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红;徐廷亚;刘自春
目的指导患者正确建立语言沟通,使之达到佳语言沟通状态.方法评估患者沟通的应对能力,根据病人不同问题制定相适应的护理目标与护理措施.结果6例TCMA患者经个体与集体相结合训练,3个月后,基本上能与周围人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结论有针对性评估及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提高言语康复的护理工作效果.
作者:辛志芳;赵晓瑞;何卫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抗高血压药物对其影响目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这些因素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人90例,采用吲哒帕胺2 5mg/d,卡托普利75~150mg/d分3次口服,6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对其中36例伴LVH者连续服药24周,以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结构有否改善.结果90例高血压病人治疗6周后平均收缩压下降40mmHg,舒张压下降16mmHg,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36例服药24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E/A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结论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显著逆转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王志建;薛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洛汀新是一长效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近年来,我们观察了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洛汀新治疗后血生化、左室肥厚及肾功能部分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组体内分布广泛的具有生长因子活性的多肽,由机体组织自身合成,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因能明显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故而称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又因和肝素有很高的亲和力,故而又称为肝素结合生长因子(Heparin binding growth factor).
作者:易伟;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尿激酶(UK)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溶栓药物,基层医院脑梗死病人多数不能在常规溶栓窗内(<6h)就诊或高龄、血压偏高病人,不适应大剂量(2万U/kg)溶栓治疗.本试验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以上病人静脉序贯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万冬宇;李宗卫;叶梅;余长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2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92例,高血压4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动脉炎9例,糖尿病6例,烟雾病2例,妊高征产后2例,头颈部外伤2例,肥胖63例,嗜烟60例,嗜酒62例,原因未明者38例,占23 5%.死亡8例,病死率4 9%,结论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由单一因素引起者47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者77例,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脑动脉炎是本组中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烟酒嗜好、肥胖等,脑源性死亡是中青年脑梗死致死的根本原因.早期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可望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高绚照;赵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作者:李尧;邱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呼吸功能不全则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低氧血症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高达48%~72 3%[1].故保持气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是至关重要的,现将其呼吸道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许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外伤性颅内血肿64例,其中单纯性血肿33例,现就其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冯国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自2000 01~2001 12对高血压并发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使血压维持在不同的水平,观察疗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就本科对这类病例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校杰;柴银朋;刘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近两年来,对收治的45例脑梗死患者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并采用单盲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患者病史将确诊为高血压病的136例患者随即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片12 5mg,3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B组患者给予双氢克尿塞片12 5mg,2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C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片6 25mg 3次/d口服,同时给予双氢克尿塞片12 5mg,1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结果A组与B组降压效果一般,出现副反应较多,C组降压效果明显,副反应出现较少.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理想,而且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李彦宏;葛宏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6 07~2001 12,我科收治31例酒精中毒并发颅内出血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与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相关因素和患病率.方法以脑部CT或MRI检查有脑梗死而无临床症状者诊断为SCI,设对照组,随访10年,分别观察MID患病率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CI组MID患病率为48 06%,对照组23 72%,两组差异显著(P<0 01).相关因素两组以高血压病为首.结论SCI临床并非少见,在伴有脑血管相关因素时出现记忆、认知和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应首先考虑MID.
作者:李社会;牛福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45~78岁,平均54岁,均为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6例,颅内出血3例;7例见于急性期,2例见于恢复期,影响进食及休息,应用柿蒂疗法、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静注等治疗无效.
作者:谢可仁;孙煜;卢现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指急性CO中毒患者经抢救恢复,于数天以至数周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的间歇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在急性CO中毒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1].为探讨DEACMP的影像学特征及与临床的关系,我们对35例本病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敬平;王会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HIE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在完善的支持治疗和积极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 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九红;徐廷亚;刘自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就我院2000 02~2002 02收治的26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颅脑CT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 01~2002 09收治的3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原因,并加以归类总结.结果母亲因素占58 6%,分娩因素占27 9%,胎儿因素占13 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逐年递增,要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必须从病因入手,产前预防和高危妊娠管理极为关键.
作者:张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