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管补液抢救糖尿病高渗昏迷

杨建强;包明哲;包捷

关键词:糖尿病, 非酮症高渗昏迷, 胃肠补液
摘要: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on-keto hypersmolar diabietic coma,NKHDC)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40%[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单视野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致盲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6.7%~30.2%的2型糖尿病在诊断时已患有某种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随糖尿病病程的进展,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有发展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症状,很难早期发现,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视网膜病变检查,早期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致盲风险,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筛查必须成为糖尿病联合治疗的一部分.采用简便有效的筛杏方法,检出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降低糖尿病失明的发生率.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谈谈生理学课堂教学艺术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但学习时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比较抽象,必须有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才能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作者:宋云梅;李克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40例体会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耗时长,创伤大,加上气管插管等侵袭操作和病人术前进食困难、营养不良以至组织修复能力及免疫力能力均较差,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难以恢复健康.因此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8年6月至12月40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剌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00例

    起源于颈椎的、以头晕为主诉的综合征统称为颈性眩晕.它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又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所致.一般多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子养亲汤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

    目的 验证三子养亲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所选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三子养亲汤配合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时间为四个疗程.结果 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其中29例患者2周哮鸣音消失.结论 三子养亲汤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

    作者:张彦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1].

    作者:王保奇;左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粒细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心理负担远较一般病人为重,特别是年轻患者,精神压力特别大,发病后经历过多次医院就医和反复治疗,病情时好时坏,久病不愈.加之再次病情恶化的痛苦折磨、化疗的副作用、昂贵的医疗费用,极易产生一种生命走到尽头的绝望感,心理状态失常使病情恶化.

    作者:牛俊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

    目的 提高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近6年来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男65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34岁,均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经6~36个月随访,愈合86例,延迟愈合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1周,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

    作者:伍启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钙制剂的合理应用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每日膳食中钙量均偏低,只有400~500mg.当饮食钙处于低水平状况时,机体可通过肠道的代偿作用使钙代谢达到平衡.但在疾病、不利环境和需钙增加等情况下则可能缺钙.故适当补充钙剂是符合我国人民当前膳食情况的.

    作者:彭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与美的形态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其历史悠久,论著丰富,理论充实,方法得当,药物美观,疗效确实,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医药学特有的制药术语[1-3].

    作者:李秀英;黄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实现中药现代化研发途径分析

    从中药研发途径对中药实现现代化进行阐述.

    作者:李英;罗朝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食管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目的 探讨中医对食管炎进行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方法 使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分治.结果 经临床病例辨证分治而获取疗效.结论 食管炎的辨证论治疗效甚好.

    作者:孙贺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旋转三维立体成像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旋转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ILIPS 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血管迂曲病变的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常规正位血管造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旋转DSA检查,50例(91%)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相互的重叠,清晰地显示相关血管的来源和走向.其中5例病例旋转DSA检查多角度图像虽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但因其局部血管过度迂曲,局部血管走向显示欠佳.结论 旋转DSA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腹部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动脉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对肝癌病人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朱甲峰;冷静;徐锐;相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大剂量鱼肝油酸钠治疗小儿颜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为小儿颜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我们使用大剂量鱼肝油酸钠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牛文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用药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而我国是乙肝患者的重灾区,目前国内外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和方法虽然不少,但特殊性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0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BsAg流行率为9.09%[1].

    作者:张国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内科教学一得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课,既是基础课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看病,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远不能令人怂满意.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学好中医的途径一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名老中医之路>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近30年来,该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昔日的名老中医们,现仍健在的是极个别了,而他们的治学和临床经验却一直在教育和引导着后学者,为我们的中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读到该书,结合目前的中医教育状况,觉得实在有必要从这些老前辈的治学经验中学习和探索学好中医的途径.

    作者:周忠志;李勇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胫后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

    临床上因挤压、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不少见,足踝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切开复位时若掌握不好时机,加上术中对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保护重视不够,常易造成局部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肌腱钢板外露.

    作者:冯付明;张萌;李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传染病中医药文献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医药文献研究是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是中医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载体.结合目前全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重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相关文献采用多因子综合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进行研究,分析传染病的共性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童佳兵;李泽庚;彭波;刘健;张国梁;潘桂娟;杨程;王传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对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概括综述了HPCE法在中药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详细阐述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异同.

    作者:马玉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