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红;徐廷亚;刘自春
目的探讨高尿酸(UA)血症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将80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UA异常增高率分别为62 5%和8 57%(P<0 05),观察组UA、血脂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1),且UA与甘油三酯(TG)水平呈正相关;尿酸水平与病情、预后有关(P<0 05,0 01).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ACI危险因子之一,测定血尿酸含量有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
作者:张骏;胡泳涛;雷显泽;徐忠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 01~2001 12间收治经CT诊断的出血性脑梗死(HI)共2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CT所见分析如下:
作者:白振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从根本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代高科技、多变的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因素致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连年上升,已成为夺取人们生命的可怕杀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给以正确的指导教育,对疾病的转归、病人的康复大有益处.
作者:杨东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桥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 P角)系指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关的地带.我科自1997 01~2001 01手术切除CP角区肿瘤15例,现就其手术切除及并发症作探讨.
作者:吴祖新;徐德康;舒发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0 03~2002 06我们对10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七叶皂苷钠、甘露醇及单独应用甘露醇治疗后对其疗效及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血气胸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均有胰岛素抵抗,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达20%~40%.本文收集我院1998 02~2001 04间78例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
作者:杨雨旺;刘勤;张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溶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取静脉给予溶栓药物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4 3%,显效73 1%;有效率86 5%;对照组痊愈26 7%,显效40%,有效率66 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UK)在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高,对凝血有影响.
作者:赵艳霞;贾茹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的降压疗效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高血压病人90例,采用吲哒帕胺2 5mg/d,卡托普利75~150mg/d分3次口服,6周后观察降压疗效,对其中36例伴LVH者连续服药24周,以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结构有否改善.结果90例高血压病人治疗6周后平均收缩压下降40mmHg,舒张压下降16mmHg,经t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36例服药24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E/A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 01).结论吲哒帕胺与卡托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显著逆转LVH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王志建;薛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1年来,我科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慧;刘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对63例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进行了尿激酶(UK)静脉溶栓加脱水等治疗,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小云;刘群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为严重、有死亡危险的一种类型[1],多发生于酒中毒患者突然断酒或减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而酒精可抑制ACTH急剧下降引起震颤,谵妄可能与失水、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维生素缺乏、脑水肿等多种因素致广泛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有关[2].我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115例,出现震颤谵妄20例(17 4%),无一例死亡,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大综资料前瞻性回顾表明,血压升高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相对危险性呈对数线性关系.同时与持续升高有强关联性[1,2],迅速有效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避免或逆转高血压对靶器官损伤,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治疗高血压急症选用硝普钠取得了较好疗效,但易引起心率加快,加重重型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乌拉地尔(商品名:压宁定Urapidil)治疗重症高血压,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对靶器官损伤相对较轻[3],笔者对144例重型高血压随机分组进行治疗,其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沈亚民;岳丽英;孔庆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但儿童少见,其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别.自1995 02~2001 10,我们共收治小儿急性脑梗死43例,并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正;曹传祥;孟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 01~2002 09收治的3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原因,并加以归类总结.结果母亲因素占58 6%,分娩因素占27 9%,胎儿因素占13 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逐年递增,要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必须从病因入手,产前预防和高危妊娠管理极为关键.
作者:张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一氧化碳(CO)中毒是十分常见疾病.我们采用高压氧联合自血光量子治疗重度CO中毒,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烈普;王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嗜铬细胞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系统其它部位(颈动脉体、主动脉旁的交感神经节)的肿瘤,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少量肾上腺素.临床表现高血压和代谢改变,发作时症状严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威胁.治疗需切除肿瘤,但肿瘤切除术后使血压变化很大.所以血压变化是治疗中重要的观察内容,也是重要的监测内容.我院自1998~2002采用有创性动态血压监测(IBP)以来,有效确保了嗜铬细胞瘤术后患者的连续血压监测,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现介绍如下:
作者:靳红霞;王艳芳;史四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自1999年3月以来,我院采用丽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20例,并与脉络宁、复方丹参各20例进行疗效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HIE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在完善的支持治疗和积极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 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九红;徐廷亚;刘自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