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涌健
我院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慢性肾小球炎患者进行护理.本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独特实用价值,值得推广.慢性肾小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双肾肾小球的一组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迁延难愈.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并伴有肾功能损害,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本病为内科常见病,但现在医学并无特效之方法治疗本病.而我科在采用西医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取得明显之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茂芳;崔绍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于潜白术.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10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化学成分: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苍术酮 (atracty10ne)、白术内酯A、B(butenolideA,B),另含3-β-乙酰氧基苍术酮,3.B.羟基苍术酮等.性味归经: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作者:白明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与用西药对照组疗效观察,治疗组58例,临床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58例,临床痊愈44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48%.两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愈疡汤能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实为治疗该病的良方.
作者:朱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 对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作者:刘宝华;张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用自拟山甲温胆汤合血栓通粉针剂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王新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时治疗、预防癌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自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和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表现为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小腹部疼痛,或痛及腰骶部,或伴恶心呕吐,或头晕头痛,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昏厥等症状,笔者采用电针加中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升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砂仁破碎程度、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三因素对砂仁煎煮液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要得到较高挥发油含量的煎液,应将砂仁壳与种子均破碎、不必浸泡、煎煮10min.
作者:冯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针刺留针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关系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留针是针刺取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建立客观可行性的留针时间标准是针刺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者:严伟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1]中重要的章节之一,不仅包涵疾病种类较多,学时比例重,且多有形症具备的局部表现特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临床常见皮肤性病的中医知识、基本诊断和常规治疗? 本人根据多年的中西医结合<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章节教学实践,略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作者: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茵栀黄加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黄疸疗效.方法 60例小儿黄疽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药茵栀黄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用西药激素,酶诱导剂及血浆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结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文选;包小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脑心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针80毫克,胞二磷胆碱1.O克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注.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三次.对照组静注同样扩血管药物加服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与89.7%(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 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冯黎明;王秋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火热是烧伤的首发病因.火热侵害人体,首先成伤.外伤形体,内伤阴液,出现瘀滞,腐烂的烧伤创面,继之,邪毒侵袭,化热攻里,瘀、腐、毒反过来,更加重了伤,以致变证峰起,病情复杂,均系于伤、瘀、腐、毒胶结而难解,此乃病机之关键.因此.临床救治,要求疗伤必须重视内外同治,外应积极修护毁伤之形体,蔽护人体的完整统一,不仅可以防止津脱液失,血气耗伤,又能有效阻止邪毒的侵袭;内应补液养阴,顾护正气,恢复体内阴阳平衡,鼓舞正气,祛邪解毒,促进创面愈合.化瘀通络,祛腐生新,防治邪毒感染,无疑是正确疗伤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
作者:侯新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经治疗后,细菌尿阴转,但以后再次发生真性细菌尿,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复发是由原先的致病菌再次引起尿路感染.通常是在停药1个月内发生.
作者:秦季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采取常用的手术方法治疗重症或复杂的痔病,在选择痔核切除的部位以及保留肛管皮肤的多寡上,常令术者感到棘手.切除部位不当可能引起伤口延迟愈合;切除肛管皮肤不够,术后会发生肛沿水肿;而切除皮肤过多又有遭致肛门狭窄的弊端.
作者:李光琴;张子愚;官开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指导各地在抗震救灾医疗救助中正确应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有关中医药专家制定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应用中医药技术指导意见>,于5月16日正式发布.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山茱萸为我国传统大宗地道药材,干燥果肉入药,并可做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等.近年来,由于山茱萸药材供应较紧缺,价格较贵因此市场上屡有伪品代替的现象.常见的伪品有酸枣肉、川楝果皮、山樱桃果皮等加工、染色而成.我们在日常监督检验中,发现了部分伪品及造假的新手段,并利用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对比鉴别,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正品与伪品的鉴别方法.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龙眼穴与传统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龙眼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疗程短.且无后遗证.
作者:周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继安徽省阜阳市出现小儿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以来,毫州市亦出现小儿手足口病流行,且人数居安徽省第二位,安徽省毫州市华佗中医院被确定为收治小儿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院主要承担轻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救治工作,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二甲中医院,我院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采用中西医并重的方法防治小儿手足口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碧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疗法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80例,以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及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共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7.5%,西医组为75.0%,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作者:杨涛;刘中文;谭洪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