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超
继安徽省阜阳市出现小儿手足口病暴发流行以来,毫州市亦出现小儿手足口病流行,且人数居安徽省第二位,安徽省毫州市华佗中医院被确定为收治小儿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院主要承担轻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救治工作,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二甲中医院,我院积极发挥中医药优势,采用中西医并重的方法防治小儿手足口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碧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吕承全,字继武,男,汉族,生于1917年,卒于1997年[1].生前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14岁时开始随父学医.1935年入开封国医讲习所就读,193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校函授班,曾先后跟随卢子涵、王合三、许公岩等著名中医学家学习眼科和内科,并得到真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是卫生部遴选的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
作者:徐江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脑心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针80毫克,胞二磷胆碱1.O克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注.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三次.对照组静注同样扩血管药物加服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与89.7%(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 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冯黎明;王秋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正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其独特地临床疗效也逐渐被医学界和患者认可.虽然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仍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大法,但经几十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有相当数量的抗癌中成药逐渐在临床推广运用,目前,在临床常用的抗癌中成药已有80余种,这对于丰富中医治疗手段、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临床不合理运用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如不加以重视有可能影响抗癌中成药的临床运用前景,也不利于大限度的发挥中成药的临床疗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对抗癌中成药认识模糊.
作者:李涌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逆行穿针固定配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广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血黄凝胶并通过临床证实其疗效.方法 选用氮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与涂邦力痤疮王临床对照,观察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 血黄凝胶组对皮损类型、皮损数目、脂溢情况、肿胀破溃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黄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有确切疗效.
作者:何琦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从<伤寒论>桂枝汤的组成、方义及服法讨论入手,分析与研究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就大论范围而言,桂枝汤原方所治病证多达15种,桂枝汤加减化裁方所治病证则多达32种,可见先贤称桂枝汤为群方之冠,诸方之祖,确是名副其实.并由此提示我们只要熟练掌握桂枝汤组成与方义,临床之际,便可灵活加减,因证化裁,以一方面御百病,事半而功倍矣.
作者:柴瑞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黄帝内经>在<热论>、<刺热>、<评热病论>、<热病>等多个章节对外感热病进行了阐述.对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症状变化、治疗原则、禁忌、预后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发,对后世临床及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就其在外感热病方面的论述进行归纳分析,并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心得,现分述如下:
作者:张国雄;李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病的辨证及其证型的疗效评价规范化方法;方法应用老年病文献调研和老年病前瞻性临床诊断试验,对357例门诊病例作症状的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出25项症状,对含血脂等理化检查的40例筛选出4项计量指标;结果 40例病例的29项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辨证结果相符;结论在老年病范畴内的辨证和证型的疗效评价可以通过对29项指标的量化进行规范.
作者:彭明德;杨殿兴;林红;李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后期临床教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经过五年的教学研究,我们总结出四重教学管理法,即重建章立制,确保后期临床教学有章可循,重学科建设、教师培训,建立高素质学科队伍,重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重临摹及直观式教学力度,提高后期临床教学质量,通过四重教学管理法的应用,一抓管理,二抓教师、三抓学生、四抓临摹及直观教学,全面提高了我院后期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卢跃卿;张建文;霍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 对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作者:刘宝华;张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患儿误吸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我科1例因误吸窒息的患儿的护理方法.结果 这例患儿成功抢救,经对症治疗和护理病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患儿发生误吸、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蓝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参芪降糖颗粒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糖耐量异常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确诊为糖皮质激素诱发糖耐量异常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不服用药物,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芪降糖颗粒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月.结果 治疗组血糖明显下降,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对类固醇诱发糖耐量异常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皓月;何晓红;陈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A1型题1 哮证发作的主因是A 外邪B 饮食C 情志D 伏痰E 风邪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B超监测下的无痛人流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妇产科门诊784例早孕(停经在35-69天)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成392例对照组和392例观察组.在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常用在B超监测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392例无痛人流手术均为一次成功,无漏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缩短.结论 常规人流术手术者是在盲视下凭临床经验及手感操作,易发生并发症.在B超引导下可视人流术操作简单安全,具有直观性.可动态地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引导手术器械的操作,能及时检测吸刮物干净与否,大限度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
作者:王幸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脑外伤治疗中,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使医生随时掌握病人脑脊液变化,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脑外伤并发症,降低死亡率[1],现将我院38例手术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香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用自拟山甲温胆汤合血栓通粉针剂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王新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方法 对160例肋骨骨折患者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总计251处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100%;X线平片检查共发现明确肋骨骨折169处,检出率为67.3%,漏诊率为33.7%.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有效地避免X线平片和常规CT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冯汉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封某某,女,68岁,因上腹部胀痛1月于2005年12月27日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见胃内巨大结石,大小约12X5cm,表面呈黄褐色、质硬,胃角可见一约2X2cm溃疡.
作者:邓美玲;朱加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植物粪石性肠梗阻并不多见,其梗阻症状多不明显,术前确诊困难,易延误手术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本院2003~2007年共收治植物粪石性肠梗阻46例,现就其成因,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尚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