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50例分析

张素红

关键词:颅内出血, 新生儿, 呼吸障碍, 临床分析
摘要:我科自2003-01~2006-09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153例,其中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及院后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3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其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除2例死亡外,其余41例术均取得临床及院后较满意效果.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和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职业性氟暴露对脑电图和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工作中长期接触过量无机氟化物会导致以骨骼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并会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而引发神经衰弱、四肢麻木等症状.我们对本公司电解铝厂电解车间长期从事氟暴露作业的工人和普通工人进行了常规脑电图(EEG)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检测,旨在通过对比了解职业性氟暴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王心刚;赵妍妍;安亚君;白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静脉自控镇痛法用于神经外科头部手术患者镇痛的临床体会

    2004-07~2007-06我院对130例神经外科头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赵纯;王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8.62%,对照组有效率52.9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混合性脑卒中的诊疗体会

    混合性脑卒中是指脑内2个血管区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出血和梗死[1].混合性脑卒中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它既有出血又有梗死,治疗存在着矛盾.治疗的共同点:卧床,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防止压疮,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控制脑水肿,防止感染及应激性溃疡.

    作者:许建国;贵航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颅内出血50例分析

    我科自2003-01~2006-09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153例,其中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随机将82例癌症化疗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评症状量表(SCL-90)对2组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 干预后2组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总均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住院时间对照组(15.8±3.90)d,观察组(10.8±2.10)d,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身心健康,减轻化疗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姚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Tolosa-Hunt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起病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效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6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以动眼神经损害为主,激素治疗头痛症状在48~72h内迅速缓解,眼肌麻痹症状恢复较慢,2例10d左右缓解,3例随访2个月缓解,1例随访4个月好转,6个月时仍有轻度复视.结论 Tolosa-Hunt综合征老年人多发,急性起病,头痛伴眼肌麻痹,激素治疗敏感,头痛症状缓解快,眼肌麻痹恢复慢,预后良好,头颅影像检查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李照凯;郭雅聪;郭月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56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观察护理治疗是否合理及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及愈后 .我院从2005-01~2007-12共收住院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56例,经进行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段慧玲;高重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对预后的判断意义

    目的 分析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康复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对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的54例进行跟踪观察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首次检查正常6例(10.0%),异常54例(90.0%).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多以弥漫性θ、δ波为主,本组弥漫性异常48例,占88.9%.以低波幅δ波为主的重度异常和局限性阵发性异常者多见后遗症和继发性癫NFDCC.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虽无显著特异性,但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别是对病毒性脑炎后的继发性癫NFDCC在临床发作前可捕捉到癫NFDCC波.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康复中脑功能恢复的判断、治疗效果、疾病复发、后遗症的产生等监测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义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75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郁表现,发生率为38.2%,经Logistic以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有关.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病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等是脑卒中后抑郁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蒋陆平;韩天明;李银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早期监护

    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供血不足和缺氧,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常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有逐年增高趋势,尤以老年患者居多.

    作者:闫保君;黄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10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并发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1~2次/d,共2周,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以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 预防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病死率分别为2%、18%和19.4%、33.01%(P<0.01).结论 奥美拉唑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作者:叶科军;冯国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艾滋病的出现和蔓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生有增高趋势,且病情较重,常易误诊,病死率高[1].本病的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2004-08~2007-08,本院成功应用静脉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章惠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的变化与分析

    我科在1998-2006年从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中共做脑脊液置换239例,脑脊液置换测得的脑脊液压力变化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3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识别与护理体会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病死率较高,存活者也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2004-01~2008-01共收治38例,现将临床识别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胥素平;赵梅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POEMS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为突出表现,常有多系统损害及浆细胞瘤相关的临床症候群[1],临床十分少见.国内自1987年首例报告以来,迄今已有近百例报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熙;马香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地尔硫(艹卓)(合贝爽)联合硝普钠与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手术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 30例ASA Ⅰ-Ⅱ级脑膜瘤病人,随机分为2组:硝普钠组(Ⅰ组)和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组(Ⅱ组),各15例.监测控制性降压即刻(T1)、降压至预期值即刻(T2)、降压后20min(T3)、停止降压后20min(T4)四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T2到T1的时间.结果 Ⅰ组在T2、T3的心率较 T1增快,T4的平均动脉压较T1增高(P<0.05).Ⅱ组T2、T3的心率较 T1,T4的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变化.血压﹑心率的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从T1达到T2所需的时间分别为(9.4±2.5)min(Ⅰ组)和(6.2±1.7)min(Ⅱ组),Ⅱ组快于Ⅰ组(P<0.05).结论 地尔硫(艹卓)联合硝普钠比单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膜瘤手术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起效快,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斌;王勇;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液中舒乐安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舒乐安定为新型抗焦虑药,具有用量少、疗效显著、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其镇静催眠作用比硝基安定强2.4~4倍,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测定该药的方法有薄层分析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气质联用技术[3]、高效液相色谱[4]、及荧光法[5]等.本文应用硫酸显色反应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血清中的浓度进行测定.

    作者:李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康复训练对此类患者心脏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32例/组,2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康复组采用为期2周的早期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入院第2周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康复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入院第4周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55%者康复组(93.7%)高于对照组(5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俊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