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仁;顾育红;钱志良
目的 调查绍兴市某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直接问卷方法,调查绍兴市越城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 550例,按年龄分组,分别对治疗率、达标率和降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率较高,达73%,但大多数(65.9%)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仅为7.1%,达标率仅28.8%,且年龄越大者,达标率越低.结论 绍兴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率虽高,但达标率仍不高,可能与单药治疗多、联合用药少有关.
作者:刘慧英;魏盟;祝桂琅;钟建平;李水法;诸雪萍;章文俊;付苏娜;王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在≥75岁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探讨糖尿病(DM)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DM将67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房、左心室结构以及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 DM组与非DM组比较: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加(P<0.05),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5),但左心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 DM可加重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改变和舒张功能恶化.
作者:陆小伟;张涛;高甬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在窦性心律状态下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 方法 选取28名有PAF发作史的老年心脏病患者与25名无AF发作史的老年体检者,运用心脏超声与核素心室显像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心脏超声检查:PAF组与对照组比较:E/A明显降低[(0.52±0.03)、(0.95±0.08),P<0.05];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明显延长[(129.63±12.66)ms、(102.56±9.68)ms,P<0.05];左心房内径(LAD)明显增加[(43.78±3.89)mm、(37.96±3.75)mm,P<0.05];而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差异[(58.35±4.82)%、(60.26±5.69)%,P>0.05];核素心室显像检查:高峰充盈率(PFR)明显降低[(2.89±0.16)EDV/s、(3.68±0.26)EDV/s,P<0.05];1/3充盈分数(1/3FF)明显下降[(32.28±1.82)%、(45.93±3.86)%,P<0.05].结论 老年PAF患者在窦性心律时伴有心脏舒张功能的降低.
作者:谈世进;杨建芬;李胜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几年来,大量研究集中于QT间期离散度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率的价值以及长QT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等患者QT离散度增加的临床意义.关于糖尿病与QT离散度的关系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测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任斌;张新琳;龚锡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食管癌肉瘤(carcinosocoma)少见.文献对其组织来源性质认识不一[1-4],因此又称为鳞癌伴梭形细胞间质、假肉瘤、梭形细胞癌、息肉状癌等.本院自1990~2002年共诊断20例食管癌肉瘤,统计资料均经复核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渊;张彤;胡振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疾病相对增多,绝经后妇女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约为50岁左右,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推荐,绝经的定义为妇女一生中的后1次月经,绝经的时间应在绝经后1年回顾性确定[1].因此,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系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疾病如下.
作者:沈宗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是单独做白内障手术,还是单独做青光眼手术或是进行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各家观点不一[1].随着微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成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作仁;顾育红;钱志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48 h以内入院的老年脑干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5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0~14 d.2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判断其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依达拉奉组ESS、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达拉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干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周刚;邵荣;朱祖福;盛蕾;高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易并发或继发各种疾病,对老年人健康威胁较大.临床上主要依据咳、喘、痰、炎及患病时间等典型表现进行诊断,但缺少程度上的评估,难以确定并发症的发生.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是发现和评估老慢支及其并发症的无创伤的主要手段,同时可随访、复查其演变和治疗的转归.本文回顾性分析已确诊老慢支的CT及HRCT图像,总结老慢支及其并发症的CT、HRCT表现,进一步明确其诊断价值.
作者:王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绝经后妇女保健的意义女性占全球人口的55%,女性绝经年龄一般为45~55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女性绝经后的中老年期约占整个生命的1/3[1].而妇女在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生殖器官及全身其他器官均发生一系列变化,极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各种肿瘤及骨质疏松症等,严重地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我国中老年妇女的健康保健意识薄弱.多项调查表明,我国中老年妇女整体缺乏绝经后的保健知识,对绝经后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所知甚少.90%以上的农村妇女认为绝经相关症状不是病,不需要治疗[2-3];约50%的妇女不知道绝经后会出现骨质疏松症[4].另有调查表明中老年妇女乳房及宫颈的普查率低,大约为25%[5].
作者:高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84例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4种不同手术方式,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对182例随访9月至3年,平均15月.无严重的卧床并发症发生,参照张铁良等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5.7%,135°动力髋加压螺钉治疗组有8例不稳定骨折效果不佳.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应根据内固定能满足维持骨愈合和提供骨折部位所必须的稳定的要求来选择,同时应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
作者:张理;王黎明;桂鉴超;蒋纯志;宋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心瓣膜病变(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高发生率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患者139例,年龄60~93岁,平均(79.04±7.55)岁,按年龄分3组进行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不同年龄组SDHVD和CAS发生情况,再以心脏彩超结果区分为阳性组(有SDHVD)和阴性组(无SDHVD),比较不同组别CAS发生率,并探讨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不同病种SDHVD及CAS发生情况.结果 SDHVD、CAS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组间差异明显;SDHVD患者颈动脉斑块阳性符合率很高,SDHVD阳性组斑块发生率大于阴性组(P<0.05),SDHVD与CAS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 SDHVD的发生率与CAS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AS的发生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声检测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可提示CAS可能性,SDHVD阳性老年人及时行颈动脉超声是有必要的,对冠心病、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早期预防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张涛;朱思平;陆小伟;高甬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天竺醒脑胶囊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 设天竺醒脑胶囊治疗组与常规西药对照组.给药前后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变化,并采用许氏记忆量表检测记忆商(MQ).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2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天竺醒脑胶囊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满意,同时也证实和证明舒肝理气、健脾补肾、化痰通络、开窍醒脑是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作者:李文彪;和姬苓;扬巧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病例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闷2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入院后控制血压、血糖,予规范阿司匹林及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治疗3 d后行冠脉造影术示:左主干(LM)远端狭窄50%,左前降支(LAD)中段第一对角支(D1)发出前狭窄75%,回旋支(LCX)开口处狭窄90%,前向血流均为TIMI 3级;右冠状动脉(RCA)中段狭窄40%,前向血流均为TIMI 3级.
作者:张天龙;魏万林;张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生化标记物在心脏病学领域作为综合的无创指标已应用了近50年.在过去的10年中,临床上又评价了一些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心脏生化标记物来监测急性心肌损伤.但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方面价值突出的应属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本研究通过分析cTnI在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全血中的含量,从而对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预测.
作者:黄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疾病已经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老年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老年癌症患者同时并发各种内外科合并症、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肿瘤筛查不完善、创伤性检查使用受限以及难以实施彻底的根治性手术等.而≥65岁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除具有老年肿瘤一般的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作者:韩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及其血小板CD62P水平变化,探讨诊断冠心病敏感的预测指标及明确冠心病患者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正常老年对照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及外周血血小板CD62P阳性率,同时记录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ACS 2组IM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分别为P<0.05、P<0.01),ACS组CD62P较其他2组显著增高(P<0.01),冠心病患者血压、血糖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探查、结合血小板CD62P检测对冠心病预防、诊断及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枫林;徐培敬;陈颖;樊云清;韩雪花;程蕴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住我院的103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103例CAP患者中男78例,女25例,年龄40~91岁,平均(67.49±27.5)岁.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80例,非老年组23例.老年组CAP患者的基础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为常见.老年组入院后做痰培养60例,送检率58.3%,检出病原菌13株,检出率21.7%,其中肺炎克雷白菌6株,铜绿假单孢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2株,表皮葡萄球菌3株,肺炎链球菌1株.结论 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老年人CAP特点之一.老年CAP患者痰培养送检率及培养阳性率低.应强调早期诊断并尽早根据经验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董宏艳;亓鹏;曾源;胡亦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拔牙中麻醉剂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不同剂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8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使用麻醉剂后拔牙并利用VAS(visud analogue scale)标尺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打分;口腔科医生评价麻醉效果,统计麻醉完全、良好、有效和无效的比例;同时观察2组接受拔牙病人在麻醉剂使用前和使用10 min后的平均动脉压(MBP)和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病人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人使用麻醉疗效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病人使用麻醉剂后的MBP和HR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人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阿替卡因在老年人拔牙中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但须减少剂量.
作者:罗俏丽;史剑杰;徐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纤维支气管镜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不仅提高了肺癌、肺结核、肺不张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而且在治疗上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呼吸内科1992年以来开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下呼吸道异物,其中老年人2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陈公平;林其昌;金咏絮;郑志萍;张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