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鹏琪;张波;刘慧莉
患者女,70岁.因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持续4h急诊入院.体检:大汗,血压:76/54 mmHg,血清CPK:3667 IU/L,GOT:397IU/L,LDH:799IU/L.心电图示:膈面、正后壁及右室急性心梗(AMI).临床诊断:AMI.图1为入院第2d24h动态心电记录:上、中、下行分别为CMV1、CMavF.PP间期0.46s(130次/min),规则.P2、4、6、8、-10呈双向改变(图1上行).
作者:胡伟国;陈万春;盛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因心律失常伴不典型胸痛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者的症状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6例对象作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36例中仅5例(13.8%)有冠脉病变.结论心律失常伴不典型胸痛而临床作冠心病诊断应十分慎重.
作者:齐立荣;鞠衍松;于永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5岁,主因阵发性胸闷、气短1个月,持续性胸痛5h就诊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发作持续2~3min,可自行缓解,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治疗(药物不详),好转后仍间断发作.于5h前患者元明显诱因于睡眠中突然出现持续性胸痛大汗,阵发性加重,伴头晕眼黑,急送我院急诊科,并在诉说病史过程中,突然头部后仰,意识不清,立即给予硝酸甘油含服并急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I型房室阻滞(AVB)(平均心室率42bpm),室早、房早,约5min后意识转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BP130/90 mmHg,神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5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急查心肌酶示:
作者:张晓峰;肖翠君;高春燕;英俊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例1 患者女,51岁,有频发室早史,因近来反复发作胸闷、心悸、头晕就诊.查心电图(图1)示:P波在宽大QRS波前的位置不固定,即PR间期不等,QRS波起始部无粗钝,与相邻正常波PP间期不等于两者的JJ间期,为典型舒张晚期室早.
作者:邹仁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方法用HNCPA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测量AMI早期血液动力学和循环功能.结果心排血量减少占55%,血管顺应性减退占60%,STI延长占20%.结论AMI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
作者:贺亚玲;汪海英;张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因全身乏力、心悸20d入院.既往有四肢节关疼痛、心悸病史.入院体检:血压110/70 mmHg(1 mm-Hg=1.33 KPa),心律不齐,平均心室率52次/min,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胸片示左心耳突出,左、右心室增大,右心缘可见双影.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临床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作者:许梅;卢喜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室速(VT)是1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严重的心脏病者.VT对心功能影响严重,带来不良的血液动力学后果:心排血量降低,心、脑、肾的供血不足,可引起心衰、脑缺血、缺氧和休克;
作者:陆娟;胡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42岁.1月前快跑或上楼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伴大汗,无肩背放射,每次2~3min,每周发作3~4次.服硝酸甘油5min之内可缓解.近日夜间疼醒几次(症状同前),含硝酸甘油马上缓解.为进一步确诊来院就诊.经运动试验检查为阳性.运动前体检:血压120/80mmHg,心率70次/min,门诊常规心电图正常.亚极量运动试验前ST-T无改变,运动至5'56'时,患者自述稍有心前区闷痛感.同时在显示屏上观察到STv2-v4显著上2斜型抬高,V1弓背型抬高,立即终止试验.
作者:崔丽娟;邹竞;赵英;胡慧民;李耀辉;徐丽;韩雅玲;荆全民;张颖;陈晓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心肌梗死(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与QT离散度(OTd)的关系.方法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作VLP及QTd检测,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28例VLP阳性者与28例VLP阴性者的QTd有显著差异.结论 VLP与QT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两者对AMI者的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强;栾怡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前,所有心电图机均配备有抗交流电干扰(HUM)和抗肌电干扰(EMG)装置,使心电图的清晰度得到明显提高.但是,应用抗干扰键对心电图波的振幅有一定衰减作用,从而影响诊断.
作者:罗燕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呈非典型发作者较多,年龄越大,此种倾向越明显,易造成误诊.现报告4例如下.(收稿:2001-02-04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例1患者男,62岁.因反复发作心前区闷痛15d,症状加剧1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20年.体检:血压180/110 mmHg,心率56次/min,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图示:I、aVL呈r型,Ⅱ、Ⅲ、aVF呈rs型.V2呈rS,V3呈Rs型,V4~V6呈R型.以上各联T波均倒置,深达1.2mV.Tv1、aVR直立(图1A).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同时 1心肌酶谱明显增高.经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扩冠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规定时描记心电图至心肌梗死后第5d,心电图均呈正常演变过程.第6d突然胸痛大汗,呼吸困难.
作者:邹冠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消化道癌(PG)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并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有关PG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报道较少,现报告200例于后.
作者:张品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71岁.2000年8月25日因痛风服用草乌(量不详)后全身乏力5h于晚间9:45住院.BP 85/60 mmHg.查体:神清、精神差,痛苦面容.住院前15min(9:30)描记心电图(见图1).
作者:冯晓燕;陈菊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2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BBB)27例(A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率为10.98%,多发生于前壁AMI,与下壁相比P<0.01.与无BBB组(B组)相比,合并泵衰竭、室速、室壁破裂者均明显增加(P值均<0.01),死亡率增高(P<0.01).提示AMI病人一旦出现BBB,无论何种类型均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梁高永;刘韫;许继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2岁.心悸、气促、胸闷、水肿反复发作4月余,1周前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入睡,下肢水肿明显,尿少,2年前曾患“急性心肌梗死”,无心动过速史.体检:BP120/80mmHg,P160 bpm,R 24bpm.心电图示:(A条):房速并室内差异性传导.静推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推心律平(140mg,分2次静推),其它按心力衰竭常规处理.2h后心电图如图B,考虑室速,给予利多卡因静注,同时口服氨碘酮.
作者:谭华炳;席连英;张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患高血压3年,心悸2月加重3天就诊.体检:BP170/170/90mm-Hg,心率101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透:心肺未见异常.
作者:陈晓婕;张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三大并发症之一.本文收集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的AMI 32例的心电图,并对10例合并传导阻滞者作一粗浅分析.
作者:白鲜平;王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颅脑外伤常伴心电图异常,临床称“脑心综合征”,其报道已屡见不鲜,但急性脑外伤的心电图异常与脑外伤的度、血钾变化及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相关性,目前尚未见类同报道.
作者:笪星星;刘雪松;王树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男,60岁,阵发性心悸2年,气急2月余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衰Ⅱ度.多次心电图检查为房扑4:1下传心室,心脏彩超示各心腔稍扩大,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作者:黄显娥;丛玉滋;包卫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