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玲;孟毅
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临床上运用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53例,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备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对食管炎进行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方法 使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分治.结果 经临床病例辨证分治而获取疗效.结论 食管炎的辨证论治疗效甚好.
作者:孙贺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菌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1],其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此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对有效治疗和预防该菌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李世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30例,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选择高危人群预防性胆囊切除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下降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孟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发生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轻度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但中度或重度脂肪肝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隐痛等症状.为配合临床治疗,笔者对脂肪肝的护理进行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怂满意.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分娩性新生儿臂从神经损伤的观察及早期康复护理,探讨该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2年.结果 预后与损伤类型及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有关.结论 臂丛神经损伤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后遗症及畸形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治疗及产后大出血需手术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200例产后大出血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方法 及疗效;并对20例行手术止血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180(90.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但是有30(15.0%)例因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终进行了手术止血治疗,其中因胎盘因素造成大出血的占25例,因子宫因素及产妇因素造成大出血的各6例.结论 产后大出血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有少部分需手术治疗,这部分病人主要是因胎盘因素导致大出血,其次是产妇因素.
作者:管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全部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并随证加减,每日1剂,口服.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脂均明显改善,治愈3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 疏肝健脾方可有效治疗脂肪肝且疗效确切.
作者:申英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转胎汤(原名十三太保汤)对胎位不正进行临床矫正的疗效.方法 用中药炙黄芪、当归、炒白芍、枳壳、菟丝子、芥、炒川朴、艾叶、炙甘草、川贝等煎熬口服,连服三剂为1个疗程.结果 对104例患者进行治疗,成功占87例,占83.7%;失败17例,占16.3%,一般3~6剂生效,个别病例10剂后方可生效.结论 转胎汤在临床进行胎位矫正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毛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起源于颈椎的、以头晕为主诉的综合征统称为颈性眩晕.它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又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所致.一般多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对照组只采取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临床治愈:治疗组为30例、对照组为30例;好转治疗组为20例、对照组为15例;对照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0.4%(P<0.05);对照组复发6例(P<0.01).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兰本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2007~2008年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头孢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7~008年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2年来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数、消耗金额逐年增多.结论 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一些价昂、高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有增加的趋势,个别品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马瑞明;施佳平;麦美玲;吴雪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本组2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4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经填塞或烧灼止血后口服鼻衄止血汤加减.(方药组成:生地、当归、白芍、赤芍、黄芩、黄芪、丹皮、阿胶、仙鹤草、白茅根、藕节、生石膏.)6剂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对照组经填塞或烧灼止血后肌注或静滴止血剂及抗生素.结果 治疗组显效.103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68.1%.2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衄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
作者:朱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观察肝胃气滞型胃脘痛在用相同方法 进行药物治疗时,全程重视采用调理情志配合治疗,研究调适情志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作用的影响.治疗组、对照组在疗效、减少复发、增强治愈信心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志调节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作用的影响明显,应在临床治疗中重视运用.
作者:聂绍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2005年1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33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岳喜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在2004年至2005年度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对连续两届本科班学生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将课堂效果和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
作者:刘莲香;仝庆忠;姜胤辉;高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经方是后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方剂称谓.虽然年代久远,但现代仍对中医临床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步入岐黄二十余年,凡遇重症,应用经方,顿起沉疴.可以说获益匪浅.这里就本人应用经方治疗高热重症的一些案例,择举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国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上因挤压、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不少见,足踝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切开复位时若掌握不好时机,加上术中对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保护重视不够,常易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肌腱钢板外露.
作者:冯付明;张萌;李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现代护理管理是现代护理工作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搞好护理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化解医疗纠纷有着重要意义,而要成为一名现代护理管理者,仅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护理工作多年的工作者,凭着对实践的摸索和总结,我认为首先应提高自身修养,并了解认识现代护理形式,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徐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