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荣;路春琳;卢喜烈
目的探讨肺心病右心衰与PV1终末电势(Ptfv.)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45例肺心病人资料及100例健康 1 1体检病人,作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常规12导联均为窦律者,观察Ptfv1情况.结果肺心并右心衰(A1组)异常Ptfv1值 1 1敏感性明显高于无心衰组(A2组);(82.25与37.34,P<0.01)肺P与异常Ptfv.敏感性(62.75%与57.24%,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无1例出现Ptfv.负值增大.结论异常Ptfv,与肺P在肺心诊断价值上是一致的,两者数值增大均可作为判断肺心并右 1心衰的1项敏感指标.
作者:吴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31岁,被一群马蜂蜇伤后尿少、肉眼血尿2d入院.体检:T 35.6℃、R20次/min、BP117/86 mmHg、心率:64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血清K+7.9mmo]/L、BUN28.50 mmol/L、CRE 618.00umol/L、CO2CP 17mmol/L,尿常规:RBC+++.临床诊断:急性肾功衰竭、高钾血症.心电图(图1)示:窦律,频率63次/min,PR间期0.16s,QRS时间0.08s,T波普遍高耸呈帐篷状,尤以V3、V4为显著.
作者:张琴;陈晓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异舒吉治疗老年心力衰竭(HF)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和心电图心律失常的检查,分析用药前、后的改善.结果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各种早搏减少,部分房颤减轻.结论静脉滴注异舒吉能纠正老年HF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纪承寅;吕军;周春娜;张希瑞;王克;纪一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74岁.因反复胸闷气短20年,加重2d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既往有心动过缓及高血压病史.胸片示:心影普遍增大,心胸比0.62,主动脉迂曲硬化.心电图诊断:①房颤;②偶发室早;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厚.入院后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测.
作者:包贞贞;王敏;李川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供血障碍为基础,以心肌缺血为特征的1组疾病.心肌缺血必须损害心脏功能,笔者在利用非损伤性左室功能检查方法的同时配合心室晚电位检查,对两组不同人群的心功能和晚电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变化与晚电位阳性率呈出相关性趋向.
作者:王忠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1月前快跑或上楼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大汗,无肩背放射,每次2~3min,每周发作3~4次.服硝酸甘油5min之内可缓解.近日夜间疼醒几次(症状同前),含硝酸甘油马上缓解.为进一步确诊来院就诊.经运动试验检查为阳性.运动前体检:血压120/80mmHg,心率70次/min,门诊常规心电图正常.亚极量运动试验前ST-T无改变,运动至5'56'时,患者自述稍有心前区闷痛感.同时在显示屏上观察到STv2-v4显著上2斜型抬高,V1弓背型抬高,立即终止试验.
作者:崔丽娟;邹竞;赵英;胡慧民;李耀辉;徐丽;韩雅玲;荆全民;张颖;陈晓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58岁.因风湿性关节炎于4h前内服自制白酒浸泡铁棒锤药酒约20ml后,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伴恶心呕吐4次来院就诊.体检:口唇发绀,心律不齐,约100bpm.双肺呼吸音粗,血压90/60 mmHg,余未见异常.急查心电图(V5导联为非连续记录)示:除上下条第1个和下条后1个心搏为窦性下传外,其它P波与宽大畸形QRS波均无传导关系,PP间期略不匀齐,约0.85~0.92s,RR间期明显不齐,约0.52~0.72s,且PP间期>RR间期.心电图诊断:窦律,加速性室速,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当即给予吸氧、补液、利多卡因等对症处理.3h后病情稳定,复查心电图正常(图略),患者自动出院.
作者:毛鹏琪;张波;刘慧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0岁,阵发性心悸2年,气急2月余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衰Ⅱ度.多次心电图检查为房扑4:1下传心室,心脏彩超示各心腔稍扩大,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作者:黄显娥;丛玉滋;包卫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5岁.因误服乌头药酒20ml后,流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6h入院.体检:神志清,心界不大,心率45次/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
作者:黄显娥;丛玉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64年morris早提出V1导联上P波终末电势的概念(Ptfv1),并率先在心瓣膜病方面进行研究应用.由此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临床工作者的广泛注意和探索.尤其近10多年来,随着心脏电生理和传导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方面均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1岁.因胸闷,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选择Bruce修正运动方案行亚极量运动试验.目标心率149次/min.运动前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88次/min),正常心电图.运动过程中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心前区不适症状,心电监测显示STⅡ、Ⅲ、aVF导水平型下移0.15mV、V4~V6水平型下移0.1mV.心率达标后运动停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头晕、视物模糊、大汗淋漓等症状.
作者:赵英;邹竞竞;李耀辉;胡慧民;崔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1岁.常因劳累时或夜间休息时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压榨样不适,每次发作约5~10min,上述症状反复出现6年,加重7h入院.查体:T 36.5℃,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BP140/75mmHg,心音正常,心律规整,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电图检查:窦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I°AVB).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冠心病,心功能下降.
作者:韩碧银;赵霞;王丽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1岁.2000年8月25日因痛风服用草乌(量不详)后全身乏力5h于晚间9:45住院.BP 85/60 mmHg.查体:神清、精神差,痛苦面容.住院前15min(9:30)描记心电图(见图1).
作者:冯晓燕;陈菊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脑出血(CH)急性期心电图变化特点,对我院106例住院CH者急性期的心电图(ECG)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陆爱霞;于荣波;丛燕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方法用HNCPA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测量AMI早期血液动力学和循环功能.结果心排血量减少占55%,血管顺应性减退占60%,STI延长占20%.结论AMI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
作者:贺亚玲;汪海英;张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又称隐性冠心病[1].SMI造成的心肌损害,不次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往往不能引起患者警觉,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并发致命心律失常而猝死.现回顾性分析106例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以探讨SMI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规律.
作者:姜慧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26岁.因反复心悸、气短两年余,近1个月来加重入院.查体:BP120/78 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7~10次/min,心尖部Ⅱ级SM,返流性,肺元罗音,肝肋下二横指,下肢浮肿(+).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作者:郭浩溶;张惠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2岁.心悸、气促、胸闷、水肿反复发作4月余,1周前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入睡,下肢水肿明显,尿少,2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无心动过速史.体检:BP120/80mmHg,P160 bpm,R 24bpm.心电图示:(A条):房速并室内差异性传导.静推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推心律平(140mg,分2次静推),其它按心力衰竭常规处理.2h后心电图如图B,考虑室速,给予利多卡因静注,同时口服氨碘酮.
作者:谭华炳;席连英;张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预激综合征(WPW)的发病率约为0.10%~0.15%,一般在窦律中显示出来,但有预激波仅在房早(PAS)、房扑或房颤等心律失常中表现明显,更能确定诊断.现将遇到的1例酷似多源室早的PAS伴典型WPW报告如下:
作者:卢喜烈;阎保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患高血压3年,心悸2月加重3天就诊.体检:BP170/170/90mm-Hg,心率101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透: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陈晓婕;张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