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继法
葶苈子别名:北葶苈子、甜葶苈子、辣椒菜.来源为十字花科职务独行菜Lepidium a petalum Willd.的种子.化学成分:含芥子甙(sinigrin)、脂肪油、蛋白质、糖类.性味归经性大寒,味辛、苦.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作者:王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系,创建和谐医院,是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依然集中在医院方面,医疗卫生行业服务与社会总体需求和期望有较大差距,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患纠纷时有发生,这种不正常的医患关系,既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也影响到医疗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好医患关系,是创建和谐医院的核心,是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实践和调研,本文试就常见的影响医患关系的四种因素作如下探讨,并探索性提出创建和谐医院的对策.
作者:陈树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鼻骨骨折患者,于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分析重建影像诊断鼻骨骨折的准确性和优越性.结果 在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移位等空间信息方面,三维影像明显优于平片和二维影像.结论 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鼻骨的空间解剖关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道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神经系统损害是HIV感染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艾滋病患者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在周围感觉神经病当中,肢体麻木是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历代医家对于麻木的病因病机,认为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笔者认为,艾滋病相关周围神经损害所致肢体麻木症状,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邪及痰、瘀留滞为标.其病机为气血不能正常运行流通,以至皮肉筋脉失养.
作者:刘向哲;蒋自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查柴胡-黄芩药对保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乙醇沉淀法,将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分为A、B、C、D四个部位,以血清ALT、AST为指标,观察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及其分离部位合并液对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考察A、B、C、D各部位的保肝效应,后对分析所得的佳配伍进行效用再验证.结果 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及其分离部位合并液均能明显降低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与AST(P<0.05或P<0.01);正交试验表明,C和D对模型大鼠血清ALT与AST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作用(P<0.05或接近0.05),其佳部位配伍为C+D;重复验证实验表明,C+D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与AST(P<0.05),其效应与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相当.结论 部位C、D是柴胡-黄芩药对保肝作用的主要部位.
作者:许刚;谢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胃舒散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生产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包括甘草、陈皮、鸡骨香、大黄、石菖蒲、次碳酸铋、氧化镁等.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需求量日增.笔者将近十年来对胃舒散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报道如下.
作者:林旭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刘寄奴,味苦,温,归心、肝、脾经.其主要功效为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笔者临床运用刘寄奴治疗多种疾病,均获显效,现举例如下:1 逆行性淋巴管炎(流火)
作者:郭佳堂;殷学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99例进行观察,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抚触组婴儿在体重身长方面明显比对照组增长快.结论 抚触可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作者:陈青琴;李永红;钱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灾难医学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各种灾难和疾病的严重威胁和挑战,学习急救技术,提高急救现场的自救互救能力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重视,而作为培养新一代医学人才的教学基地,应如何利用其优势,结合临床实践,对实习期医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急救技术培训,我们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作者:何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木香类药材大多数来源于菊科植物,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功效,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在商品和使用中,木香的名称众多,来源各不相同,功效不完全一样,经常互相混用,应注意区别.
作者:周继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在150年以前由英国神经科医生Dr.Charles Bell首先报道,从临床看Bell所述的面瘫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称贝尔面瘫或麻痹,是由面神经管段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本文从方剂学教学角度探讨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方剂组方规律的关系,在方剂学教学中紧密结合藏象学说相关内容,分析方剂立法及药物配伍规律,可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深刻领会方剂学的组方思路,逐步建立中医辩证思维能力.
作者: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是临床常见病,较难治愈,轻者影响学习、工作,重者损筋坏骨,功能丧失,导致残废.近年来,我们以活血通络法为主,辨证加减治疗,收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姜杰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液或输血冲管无效原因及意义.方法 采用三种规格输液用生理盐水,将输液瓶倒置,用注射器抽20ml空气,插入瓶内,观察瓶内负压.结果 规格500ml生理盐水瓶内负压10.80±2.99,规格250ml、100ml瓶内无负压.结论 输液或输血冲管时建议用规格250ml、100ml生理盐水.使用规格500ml生理盐水时,须排空滴管上端液体并降低滴管内液面高度;排出瓶内负压或更换输液器等.有效冲管,在于避免潜在输入药物配伍禁忌.
作者:张喜梅;王变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前胸挤压法治疗胸椎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胸前挤压,结果60例经3~10次手法临床治愈.结论 前胸挤压法治疗胸椎错位疗效确切.
作者:潘米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中医教育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依据认知科学的原型理论、类比迁移、前瞻性学习、内化与近发展区等原理探讨中医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认知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杜立英;刘庚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常用的手段.当医生开出处方时其考虑的是:患者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剂量,正确的药物,通过正确的途径服用.从而使药物发挥佳的治疗效果,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患者能否遵守医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准确地遵从服药方法服用药物呢?
作者:周燕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药功效是对药物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调节效应而被人们所认识,并通过简洁的术语加以表达的,又称功能、功用、效用和作用.它源于医疗实践,进而指导临床用药,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简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过敏性鼻炎与中医鼻鼽相似,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塞为特征的鼻病,常年可见,以春季发病较为多见,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笔者采用电针加中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陈靖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天麻别名:明天麻、白龙草、持箭根.来源:为兰科职务天麻Gastrodiae elata Bl.的块茎.化学成分:含天麻甙(gastrodin)、天麻甙元、天麻醚甙(gastrodioside)、派立辛(parishin)、香草醇、?-甾醇、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肝经.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症
作者:张建堂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