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3例临床研究

田培军;朱卫民;王晓军;陈芳;陈士军

关键词:预激方案, 治疗相关, 老年患者, 低增生性,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年轻患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老龄化社会, 化疗耐受性, 脏器功能, 慢性疾病, 临床表现, 环境污染, 骨髓抑制, 死亡率, 生物学, 缓解率, 合并症, 发病率, 转化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环境污染的因素,目前老年白血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为主,约占全部老年白血病的50%以上。老年AMI是一类在生物学上和临床表现上与年轻患者不同的白血病。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加之老年AML患者常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且部分患者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而来等原因,导致此类患者对常规化疗耐受性较差、缓解率低、骨髓抑制时间长、合并症多、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HAG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性AML 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3例临床研究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环境污染的因素,目前老年白血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为主,约占全部老年白血病的50%以上。老年AMI是一类在生物学上和临床表现上与年轻患者不同的白血病。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加之老年AML患者常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且部分患者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而来等原因,导致此类患者对常规化疗耐受性较差、缓解率低、骨髓抑制时间长、合并症多、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采用HAG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性AML 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培军;朱卫民;王晓军;陈芳;陈士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腹胀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腹胀( FB)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FB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7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研究组27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比2组腹胀积分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4周后腹胀积分为(3?30±0?37)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腹胀积分为(2?31±0?36)分,治疗4周时腹胀积分为(1?20±0?2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92?59%)较对照组(74?07%)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F?36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及活力等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FB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腹胀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招兰;黄星;吴淑芳;郑小利;戴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出血风险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关性分析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任何治疗方法都需要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支持。目前,中国登记的因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需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已经超过45万[1]。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发现,老年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2?5]。我们设计前瞻性研究,通过长期观察,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期间出血风险与体质量指数( BMI)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乔树洲;刘丽华;党涛;白志冬;王煜;任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指导的作业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是世界卫生组织设计的一种可以用于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多目的性的分类[1]。以ICF理论为指导的作业疗法,强调以患者的喜好和愿望为中心,同时考虑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功能,加强患者的活动水平,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功能情况,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葛政卿;陈文华;郁嫣嫣;张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下行子宫颈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Ⅰ组)、帕洛诺司琼组(Ⅱ组)和托烷司琼组(Ⅲ组)。麻醉诱导前,Ⅰ组未注射止吐剂,Ⅱ组和Ⅲ组分别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或托烷司琼5 mg。记录术前、术中2 h、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后0~3 h、3~24 h,24~48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完全缓解率( CRR)。结果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与Ⅰ组相比,Ⅱ组与Ⅲ组术后0~3 h、3~24 h,24~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有降低,CRR均升高( P<0?05)。在24~48 h时间段Ⅱ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Ⅲ组更低,CRR更高( 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对于减少老年患者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24~48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更具有优势,老年高危PONV患者可优先选择帕洛诺司琼。

    作者:张瑶;姚献强;朱运河;沈洁;夏凡;候莉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胃溃疡伴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4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方案,连续观察2月。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溃疡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SOD、VEGF及EGF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 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SOD、VEGF及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止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溃疡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渊文;苏法;王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与硬腰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包括大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中心静脉压、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结果(1)观察组患者大感觉阻滞平面较对照组大,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长,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大运动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2)术中2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心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术前,术中收缩压显著低于术前( P均<0?05),术中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心率、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稳定,安全可靠。

    作者:马燕;苑贵敏;章彦;王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脏康复及社会支持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及社会支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n=22)和对照组( n=20)。康复组于手术前、后均给予逐渐递增的运动和适当的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术后2组均接受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医学问卷调查;2组均于手术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6 min步行距离(6MWD)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组SF?36中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康复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与SF?36总分呈正相关( P<0?05)。结论心脏康复可以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支持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患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艳红;孙涛;李慧;薛俊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 TIA)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g/次,2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 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CRP、MMP?9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EPO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MMP?9及EP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于老年TI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通过促进EPO水平,降低CRP、MMP?9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悦;刘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iRNA-146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小分子RNA?146a( miR?146a)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可能存在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常规检测血压、体质量指数、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水平,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血浆中的miRNA?146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正常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血清hsCRP及血浆IL?1均明显升高( P<0?05);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血浆中的miR?146a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不稳定斑块组升高更加显著( P<0?01)。 miR?146a与hsCRP呈弱正相关,与IL?1呈强正相关。结论 miR?146a可能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

    作者:骆瑜;熊玮;杨纯玉;梁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开颅夹闭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夹闭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2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血管内介入法治疗,观察2组手术疗效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预后评估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并回顾性调查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项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夹闭成功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9%( 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31%(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Hunt?Hess 分级、CT Fisher 分级、合并高血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外科夹闭术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较少,Hunt?Hess分级、CT Fisher分级、合并高血压等因素是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永昌;杨明;李少泉;李亮;刘国昌;王艳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腔镜诊治进展

    因宫腔镜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等特点和优势,目前对于异常子宫出血、黏膜下肌瘤等良性疾病,采用宫腔镜手术可治愈,宫腔镜在目前妇科疾病的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对近几年来宫腔镜技术诊治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施如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言--重视老年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老年妇女是否可以手术,尤其≥70岁妇女能否耐受手术?有哪些常见妇科手术?这些手术有无新进展以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本专题论坛所讨论的几个专题均是围绕老年妇科常见疾病,这些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的疾病,大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但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且多数合并内科疾病,使得手术风险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妇产科医生充分了解老年女性妇科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决定患者能否手术、使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使手术真正能够给患者带来益处,是非常有益且必要的。

    作者:应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泌尿外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诊疗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资料,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86株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145株,占37?57%;其次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1?40%和9?33%。不同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分别为96?52%和90?28%;粪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00%;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100?00%、94?29%、91?43%。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感染主要是由留置导尿时间较长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引起的,临床医师应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丹;万小旭;吴宝刚;王佳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 TA)行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缺血型BRVO患者78例78眼,病程均<3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40例(40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 2 mg,B组38例(38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 mg,2组患者均于2周后行视网膜局部光凝及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前节、佳矫正视力( 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的改变。结果 A组、B组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 CM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均<0?05)。 A组与B组间治疗后BCVA及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B组治疗前眼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2周A组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眼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 P<0?05);治疗后2周,B组眼压较A组显著升高( P<0?05)。治疗后1,3,6月B组眼压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均可起到持久的疗效,小剂量的TA玻璃体腔注射明显减少TA所引起的并发症,效果更佳。

    作者:曹婷婷;刘逾;高瑞新;王连丰;赵俊华;何莉;刘明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经研究者发现,肿瘤与细胞增殖周期的失调相关,尤其是G1期启动的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是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发现的与体质量指数( BMI)显著关联的基因,正常人群中,携带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 rs9939609风险等位基因可使 BMI增加,肥胖发生风险增加[1]。李建新等[2]发现,女性更年期肥胖的发病率增高,且其肿瘤的发病率亦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会提高一些肿瘤疾病的发病率[3],如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有报道显示,在美国新确诊的肿瘤病例中有3?2%要归咎于肥胖[4]。

    作者:舒龙;张泽;袁超燕;李素萍;武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83例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的老年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其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上呼吸道感染占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病因的55?4%,所有患者躯干均出现红色风团伴瘙痒,感染诱发性急性荨麻疹的老年患者中相关实验室指标阳性率高的是前降钙素原(98?8%),白细胞升高占84?3%;95?2%的老年患者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内服抗组胺药治疗后获得良好疗效。结论病毒性感染尤其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引发急性荨麻疹的主要病因,相关实验室指标如前降钙素原是有效诊断指标。

    作者:林春玲;赵延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脉搏波传导速度对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2005年从北京地区干休所选定725例老年人,填写调查表,测量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2010年再次调查上述人群,复测baPWV,探讨导致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5年前高血压病史、吸烟及右侧baPWV增高是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baPWV增高可能独立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成为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作者:吕芳;赵玉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女性盆底手术治疗的相关进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由于盆底支撑组织薄弱或缺损使得盆腔脏器的位置或功能发生异常,多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 P OP )、压力性尿失禁(SUI)、粪失禁(FI)以及性功能障碍( SD )等,临床尤以 P OP 和 SUI为常见。目前认为,年龄、肥胖、分娩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性咳嗽、便秘等长期腹压增加均是造成P OP的重要原因。其中,年龄被认为是POP的独立危险因素,POP 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在>80岁的女性中,大约有4?1%的人有症状明显的 P OP;11?1%的人经历过≥1次的 P OP 修复手术或者SUI手术[4]。再次手术的比例为29%,且相邻2次手术的间隔时间随着再手术次数的增多而减少[4]。如此高的复发率使得医师在考虑手术治疗前就应该更为详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另外,既往重建手术注重的更多的是对解剖结构的纠正,而随着认知水平和患者需求的提高,以针对改善症状和提高患者个体感受的功能性重建手术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甚至将功能重建作为评价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阳;谢静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动态脉压及动态脉压指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动态脉压(24hAPP)及动态脉压指数(24hAPPI)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91例,入选患者均进行24 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按24hAPP分为低脉压组(24hAPP<60 mmHg,n=136)和高脉压组(24hAPP≥60 mmHg,n=55);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的数值,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脉压组24hAPPI、LVMI、24 h收缩压(24hSBP)的水平大于低脉压组;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24hAPP、24hAPPI、24hSBP为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4hAPPI为LV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4hAPPI可能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于秀珍;张艳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