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

马玉庆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法, 银杏叶, 黄酮, 槲皮素, 山奈素
摘要:对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概括综述了HPCE法在中药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详细阐述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银杏叶粗提物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异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哮喘院前急救的综合护理

    重症哮喘指的是哮喘急性发作,经常规平喘药物不能控制者,是呼吸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1].其病情变化快、复杂,若处理不及时,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哮喘发作时,患者呼吸困难,其恐惧程度可想而知,患者家属十分焦急,发作后立即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并做好综合护理,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症哮喘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治疗措施,减少重症哮喘的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34例重症哮喘进行补液、扩支气管、抗炎等以及呼吸机的治疗.结果 34例中33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1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 及早诊治是治疗哮喘的关键,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重症哮喘.

    作者:郎松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颈肩背痛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颈肩背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9年2月至4月间对50例颈肩背痛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片60mg口服,加理疗,每天2次.B组为对照组,单纯理疗每天2次.均治疗2周.结果 A、B两组病人治疗前,根据疼痛的程度按照语言描述评分法均为③级中度疼痛,治疗后A组①级21例;②级4例;B组①级4例;②级12例;⑧级9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肩背痛病人临床中比较常见,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治疗效果均难以满意,严重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采用七叶皂苷钠和理疗与单纯理疗治疗,其治疗效果,经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P=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社庭;李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采用AgilentlCl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苯酚在82.2~328.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7%.该方法 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薄荷脑醑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社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脱肛病综台治疗方案简介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或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是肛肠科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

    作者:叶玲;高献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 探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刃针及针刺疗效的对比.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2:1:1)随机分为刃针配合手法治疗组和刃针对照组及针刺对照组.结果 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刃针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治愈好转率就越高,治疗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其治愈好转率就越高.结论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刺激俞穴与外周神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筋膜室间张力,调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马胜;于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5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HD肝病治疗仪经络穴位中药局部导入;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两组血生化改变、B超、CT、影像学改变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治疗观察表明,运用此法配合西药营养肝细胞改善代谢,发挥中西医的协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作者:何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县级医药公司如何才能开好第三终端药品订货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宏观政策调控的不断加大,药品招标采购受区域配送限制的影响,县级医药公司在第一、二终端的药品销售份额逐渐萎缩,营销重心已转向第三终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所、药店.

    作者:郑明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拟肾逆方治疗肾病综合征60例

    目的 观察自拟肾逆方治疗脾肾阳虚、瘀水互结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1mg/kg/d,晨起顿服,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泼尼松组(对照组)为56.6%,经分析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逆方可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尿蛋白置,增加血浆白蛋白.提高血IgG水平,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等.具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王抗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疮(RAU)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迄今尚无可根治的药物或疗法.我们采用口服中药方剂加替硝唑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庄文清;谢业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升阳补脾扶正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药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的内科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以升阳补脾扶正的中药注射液,偏气虚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偏阴虚者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内,采用简式Fug-2Meyer量表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测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变化,分6级评定步行功能的恢复.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步行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观察组除上肢的运动功能外,其余各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DL 能力、步行功能等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清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医针灸治疗上肢痿废1例

    中医针灸是中华民族治病疗疾的一个有力手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久经历史战乱而不衰.针灸技术,历代中医都在应用和发展其学术文化,为减轻和治疗患者的疾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应该发扬祖国医学文化知识.

    作者:宋德峰;张礼中;冯素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脂肪肝60例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全部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并随证加减,每日1剂,口服.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脂均明显改善,治愈3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 疏肝健脾方可有效治疗脂肪肝且疗效确切.

    作者:申英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患者48例(5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芦丁、肌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4周.同时观察患者出、凝血时间以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2%,总有效率84%;对照组治愈率12%,总有效率52%.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安全、有效率高.

    作者:刘松华;王艳宁;郭凌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论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与患者需要的关系,满足患者需要是护理服务的出发点和目的 .优良的护理服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闫汉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心祛痰化瘀汤.共观察2个疗程计3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了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旗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补钙制剂的合理应用

    钙制剂品种繁多,剂型各异,在日常生活和临床上不易选择,本文对钙制剂的特性、分类、适用人群、影响因素及选用等方面逐一论述,以便补钙患者参考,对合理利用钙制剂有所帮助.

    作者:逯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在2004年至2005年度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对连续两届本科班学生分别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将课堂效果和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案例教学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相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

    作者:刘莲香;仝庆忠;姜胤辉;高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核酸疫苗即DNA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外源性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DNA直接接种到机体后,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翻译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一种新型的免疫策略.DNA疫苗由病原抗原编码基因及质粒载体两部分组成,可兼做预防和治疗性疫苗.

    作者:王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析附子的固表作用

    附子乃大辛大热之品,属于温里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诸阳虚证.然其助卫阳固表作用为多数医家忽视,现试将其助卫阳固表作用分析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