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0~2006年南涧县乐秋村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杨慧;李金周;戴文新

关键词:南涧县, 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 防治效果, 防治工作, 血吸虫病流行, 感染率, 疫情, 黄牛, 工作效果, 防治经验, 变化规律, 状调查, 云南省, 行政村
摘要:乐秋行政村曾是云南省南涧县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1990年对该村开展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人和黄牛感染率分别为14.21%、35.38%.通过反复开展防治工作,疫情大幅度下降,到2006年人和黄牛感染率分别下降至1.89%、5.43%,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解该村1990 2006年防治工作效果和疫情变化规律,总结防治经验,对乐秋村1990年以来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进行分析.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仪征市血吸虫病流行区改厕情况调查

    仪征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县市,2006年仪征市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新建改造了一批无害化卫生户厕.为掌握血吸虫病流行区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状况和实施改厕的实际情况,探索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改厕的新方式、新举措,我们对全市的改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作者:陈长春;高庆琪;郑鸿;李春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疾病负担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于南方12个省(市)的433个县(市、区)4078个乡(镇).至1984年底的数据统计,全国累计患者达1161.2万人,其中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约60万人,受血吸虫病威胁的人口达1亿多.

    作者:贾铁武;周晓农;姚嘉文;吴晓华;邓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西昌邛海血吸虫病流行区沼气建设及使用情况

    目的 了解西昌邛海周边血吸虫病重流行区沼气建设使用情况及农户接受程度.方法 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查10个自然村的254户,了解有关沼气修建、使用、农户接受程度等情况;访谈43名居民,了解其对沼气建设的态度.结果 已建沼气户仅占20.5%,建沼气户与未建户的年经济收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4,P>0.05);96.2%建沼气户表示满意;农户对政府补助有较严重的依赖性.结论 尽管农户对沼气建设有良好的认同,但沼气池的推广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户对沼气修建与寄生虫病流行关系的认识以及使用沼气的习惯,尚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作者:陈琳;Edmund Seto;Justin Remais;张奕;赵联国;Elizabeth Carlton;钟波;Robert C. Spear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日本血吸虫生殖相关抗原31~32kDa分子的质谱分析与鉴定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离、鉴定日本血吸虫天然分子31~32kDa抗原组分.方法 收集感染后32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制备成虫蛋白,经一维电泳、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选取31~32kDa附近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通过凝胶图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二维电泳结果显示31~32kDa附近有13个蛋白点,经MALDI-TOF-MS鉴定及分析,发现3个蛋白分子分别与曼氏血吸虫Actine-2、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脱氢酶、曼氏血吸虫组织蛋白酶B肽链内切酶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 31~32kDa组分中含有这3个蛋白点,它们与日本血吸虫31~32kDa天然分子中起保护性的有效分子密切相关.同时,它们的发现也为天然分子疫苗向基因工程疫苗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林;汪世平;周帅锋;胡少敏;何卓;高冬梅;冯明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苯双脒对蛲虫感染的治疗效果

    国家一类新药三苯双脒(tribendimidine)是一种驱肠道线虫的新药,多种动物模型及自然感染动物的药效学实验证明,对日本巴西圆线虫、美洲钩虫、犬钩虫、鼠蛲虫等均有很好的驱虫作用.

    作者:周新亚;凌莉;臧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吡喹酮顿服疗法伍用护肝药护肝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吡喹酮40mg/kg顿服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是否必须口服护肝药.方法 在疫区现场随机抽取266例慢性血吸虫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吡喹酮加护肝药(护肝组),另一组为吡喹酮加安慰剂(对照组).治前与治毕7~10d,检查肝功能,并辅以询诊和重点体检.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A/G比值均正常.ALT>40U(40~55U),治前护肝组14例(10.77%),对照组11例(8.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治后复查,护肝组4例(3.74%),对照组8例(6.89%),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治后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厌油、食欲减退、肝区疼痛不适等肝损害表现.结论 吡喹酮40mg/kg顿服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可以不伍用护肝药物.

    作者:龚桃;龚连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氢青蒿素哌喹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哌喹(科泰复)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每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诱导SD清洁级大鼠建立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采用科泰复40mg/kg,连续3d,双氢青蒿素(科泰新)60mg/kg,连续6d治疗实验大鼠,以复方新诺明为治疗对照组,通过存活率、体重回升率、肺重/体重比、肺印片的每视野包囊均数、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和血清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等指标考核其疗效.结果 科泰复、科泰新治疗组的大鼠存活率提高,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肺重/体重比、肺印片的每视野包囊均数和血清NO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PCP模型阳性对照组(P<0.05),而科泰复和科泰新治疗组大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和IFN-γ水平则均显著高于PCP模型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科泰复、科泰新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具有治疗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周永华;赵弘卿;许永良;周华云;许军;高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苏州市流动人口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监测

    为了巩固基本消灭疟疾成果,控制输入性传染源,我们在长期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监测本地儿童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病例报告数增多的趋势,于2006~2007年,对本市的流动儿童以及成人开展了IFAT监测.

    作者:汪树铭;钱金凤;吴秀珍;昊敬之;胡一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990~2006年南涧县乐秋村血吸虫病防治效果

    乐秋行政村曾是云南省南涧县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1990年对该村开展血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人和黄牛感染率分别为14.21%、35.38%.通过反复开展防治工作,疫情大幅度下降,到2006年人和黄牛感染率分别下降至1.89%、5.43%,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解该村1990 2006年防治工作效果和疫情变化规律,总结防治经验,对乐秋村1990年以来血吸虫病防治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杨慧;李金周;戴文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猪囊尾蚴Ts2基因的免疫筛选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筛选并分析猪囊尾蚴新基因,为猪囊尾蚴病患者的免疫学诊断提供特异的重组抗原及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 用猪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筛选猪囊尾蚴cDNA文库,将所获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通过互联网NCBI GenBank和蛋白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阳性克隆,经分析具有738bp完整开放阅读框,是1个新基因,登录号EU221317,命名为Ts2.结论 成功克隆了猪囊尾蚴Ts2基因片段,为进一步实验提供了条件.

    作者:郑胜生;汪学龙;沈继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云南省南部农村居民疟防KAP变化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云南省南部农村居民疟防知识、态度、行为(KAP)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云南省南部4个县,采用分层整群不等比例抽样调查方法,问卷收集居民一般情况、疟防常识知晓、疟防态度及行为习惯等资料,对回答内容进行KAP量化分析.结果 农村居民的疟防KAP水平于宣教后呈显著提高,疟防态度改善为明显(0.8051±0.0050,F=3132.85,P<0.01),疟防常识知晓得分增幅小,但仍有统计学意义(0.2046±0.0061,F=29.98,P<0.01),影响疟防常识知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求医意向、蚊帐拥有及其使用,影响疟防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年龄、疟疾症状知晓、蚊帐拥有及其使用,影响疟防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疟疾症状知晓、蚊帐使用意愿,研究地区农村居民的疟防态度和卫生行为构成不完全依赖疟防常识的积累.结论 宣教后,居民的疟防KAP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发生改变,人类学指标的影响强度增大,疟防常识宣教对人群的正向引导作用明显.

    作者:董莹;吕时生;许海兵;付开云;杨江波;段爱媛;岩罕章;张再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应用价值的评估I IHA筛查法对血吸虫病疫区人群感染率的评价

    目的 分析IHA筛查法评估血吸虫病疫区人群感染率的可靠性.方法 在江西省鄱阳湖血吸虫病疫区选取一个村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对每位对象收集2次新鲜粪便标本各制作6张Kato片(2粪12片)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采用IHA法进行血清学定量检测,分析常规1粪3张Kato片的阳性检出率与漏检率、IHA的诊断效率及IHA与Kato-Katz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3张Kato片漏检率达19.7%~66.1%,1粪较2粪漏检率为23.0%.IH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6%、89.4%,与Kato-Katz法的总符合率为86.7%.IHA的阴性预测值为96.8%,但阳性预测值较低(36.8%),阳性漏检率高达30.4%;IHA筛查法对试点区人群感染率估算的漏检率达35.8%.结论 IHA筛查法对疫区人群实际感染率估算有较大的偏差,IHA作为筛查工具仍需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IHA阳性阈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林丹丹;刘跃民;胡飞;陶波;王新明;左小星;李剑瑛;吴观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剂型杀螟丹对鱼类急性毒性的实验观察

    目的 测定、评价新剂型杀螟丹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斑马鱼实验法进行急性鱼毒试验.结果 4%杀螟丹颗粒剂、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3种药物24、48h和96h的LC50分别为0.4349、0.2457、0.2353mg/L,0.9864、0.4506、0.2002 mg/L和0.3412、0.2249、0.2451 mg/L.斑马鱼死亡率随3种药物浓度增高而升高,同时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结论 杀螟丹颗粒剂、杀螟丹可溶性粉剂对斑马鱼的毒性低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但2种新剂型杀螟丹药物对鱼仍然有毒.现场灭螺时仍须避免污染水产养殖水域.

    作者:吴锋;姜玉骥;梁松;孙立彪;夏建桃;梁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围栏封洲控制血吸虫病效果的初步观察

    沅江市位于洞庭湖中部,属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垸外洲滩上血吸虫病传染源主要来自牛粪便中的血吸虫卵[1-2],为切断血吸虫病传播环节,我们结合湖洲生产开发,围栏封洲禁牧,控制牛、羊粪便对洲滩的污染,报告如下.

    作者:黄德高;饶友良;符应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为200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省疫情尚未控制的16个县(市、区)人群、家畜病情和疫情档案资料等方面工作情况开展预评估.结果 现场抽查16个县(市、区)47个村中,嘉鱼县中堡村、复阳村人群粪检阳性率>5%,其余45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江陵县吴桥村、叶新村,荆州区谢古村、横街村,松滋市德胜垸村,阳新县梅潭村,荆州开发区窑湾分场等7个村耕牛粪检阳性率>5%,其余40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2004年以来,16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在2005年各发生一起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人群病情档案资料规范的有12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1个市.家畜病情资料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7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6个县(市、区).2007年人群查病,每个村人群感染率均<5%的有7个县(市、区),其他9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228个、潜江市92个、松滋市50个,位于前3名.2007年家畜查病,每个村家畜感染率均<5%的有4个县(市、区),其他12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178个、监利县146个、江陵县106个,位于前3名.结论 至2007年,湖北省有10个县(市、区)现场考核人、畜病情指标符合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4个县(市、区)初步能够达到,6个县(市、区)尚未达到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

    作者:涂祖武;黄希宝;蔡顺祥;龚新国;刘建兵;曹勤;朱红;朱惠国;杨光斌;戴裕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型血吸虫病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脑型血吸虫病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1997~2004年间安徽省综合性医院和血防部门诊断与治疗的脑型血吸虫病62例,分别对手术、吡喹酮、手术和药物联合及不同吡喹酮剂量间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方法分析显示,吡喹酮、手术及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3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喹酮3种治疗剂量、不同疗程间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期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型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宜首选吡喹酮药物治疗,疾病恢复期或发作间歇期给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治疗应有适应证.

    作者:黄月娥;汪天平;张世清;吴维铎;操治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南京血吸虫尾蚴尾干扫描电镜观察

    南京血吸虫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已有报道 [1-2],但尾蚴尾干的小棘呈鳍状排列未有报道.作者对南京血吸虫尾蚴尾干上的小棘进行SEM观察,见有排列整齐鳍状小棘,两侧对称,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国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医疗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安徽省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本省2005~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外科住院病例的相关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264例病人的医疗负担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腹水史、腹水和夹杂症对晚期血吸虫病人医疗负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复相关系数为0.72,决定系数为0.5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输血、年龄组和营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4873.9624、6693.1932、1.9505、42.2733和1104.1666.结论 晚血病人自身的年龄、营养状况、腹水史、腹水和夹杂症以及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中输血等因素对医疗负担有显著影响.

    作者:郭见多;吴维铎;杨卫平;张世清;朱磊;马琳;汪天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山东省微山湖区钉螺生存繁殖的环境温度观察

    目的 探讨钉螺在山东省微山湖区生存繁殖的环境温度因素.方法 在微山湖区设立钉螺放养点,连续26个月每日定时采集钉螺放养点温度和泥皮下6cm地温,并以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年平均温度、1月份平均温度、年极端低温和高温等,计算钉螺和血吸虫的年有效积温(ET).结果 放养点钉螺能生存繁殖.ETs/SDTs比值为1.03,说明钉螺在微山湖区可生存繁殖;ETp/SDTp比值为2.31,表明在微山湖区钉螺体内血吸虫幼虫全年可完成2.3个发育周期.结论 微山湖区的环境温度适宜钉螺的生存繁殖.

    作者:缪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udd-Chiari综合征误诊为晚期血吸虫病1例

    Budd-Chiari综合征是指肝静脉阻塞或同时伴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的症候群,临床较少见,因而对该病认识不足,多从肝脏疾病考虑,易误诊为肝硬化.近本院遇到1例,该病例误诊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达7年之久,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鹏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