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张涛;朱思平;陆小伟;高甬东

关键词:心瓣膜疾病,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心瓣膜病变(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高发生率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患者139例,年龄60~93岁,平均(79.04±7.55)岁,按年龄分3组进行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不同年龄组SDHVD和CAS发生情况,再以心脏彩超结果区分为阳性组(有SDHVD)和阴性组(无SDHVD),比较不同组别CAS发生率,并探讨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不同病种SDHVD及CAS发生情况.结果 SDHVD、CAS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组间差异明显;SDHVD患者颈动脉斑块阳性符合率很高,SDHVD阳性组斑块发生率大于阴性组(P<0.05),SDHVD与CAS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 SDHVD的发生率与CAS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AS的发生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声检测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可提示CAS可能性,SDHVD阳性老年人及时行颈动脉超声是有必要的,对冠心病、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早期预防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腔隙性脑梗死与血尿酸、血纤维蛋白原、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等关系分析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同时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2].为了探讨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的危险因素,本文作了血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UA)、血脂、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与腔梗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王东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心瓣膜病变(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高发生率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患者139例,年龄60~93岁,平均(79.04±7.55)岁,按年龄分3组进行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测不同年龄组SDHVD和CAS发生情况,再以心脏彩超结果区分为阳性组(有SDHVD)和阴性组(无SDHVD),比较不同组别CAS发生率,并探讨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不同病种SDHVD及CAS发生情况.结果 SDHVD、CAS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组间差异明显;SDHVD患者颈动脉斑块阳性符合率很高,SDHVD阳性组斑块发生率大于阴性组(P<0.05),SDHVD与CAS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 SDHVD的发生率与CAS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AS的发生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声检测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可提示CAS可能性,SDHVD阳性老年人及时行颈动脉超声是有必要的,对冠心病、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研究及早期预防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张涛;朱思平;陆小伟;高甬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治疗ARDS对肺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潮气量(VT)时,30例重度ARDS患者肺气体交换、肺力学的改变.结果 当VT从15ml/kg降至6 ml/kg时,病人均出现PHC,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PHC时,气道压力显著降低,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5).静态肺压力-容积曲线高位转折点对应的压力为(22.2±1.9)cmH2O,容积为10 ml/kg. 结论 在实施PHC时,只有当气道平台压<20~25 cmH2O时才有可能避免肺泡过度膨胀,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作者:陈彦;张劲松;康健;张芹;陈旭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老年兔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家兔心肌细胞凋亡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老年兔2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n=6);手术组(OP,n=8):结扎腹主动脉复制心力衰竭模型;手术给药组(SF,n=8),分别于术后第1天起静脉给药.实验8周后,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家兔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脏血流动力学(HR、LVSP、LVEDP、±dp/dtmax)的影响,同时比较血浆心钠素(A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脏质量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SH组相比,OP组手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症状,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的减退,心肌肥厚,同时ANP、TNF-α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1);SF组手术给药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明显优于OP组,且心肌肥厚明显减轻,ANP、TNF-α水平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减低(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家兔的心功能,减轻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郑世营;李虹;张晓膺;葛锦峰;狄冬梅;赵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缬沙坦对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阿霉素(ADR)致心肌损伤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表达改变的相关分析.方法 30只SD大鼠腹腔注射ADR(20 mg/kg,分8次)造成心脏损伤模型,缬沙坦330 mg/kg灌胃,分11次观察其对ADR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停药24 h后,测定大鼠左心室功能,肌球蛋白重链分析(半定量). 结果 ①α-MHC mRNA基因表达减弱,β-MHC mRNA基因表达增强;②心肌α-MHC向β-MHC的表型转变与心功能的损伤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缬沙坦能逆转α-MHC向β-MHC的表型转变,心室功能的改善与MHC表型改变的逆转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玉艳;吴翔;景红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绝经后妇女保健

    1 绝经后妇女保健的意义女性占全球人口的55%,女性绝经年龄一般为45~55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女性绝经后的中老年期约占整个生命的1/3[1].而妇女在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生殖器官及全身其他器官均发生一系列变化,极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各种肿瘤及骨质疏松症等,严重地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我国中老年妇女的健康保健意识薄弱.多项调查表明,我国中老年妇女整体缺乏绝经后的保健知识,对绝经后可能出现的相关疾病所知甚少.90%以上的农村妇女认为绝经相关症状不是病,不需要治疗[2-3];约50%的妇女不知道绝经后会出现骨质疏松症[4].另有调查表明中老年妇女乳房及宫颈的普查率低,大约为25%[5].

    作者:高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18例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接受子宫脱垂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18例老年子宫脱垂手术的资料,并以同期40例非老年病人子宫脱垂手术为对照.结果 老年组内外科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合并症多.老年组手术以区域性麻醉为主,手术方式趋于简单;尽管老年组术后ICU入住机会增多,但2组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良好的术前评估、术中监护和术后护理,≥60岁老年子宫脱垂病人也能平安度过手术期.

    作者:王志群;胡娅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在窦性心律状态下心脏舒张功能的变化. 方法 选取28名有PAF发作史的老年心脏病患者与25名无AF发作史的老年体检者,运用心脏超声与核素心室显像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心脏超声检查:PAF组与对照组比较:E/A明显降低[(0.52±0.03)、(0.95±0.08),P<0.05];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明显延长[(129.63±12.66)ms、(102.56±9.68)ms,P<0.05];左心房内径(LAD)明显增加[(43.78±3.89)mm、(37.96±3.75)mm,P<0.05];而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差异[(58.35±4.82)%、(60.26±5.69)%,P>0.05];核素心室显像检查:高峰充盈率(PFR)明显降低[(2.89±0.16)EDV/s、(3.68±0.26)EDV/s,P<0.05];1/3充盈分数(1/3FF)明显下降[(32.28±1.82)%、(45.93±3.86)%,P<0.05].结论 老年PAF患者在窦性心律时伴有心脏舒张功能的降低.

    作者:谈世进;杨建芬;李胜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绍兴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用药分析

    目的 调查绍兴市某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直接问卷方法,调查绍兴市越城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 550例,按年龄分组,分别对治疗率、达标率和降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治疗率较高,达73%,但大多数(65.9%)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仅为7.1%,达标率仅28.8%,且年龄越大者,达标率越低.结论 绍兴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率虽高,但达标率仍不高,可能与单药治疗多、联合用药少有关.

    作者:刘慧英;魏盟;祝桂琅;钟建平;李水法;诸雪萍;章文俊;付苏娜;王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反复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报告

    1 病例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闷2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入院后控制血压、血糖,予规范阿司匹林及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治疗3 d后行冠脉造影术示:左主干(LM)远端狭窄50%,左前降支(LAD)中段第一对角支(D1)发出前狭窄75%,回旋支(LCX)开口处狭窄90%,前向血流均为TIMI 3级;右冠状动脉(RCA)中段狭窄40%,前向血流均为TIMI 3级.

    作者:张天龙;魏万林;张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颌磨牙后区小涎腺杂交瘤1例报告

    涎腺杂交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未纳入新版WHO(2005年)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但国外文献作为一种肿瘤已有报道和描述[1].本文通过1例发生于下颌磨牙后区小涎腺杂交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探讨其病理学特征及肿瘤组织细胞起源.

    作者:万飞;刘来奎;王三锡;陈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人下呼吸道异物的诊治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不仅提高了肺癌、肺结核、肺不张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而且在治疗上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呼吸内科1992年以来开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下呼吸道异物,其中老年人2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陈公平;林其昌;金咏絮;郑志萍;张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视绝经后妇女的健康保健(二)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疾病相对增多,绝经后妇女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约为50岁左右,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推荐,绝经的定义为妇女一生中的后1次月经,绝经的时间应在绝经后1年回顾性确定[1].因此,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系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疾病如下.

    作者:沈宗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妇科肿瘤的诊治特点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疾病已经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老年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老年癌症患者同时并发各种内外科合并症、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肿瘤筛查不完善、创伤性检查使用受限以及难以实施彻底的根治性手术等.而≥65岁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除具有老年肿瘤一般的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作者:韩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干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发病48 h以内入院的老年脑干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35例)及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0~14 d.2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判断其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依达拉奉组ESS、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依达拉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干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周刚;邵荣;朱祖福;盛蕾;高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例食管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癌肉瘤(carcinosocoma)少见.文献对其组织来源性质认识不一[1-4],因此又称为鳞癌伴梭形细胞间质、假肉瘤、梭形细胞癌、息肉状癌等.本院自1990~2002年共诊断20例食管癌肉瘤,统计资料均经复核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渊;张彤;胡振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老化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所有已知的危险因素中,对年龄的作用了解地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表明老年伴随血管老化,与年龄相关的动脉老化通常出现在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事件之前,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分离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可发现衰老形态的细胞;给不同年龄段的动物喂以相同的致粥样硬化饮食,虽然会出现程度相同的高脂血症,但老年组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明显比年轻组严重[1].提示血管老化是年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形成的关键环节.本综述结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探讨了血管老化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阮云军;银孟卓;吴赛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DM对伴颈动脉硬化的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影响

    目的 在≥75岁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探讨糖尿病(DM)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DM将67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房、左心室结构以及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 DM组与非DM组比较: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加(P<0.05),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5),但左心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 DM可加重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改变和舒张功能恶化.

    作者:陆小伟;张涛;高甬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更年期妇女皮肤特点与皮肤护理

    健康美丽的皮肤,不仅使人显得年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给人以轻松、愉快、清秀之感.更年期由于女性激素的减少,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现象逐渐体现,皮肤开始出现老化的各种表现,皮肤的护理就突显重要.因此,我们应该熟知更年期的皮肤基本特点和基本护理方法.

    作者:张怀亮;陈正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4例老年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分析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一种起源于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中老年常见的癌症之一.我科于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手术治疗≥60岁BCC患者1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明;周海清;王金龙;凌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实用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老年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