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

冯付明;张萌;李鹏飞

关键词:胫后动脉皮支, 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
摘要:临床上因挤压、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不少见,足踝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切开复位时若掌握不好时机,加上术中对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保护重视不够,常易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肌腱钢板外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鱼肝油酸钠治疗小儿颜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为小儿颜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我们使用大剂量鱼肝油酸钠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牛文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用药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而我国是乙肝患者的重灾区,目前国内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虽然不少,但特殊性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0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sAg流行率为9.09%[1].

    作者:张国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络病理论辨治心血管病经验举隅

    络病理论自<内经>始发其端,惜后人发掘甚少[1].明清以来的近现代医家对络病理论研究者众多并把诸多原则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辨治心血管病方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鉴于络病理论在心血管病领域的重大实践意义,特撰本文与同道共探其妙.

    作者:朱立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双管补液抢救糖尿病高渗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on-keto hypersmolar diabietic coma,NKHDC)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40%[1].

    作者:杨建强;包明哲;包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涛;牛福娟;庄志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马来酸柱派齐特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后梗死部位出现缺血性改变,局部代谢物质蓄积,脑血管痉挛,其缺血缺氧损害又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桂派齐特是新一代心血管用药,是一种具有腺苷增效及钙通道阻滞作用的药物,同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及营养保护脑细胞的双重作用[2].

    作者:王晏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药益元汤联合西医治疗3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中药益元汤联合西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扩血管、利尿、强心及对症处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益元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LVEF.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差异(X2=7.10,P=0.008),总有效率也有明显差异(X2=4.41,P=0.036).此外,在LVEF及各项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应用中药益元汤以扶阳济阴、活血利水,可以明显增强疗效,并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恢复心脏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田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脑病52例体会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常见的诱因有:高蛋白饮食、排钾利尿、放腹水、便秘、上消化道出血等.

    作者:安国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囊膜染色剂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改进

    目的 观察0.1ml的蓝域Vision Blue(0.03%台盼蓝)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于连续环行撕囊术的帮助及整个手术是否安全顺利进行.方法 43例43眼白色白内障在术中用0.1ml蓝域直接注入前房,观察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情况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43例43眼晶状体前囊膜均一次性均匀着色,连续环行撕囊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 低浓度的蓝域染色是一种有效的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能有效提高前囊膜能见度,有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晓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三鼻衄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本组2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42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经填塞或烧灼止血后口服鼻衄止血汤加减.(方药组成:生地、当归、白芍、赤芍、黄芩、黄芪、丹皮、阿胶、仙鹤草、白茅根、藕节、生石膏.)6剂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对照组经填塞或烧灼止血后肌注或静滴止血剂及抗生素.结果 治疗组显效.103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43例,总有效率68.1%.2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鼻衄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

    作者:朱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骨科疑难病之一,好发于中青年,其发病病因繁多[1],病程长,疾病后期常因股骨头塌陷而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病残,且治疗困难[2].结合临床经验及现代医学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提出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消肿止痛为辅的补肾活血汤应用于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治疗45例,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滕加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针灸治疗上肢痿废1例

    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治病疗疾的一个有力手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久经历史战乱而不衰.针灸技术,历代中医都在应用和发展其学术文化,为减轻和治疗患者的疾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应该发扬祖国医学文化知识.

    作者:宋德峰;张礼中;冯素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10例

    我们于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10例,收到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智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士的护理书写水平,对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针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草酸铂联合化疗方案结合中医择时用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健脾益胃汤择时用药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药择时用药+时辰化疗)和对照组(中药非择时用药+常规化疗).观察其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稳定率分别为70.0%、53.3%(P<0.05);不良反应变化比较,骨髓抑制: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3.3%、60.0%;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6.7%、73.3%: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6.7%、36.7%;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13.3%、43.3%(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益胃汤择时用药联合草酸铂方案时辰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韦劲松;黄智芬;曾爱屏;宋向群;于起涛;周达;何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美育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中医护理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融入审美教育,是中医护理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孙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脂肪肝60例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全部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并随证加减,每日1剂,口服.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脂均明显改善,治愈3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 疏肝健脾方可有效治疗脂肪肝且疗效确切.

    作者:申英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与患者需要的关系,满足患者需要是护理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 .优良的护理服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闫汉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水蛭的炮制与临床应用浅谈

    本文概述了水蛭的酒润麸制、超微粉碎等炮制新工艺以及在治疗妇科疑难重症、高血粘、高血脂、食道痛、肺癌等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孙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007~2008年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对我院2007~2008年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头孢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7~008年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2年来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数、消耗金额逐年增多.结论 我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一些价昂、高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有增加的趋势,个别品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马瑞明;施佳平;麦美玲;吴雪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