胡慧民;李耀辉;崔丽娟;李俐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女性,38岁.3年前因心肌炎曾住院治疗,近期因心悸于门诊就医.图为Ⅱ导联记录.窦性P波,P-P间期略不齐,平均65次/min,QRS时间正常.
作者:李景芝;张良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48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1年余,加重2月.疼痛难以忍受,伴出汗.常在凌晨4~5时或起床后发作.
作者:刘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53岁.因间歇性头晕、乏力1年加重半月入院.体检:BP 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心律不匀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X线胸片及心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冠心病.
作者:马淑英;张媛;赵东华;孙熙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心先安)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AVM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GS250ml+心先安150mg静滴1天1次,共14d.结果B组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心先安对AVM合并三度AVB疗效显著.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6年至今,共收治煤矿井下瓦斯爆炸致一氧化碳(CO)中毒者63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丽;张国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12导联频谱心电图(简称12-F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行冠脉造影(冠心病人67例,正常人33例)者的12-FCG及12导联常规心电图(简称ECG)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12-F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6.1%)及特异性(57.6%)与ECG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1.75,x2=0.24,P>0.05),但两者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两者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并不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高.结论12-FCG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改变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并不优于ECG,检出率也不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作者:李兴杰;赵娓;陆红;王彦梅;张琛;金东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VCG)诊断下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敏感性.方法以常规心电图(ECG)诊断下壁心肌梗死的标准为对照,对50例中两者诊断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2种检查方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VCG诊断下壁OMI的敏感性高于ECG.
作者:李青莉;张国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54岁.因心悸、胸闷4余年,加重3d入院.体查:P 80次/min,R20次/min,X光:右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平均65次/min,P-R间期0.12s,QRS间期0.08s,QT间期0.42s,当心率增快至81次/min时,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作者:曹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6岁.因心悸、胸闷、气促1d入院.2年前患下壁心肌梗死.体检:双肺无异常,心率120次/min,心电图(图1)示:上2条Ⅱ、Ⅲ导联为同步记录,R1与R8呈QR型,宽0.10s,R8之前有高尖P波,P-R间期0.16s,其余QRS波呈rsR型,宽0.14s,其前后均无P波,心室率120次/min.考虑为室性心动过速(VT),R8为房性早搏下传心室者,显示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图形.
作者:姜文清;顾法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心率变异(HRV)对老年高血压病(EH)预后的预测价值,对121例EH者HRV执行如下.
作者:黄志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室早(PVS)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现将我院1994年10月~2001年10月间的500例PV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李莉;胡伟;任景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