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9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及正确定型

高旭

关键词:ABO血型, ABO正定型, ABO反定型
摘要:ABO血型正反定型是血库实验室中重要也是基本的日常工作,经常会遇见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给血型鉴定带来困难.作者将2000-03~2007-12 169例正反定型,出现定型困难者,回顾分析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

    先进的、高精密、智能化的医疗设备成为各医疗单位进行医疗、科研、教学,以及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的基础.它为临床提供了许多便利,给患者提供许多可靠的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大型、多功能、技术含量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医疗水平的一种标志[1].因此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在医院工作中的效能,是取得佳诊疗效果,好科研成果和好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东菱迪芙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菱迪芙、胞二磷胆碱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运用东菱迪芙、胞二磷胆碱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结果 经40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87.5%.结论 论述东菱迪芙、胞二磷胆碱的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石卫东;田光;裴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24例护理体会

    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准确的方法.它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脑部血管进行检查.适用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1].现将我院 2005-06~2008-01 24例经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雅琴;张丽娜;唐娟;王冬梅;齐海燕;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输液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静脉输液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2007-01~2008-01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者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安全隐患从原来的5%下降至1%,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对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小芳;郑艳;胡雅琴;黄爱丽;张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米替林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25mg,3次/d,3周后疗效欠佳者可逐渐递增至150~300mg/d,维持量50~150mg/d;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汉密顿量表评分(HAM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米替林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经德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院后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其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除2例死亡外,其余41例术均取得临床及院后较满意效果.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46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粘连的护理.方法 术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46例重度宫颈粘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46例重度宫颈粘连患者心理状况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卒中70例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作者:林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新时期融洽护患关系的要素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意识等凸现及由此而引起的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融洽护患关系,共同创建文明的和谐医院,自2006年以来,我们加强了相关方面的工作,成绩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佳娴;姜稳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POEMS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为突出表现,常有多系统损害及浆细胞瘤相关的临床症候群[1],临床十分少见.国内自1987年首例报告以来,迄今已有近百例报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熙;马香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液中舒乐安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舒乐安定为新型抗焦虑药,具有用量少、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镇静催眠作用比硝基安定强2.4~4倍,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测定该药的方法有薄层分析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气质联用技术[3]、高效液相色谱[4]、及荧光法[5]等.本文应用硫酸显色反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血清中的浓度进行测定.

    作者:李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监护

    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供血不足和缺氧,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常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尤以老年患者居多.

    作者:闫保君;黄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置入喉罩静脉全麻在手腕部神经损伤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置入喉罩静脉全麻与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手腕部神经损伤修复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诱导:A组瑞芬太尼2.5μg/ml+丙泊酚3.0μg/ml,B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诱导后均置入喉罩.术中维持:A、B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3μg/ml),分别采用复合靶控瑞芬太尼和间断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各组麻醉前(T0)、诱导后(T1)、置入喉罩后(T2)、拔除喉罩(T3)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2组诱导时间(A>B)、术毕睁眼时间(A>B)、定向力恢复时间(A>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诱导后心率明显低于A组;A组T1、T2、T3时收缩压明显低于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置入喉罩静脉全麻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手腕部神经损伤修复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姚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我科122例微创术中16例再出血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结果 本组16例病人中短拔管时间48h,长6d,经 CT证实血肿清除率为95%~98%,死亡6例,病死率37.5%.结论 多靶点微创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创伤轻微、疗程短.高龄体弱和重要脏器有疾病的患者也可采用.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很好方法,可降低其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宏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混合性脑卒中的诊疗体会

    混合性脑卒中是指脑内2个血管区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出血和梗死[1].混合性脑卒中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它既有出血又有梗死,治疗存在着矛盾.治疗的共同点:卧床,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防止压疮,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控制脑水肿,防止感染及应激性溃疡.

    作者:许建国;贵航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护理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具有可比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10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20ml静滴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78%.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其不良反应少,便于观察与护理.

    作者:吕文秀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开颅术后清醒患者的离奇死亡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0岁,因交通意外致头部外伤后昏迷入院,入院时颅脑CT检查示: 右额颞顶区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组织挫伤,脑疝形成.

    作者:毕建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病人适时吸痰的临床体会

    目的 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方法 采用无菌吸痰方法,吸取病人的痰液.结果 病人呼吸道通畅,减少了支气管黏膜损伤.结论 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颀;吴开丽;张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对预后的判断意义

    目的 分析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康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的54例进行跟踪观察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首次检查正常6例(10.0%),异常54例(90.0%).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多以弥漫性θ、δ波为主,本组弥漫性异常48例,占88.9%.以低波幅δ波为主的重度异常和局限性阵发性异常者多见后遗症和继发性癫NFDCC.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虽无显著特异性,但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别是对病毒性脑炎后的继发性癫NFDCC在临床发作前可捕捉到癫NFDCC波.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康复中脑功能恢复的判断、治疗效果、疾病复发、后遗症的产生等监测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义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10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1~2次/d,共2周,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以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 预防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病死率分别为2%、18%和19.4%、33.01%(P<0.01).结论 奥美拉唑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作者:叶科军;冯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