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5例精神分裂症服用氯氮平治疗中的脑电图变化

娄明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 氯氮平, 治疗, 脑电图改变, 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使用, 广谱, 报告
摘要:氯氮平(Clozapine)系国产的一种广谱抗精神病药物,目前临床使用广泛.现将我们观察的1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前后引起的脑电图改变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CO中毒性脑病的CT分析

    急性CO中毒是北方冬季的常见病,其首发症状和迟发症状均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颅CT对CO中毒性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指导意义.现将我院50例CO中毒患者的CT影像改变进行回顾和分析.

    作者:张孟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征

    我院自1994~2002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50例,占同期住院各种脑血管病的4.3%,65岁以上者占40%.现将65岁以上(老年组)的20例与同期65岁以下(对照组)的30例进行对比,以探讨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晋山;郭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过敏性紫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7例分析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HSP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指导治疗,现将我院两年来住院的17例HSP合并CNS损害的患儿临床总结如下.

    作者:靳秀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病人早期给予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康复与运动康复的护理,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至关重要.

    作者:李凤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钠血症的分析

    目的:早期诊断低钠血症,及时治疗,降低HIE死亡率.方法:对1999-01~2001-12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于入院24h内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清电解质.血钠<130mmol/L诊断为低钠血症并给予治疗,共105例.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为基础,在吸氧、保护脑代谢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对轻度低钠血症患者给予限水、利尿等治疗,对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补钠.按3%氯化钠12ml/kg提高10mmol/L血钠计算,经静滴注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无胃肠功能障碍者分次口服生理盐水提高血钠.结果:轻度低钠血症42例,占40.0%;中度52例,占49.52%;重度11例,占10.48%.痊愈83人,治愈率79.05%,死亡14人,死亡率13.33%.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8人,占7.62%.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钠血症临床无特异表现,监测血电解质可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并及时限水、补钠等治疗,以提高HIE治愈率.

    作者:成怡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纳洛酮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

    作者:张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双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组38例(46只眼)视力损害严重,视野缺损多与生理盲点相连.眼底视盘边界模糊、水肿、渗出及出血,部分呈现视盘缺血苍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盘及脉络膜充盈延迟,视盘低荧光.结果:经多种方法治疗,视力提高32只眼(69.6%),双眼视力相等14例,占36.8%;视野改善21只,双眼视野缺损一致26例,占68.4%.结论: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应寻找早期预防、诊断的方法及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晓琳;董仰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

    本文将我院1998~2001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以探讨SAH对心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珍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两种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逐步由开颅清除血肿向微创伤清除血肿的方向发展,因此,出现了钻颅抽吸术、阿基米德钻血肿粉碎器、贾氏[1]微创血肿粉碎针等一些方法和器械,使治疗变得更为简单和方便.本组资料旨在研究单纯钻颅抽吸术与贾氏微创血肿粉碎术两种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永民;张法丞;李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西比灵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比灵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84例发病24h内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西比灵5mg,口服2/d,同时予止血、镇静、止痛、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尼莫地平60mg口服,4/d,止血、镇静、止痛、脱水等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4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占9.5%;对照组3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占7.1%.两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西比灵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效.

    作者:宋占龙;许洪发;毕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作者对1997-11~2001-11门诊的老年高血压病50例,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及患者的不同个性进行卫生宣教,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院自1996年开始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脑室出血,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富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腓骨肌萎缩症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于1997年4月出现双下肢力弱并逐渐萎缩,病症缓慢加重.自2000年1月份起,逐渐出现站立、行走不稳定,垂足.

    作者:杨培全;龙健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神经内窥镜治疗阻塞性脑积水48例报告

    阻塞性脑积水的原因有先天畸形、肿瘤、炎症粘连、寄生虫及血块堵塞等.1995年1月至今,我们采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对该类疾病进行对症对因治疗,共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进显;焦政安;宋玉;胡成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半常规量甘露醇治疗脑卒中对肾功能损害的观察

    我们自1998年6月以来,采用半常规量甘露醇0.5g/(kg*次)治疗脑卒中50例,并与常规量甘露醇1.0g/(kg*次)治疗的脑卒中50例进行肾脏损害的观察.使用半常规量组明显降低了肾脏损害,且降颅压效果基本相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凤武;刘永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治疗手部痉挛13例报告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治疗手部痉挛的疗效.方法:利用臂丛神经根相互代偿的原理,用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手部痉挛的手术方法.结果:治疗的13例手部痉挛病人肢体痉挛明显减轻,部分患者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本疗法是治疗手局部痉挛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43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死亡率高.现将我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作一总结,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贾凤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梗死并发高血糖20例分析

    近年来,人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脑梗死急性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高血糖和糖尿病一样可加重脑组织损伤.我院近两年来收治脑梗死患者20例,其血糖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脊髓型颈椎病10例临床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各异,患者常常反复求诊于骨科、神经科、理疗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容易引起误诊.2001-01~2001-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该类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治疗方法:降纤酶10U+生理盐水150ml,静滴,qd,连用3天,同时应用常规治疗.结果:700例使用降纤酶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出血死亡,并出现针眼处渗血、牙龈出血等.结论:做好脑梗死患者使用降纤酶期间的护理,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月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