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24例护理体会

胡雅琴;张丽娜;唐娟;王冬梅;齐海燕;刘丽萍

关键词:股动脉数字减影, 脑血管选影术, 护理
摘要: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准确的方法.它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脑部血管进行检查.适用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1].现将我院 2005-06~2008-01 24例经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了解通心络发挥作用的病理生理基础及作用环节.方法 将我院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基础治疗加脑复康.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通心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疗效、肢体功能康复及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肢体功能康复、认知功能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通过消除体内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损伤及微小循环障碍等,从而保护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体积,改善血脑屏障,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宗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后颅窝肿瘤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颅窝肿瘤特点及显微手术方法、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45例后颅窝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理结果包括: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胆脂瘤、畸胎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畸形.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 后颅窝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掌握手术原则,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术式,注意术中肿瘤切除与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光;张景龙;李治国;侯前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2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机制与相关因素.方法 对25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254例脑卒中其中93例患者有抑郁症状,发生率为36.61%,其中左侧51例,右侧42例(P>0.05);皮质部位58例,皮质下部位35例(P<0.05);前部病灶67例,后部病灶26例(P<0.01);治疗前NDS为(19.28±6.28)分,4周时为(7.02±4.31)分(P<0.05).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有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负性生活事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董秦川;张召平;马红茹;王恩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我科122例微创术中16例再出血进行总结及原因分析.结果 本组16例病人中短拔管时间48h,长6d,经 CT证实血肿清除率为95%~98%,死亡6例,病死率37.5%.结论 多靶点微创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创伤轻微、疗程短.高龄体弱和重要脏器有疾病的患者也可采用.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很好方法,可降低其致残率及病死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宏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偏瘫早期良肢位摆放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随意体位并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良肢位摆放治疗组在肢体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痛、足下垂、废用综合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良肢位摆放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影响儿童癫(癎)疗效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癫(癎)为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56例儿童原发性癫(癎),就影响其疗效与预后的诸多因素进行总结.

    作者:白振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地尔硫(艹卓)(合贝爽)联合硝普钠与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 30例ASA Ⅰ-Ⅱ级脑膜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硝普钠组(Ⅰ组)和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组(Ⅱ组),各15例.监测控制性降压即刻(T1)、降压至预期值即刻(T2)、降压后20min(T3)、停止降压后20min(T4)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T2到T1的时间.结果 Ⅰ组在T2、T3的心率较 T1增快,T4的平均动脉压较T1增高(P<0.05).Ⅱ组T2、T3的心率较 T1,T4的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变化.血压﹑心率的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从T1达到T2所需的时间分别为(9.4±2.5)min(Ⅰ组)和(6.2±1.7)min(Ⅱ组),Ⅱ组快于Ⅰ组(P<0.05).结论 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比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手术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起效快,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斌;王勇;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50例分析

    我科自2003-01~2006-09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153例,其中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院后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其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除2例死亡外,其余41例术均取得临床及院后较满意效果.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进展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致偏头痛、痴呆、妊高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及与部分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马聪敏;李亚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液中舒乐安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舒乐安定为新型抗焦虑药,具有用量少、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镇静催眠作用比硝基安定强2.4~4倍,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测定该药的方法有薄层分析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气质联用技术[3]、高效液相色谱[4]、及荧光法[5]等.本文应用硫酸显色反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血清中的浓度进行测定.

    作者:李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艾滋病的出现和蔓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生有增高趋势,且病情较重,常易误诊,病死率高[1].本病的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2004-08~2007-08,本院成功应用静脉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章惠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股动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24例护理体会

    脑血管造影术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准确的方法.它是采用介入的方法,应用在X线显影的造影剂,对脑部血管进行检查.适用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1].现将我院 2005-06~2008-01 24例经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雅琴;张丽娜;唐娟;王冬梅;齐海燕;刘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职业性氟暴露对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无机氟化物会导致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并会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而引发神经衰弱、四肢麻木等症状.我们对本公司电解铝厂电解车间长期从事氟暴露作业的工人和普通工人进行了常规脑电图(EEG)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检测,旨在通过对比了解职业性氟暴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王心刚;赵妍妍;安亚君;白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0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分析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以逐渐发生的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主要特征,是继发于肝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神经系统继发症.我院自1990-2007年共收治该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予川;张自富;范波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抗栓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降纤、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后6~24h符合颈内动脉系统闭塞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给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测定及凝血功能测定,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2组治疗前后均有进步,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57%,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功能检查,FIB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LT、PT、INR、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效果好.

    作者:陈碧琳;涂冬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8.62%,对照组有效率52.9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14d为1个疗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1.6±6.4)和(10.2±7.3),对照组分别为(20.5±7.8)和(13.4±8.6),2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分别是(11.3±2.6)和(7.1±4.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显效率为46.6%,总有效率为7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而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冯晓丽;冯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微创治疗分析

    我们于1999-07~2002-07,应用YL-1型特制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穿刺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ICH)119例(超早期),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军亚;杨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

    舒适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满足患儿舒适需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利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