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胡渊文;苏法;王庆华

关键词:奥美拉唑, 血凝酶, 胃溃疡,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方案,连续观察2月。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溃疡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SOD、VEGF及EGF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 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SOD、VEGF及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溃疡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83例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的老年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上呼吸道感染占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病因的55?4%,所有患者躯干均出现红色风团伴瘙痒,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的老年患者中相关实验室指标阳性率高的是前降钙素原(98?8%),白细胞升高占84?3%;95?2%的老年患者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内服抗组胺药治疗后获得良好疗效。结论病毒性感染尤其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引发急性荨麻疹的主要病因,相关实验室指标如前降钙素原是有效诊断指标。

    作者:林春玲;赵延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 TA)行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缺血型BRVO患者78例78眼,病程均<3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40例(40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 2 mg,B组38例(38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2组患者均于2周后行视网膜局部光凝及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前节、佳矫正视力( 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的改变。结果 A组、B组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 CM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均<0?05)。 A组与B组间治疗后BCVA及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B组治疗前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2周A组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眼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 P<0?05);治疗后2周,B组眼压较A组显著升高( P<0?05)。治疗后1,3,6月B组眼压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均可起到持久的疗效,小剂量的TA玻璃体腔注射明显减少TA所引起的并发症,效果更佳。

    作者:曹婷婷;刘逾;高瑞新;王连丰;赵俊华;何莉;刘明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双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老年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同期和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9例。其中同期置换治疗患者为28例,分期置换治疗患者为21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2种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具有优势,而分期关节置换术在术后血红蛋白、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输血量方面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在并发症方面,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热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分期治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膝关节功能评分( 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期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膝骨关节炎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术后功能恢复,掌握好手术指征以确保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风雨;罗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脓毒症的老年患者96例,治疗前随机分为延长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8例,延长组患者每次以输液泵输注美罗培南1 g,控制输注时间为3 h;常规组患者美罗培南1 g,每次以输液泵控制输注时间为30 min。其他治疗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序贯器官衰竭( SOFA)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不良反应及28 d病死率。结果延长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SOFA评分、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低于常规组( P<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延长输注时间方法,可提高美罗培南治疗老年脓毒症的疗效。

    作者:谭云辉;冯丽;徐圣君;黄晓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由于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女性尿失禁是老年女性常见病,据全球统计,目前患病率接近50%,严重尿失禁约为7%,其中约一半为SUI,我国的患病率与此基本相当[1]。SUI患病率高而就诊率却很低。由于妇女们通常认为尿失禁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正常现象,故并不被老年妇女重视。

    作者:应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女性盆底手术治疗的相关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由于盆底支撑组织薄弱或缺损使得盆腔脏器的位置或功能发生异常,多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 P OP )、压力性尿失禁(SUI)、粪失禁(FI)以及性功能障碍( SD )等,临床尤以 P OP 和 SUI为常见。目前认为,年龄、肥胖、分娩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性咳嗽、便秘等长期腹压增加均是造成P OP的重要原因。其中,年龄被认为是POP的独立危险因素,POP 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在>80岁的女性中,大约有4?1%的人有症状明显的 P OP;11?1%的人经历过≥1次的 P OP 修复手术或者SUI手术[4]。再次手术的比例为29%,且相邻2次手术的间隔时间随着再手术次数的增多而减少[4]。如此高的复发率使得医师在考虑手术治疗前就应该更为详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另外,既往重建手术注重的更多的是对解剖结构的纠正,而随着认知水平和患者需求的提高,以针对改善症状和提高患者个体感受的功能性重建手术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甚至将功能重建作为评价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阳;谢静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出血风险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关性分析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任何治疗方法都需要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支持。目前,中国登记的因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已经超过45万[1]。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发现,老年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2?5]。我们设计前瞻性研究,通过长期观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期间出血风险与体质量指数( BMI)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乔树洲;刘丽华;党涛;白志冬;王煜;任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脉搏波传导速度对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2005年从北京地区干休所选定725例老年人,填写调查表,测量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2010年再次调查上述人群,复测baPWV,探讨导致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5年前高血压病史、吸烟及右侧baPWV增高是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baPWV增高可能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成为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吕芳;赵玉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妇女围手术期管理新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老年人的定义为生理年龄≥65岁。随着社会人群期望寿命的提高,女性绝经后生命阶段也在延长,而老年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病并不罕见,妇科手术人群的老年女性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手术安全性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实施非常关键,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刘晓燕;任慕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脏康复及社会支持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及社会支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n=22)和对照组( n=20)。康复组于手术前、后均给予逐渐递增的运动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术后2组均接受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医学问卷调查;2组均于手术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6 min步行距离(6MWD)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SF?36中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康复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与SF?36总分呈正相关( P<0?05)。结论心脏康复可以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支持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艳红;孙涛;李慧;薛俊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指导的作业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是世界卫生组织设计的一种可以用于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多目的性的分类[1]。以ICF理论为指导的作业疗法,强调以患者的喜好和愿望为中心,同时考虑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功能,加强患者的活动水平,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功能情况,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葛政卿;陈文华;郁嫣嫣;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包括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中心静脉压、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1)观察组患者大感觉阻滞平面较对照组大,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长,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术中2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术前,术中收缩压显著低于术前( P均<0?05),术中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心率、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稳定,安全可靠。

    作者:马燕;苑贵敏;章彦;王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RNA-146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小分子RNA?146a( miR?146a)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可能存在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常规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水平,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血浆中的miRNA?146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血清hsCRP及血浆IL?1均明显升高( P<0?05);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中的miR?146a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不稳定斑块组升高更加显著( P<0?01)。 miR?146a与hsCRP呈弱正相关,与IL?1呈强正相关。结论 miR?146a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

    作者:骆瑜;熊玮;杨纯玉;梁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跌倒风险评估及多学科团队干预对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的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对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多学科团队干预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于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住院的能独立行走或借助工具行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52例作为干预组,均接受跌倒风险评估及多学科团队干预;选择2013年1~12月于北京老年医院同科住院的能独立行走或借助工具行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39例作为对照组,均未接受跌倒风险评估及多学科团队干预;比较2组跌倒发生率和产生医疗纠纷的例数。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0%比11?51%, P<0?05);干预组住院期间跌倒相关医疗纠纷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及多学科团队干预能有效减少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发生率,减少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文杰;李沫;郝智慧;母海艳;吕继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Ⅰ组)、帕洛诺司琼组(Ⅱ组)和托烷司琼组(Ⅲ组)。麻醉诱导前,Ⅰ组未注射止吐剂,Ⅱ组和Ⅲ组分别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或托烷司琼5 mg。记录术前、术中2 h、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后0~3 h、3~24 h,24~48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完全缓解率( CRR)。结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与Ⅰ组相比,Ⅱ组与Ⅲ组术后0~3 h、3~24 h,24~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有降低,CRR均升高( P<0?05)。在24~48 h时间段Ⅱ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Ⅲ组更低,CRR更高( 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对于减少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24~48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更具有优势,老年高危PONV患者可优先选择帕洛诺司琼。

    作者:张瑶;姚献强;朱运河;沈洁;夏凡;候莉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方案,连续观察2月。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溃疡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SOD、VEGF及EGF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 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SOD、VEGF及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溃疡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渊文;苏法;王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人营养状况与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愈合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与手术切口延迟愈合之间的关系,为老年患者临床营养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MNA?SF)评分和糖尿病筛查,将22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良好+糖尿病组、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糖尿病组。研究各组MNA?SF评分与传统营养指标、血清营养学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与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术前MNA?SF评分与血清营养学指标所反映的营养评价结果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共64例患者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为28?32%,其中营养良好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3?57%)明显低于营养不良组(33?33%);切口延迟愈合组MNA?SF评分及其评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愈合组。结论 MNA?SF营养风险评估是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方法,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糖尿病与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紧密相关,MNA?SF营养风险评估和血清营养学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冬梅;刘国印;王梦茹;徐院生;王进;鲍磊;杨正倩;陈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腹胀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腹胀( FB)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FB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7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研究组27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比2组腹胀积分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4周后腹胀积分为(3?30±0?37)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腹胀积分为(2?31±0?36)分,治疗4周时腹胀积分为(1?20±0?2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4?07%)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及活力等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FB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招兰;黄星;吴淑芳;郑小利;戴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诊疗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资料,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8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145株,占37?57%;其次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1?40%和9?33%。不同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分别为96?52%和90?28%;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00%;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100?00%、94?29%、91?43%。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感染主要是由留置导尿时间较长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引起的,临床医师应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丹;万小旭;吴宝刚;王佳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腔镜诊治进展

    因宫腔镜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等特点和优势,目前对于异常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等良性疾病,采用宫腔镜手术可治愈,宫腔镜在目前妇科疾病的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对近几年来宫腔镜技术诊治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如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