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顺德;俞泽民;张学才;叶康胜;高波;赵山山;李治国;黄兴华;范振火;李华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的疾病状况及劳动力恢复程度,以进一步探索晚血防治策略.方法对安徽省宿松县登记在册的和新增加的晚血病人逐个上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县485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人中巨脾型412例(84.9%),腹水型69例(14.2%),结肠增殖型1例(0.2%),侏儒型3例(0.6%);50岁以上399例(82.3%).临床治愈438例(90.3%),病情稳定27例(5.6%),尚未治愈20例(4.1%);已切脾患者术后达10~19年50例(1 5.4%),20~29年241例(74.1%),30年以上34例(10.5%).结论晚血病人若能及早积极治疗,多数病人的寿命和劳力可维持正常.
作者:吴晓华;胡翰亭;高宗保;贺玉川;梅其江;郑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丝虫病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经积极防治,吴江市已于1987年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又经10年监测,在1998年达到了部颁消灭丝虫病的标准.2001年通过了消灭丝虫病专家组的审评.为总结这一防治成就的历史经验,将该市丝虫病流行特征及监测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梅火根;王伯荣;储金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雨花台区地处南京市西南郊.近几年我们加大对肠道寄生虫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在普查中我们发现儿童感染率较高.儿童玩具等物品是寄生虫传播中的重要载体.为了解儿童间寄生虫病传播情况,于2000年5~6月对辖区内幼儿园玩具及其他用品进行了寄生虫卵抽样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川;陈新;董云鹏;叶爱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繁昌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岸线长43.5 km,沿江7个乡(镇),共43个流行村,疫区人口约8.3万人.县内江滩总面积为1.93×107m2,江滩历史累计有螺面积为6.46×106 m2.为了解江滩型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以指导现场防治工作,现将1995~1999年江滩型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吴启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解湖区移民建镇对血吸虫病疫情的影响,于1999~2000年在白鹤洲村进行试点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1.1收集基线资料试区人口、面积、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及历史疫情等.
作者:彭继东;马异凡;王一林;徐永安;綦文彬;周华;夏友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钙(Ca)纳米颗粒作为日本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NP30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方法将钙纳米颗粒与NP30制备成Ca-NP30结合物(Ca-NP30),主动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保护性作用并探讨其免疫保护机制.结果Ca纳米颗粒可增强NP30对宿主的保护性作用,减虫率明显提高,从单用NP30的30.4%提高到57.8%;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足垫试验可引发迟发型变态反应.结论Ca纳米颗粒可作为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NP30疫苗的佐剂,其作用机制与同时引起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增强有关.
作者:钟石根;冯振卿;仇镇宁;李玉华;王祝鸣;李芸茜;管晓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扬中市位于长江中孤岛,辖12个乡(镇),人口27.6万人,1988年作为全国人体寄生虫病抽样调查的一个点,以4个乡(镇)4个村整群抽样调查居民2 204人,寄生虫感染者1 194人,占54.2%.
作者:戴保红;朱新云;吴荣凤;李春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经胎传播.方法分别对不同怀孕期的母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0±1)条.在感染30~40 d后,用灌洗法观察母鼠、仔鼠的感染情况.结果妊娠早、中、晚期感染血吸虫的母鼠平均检获的虫数分别为(48.0士4.9)条、(33.3±9.4)条、(21.0±13.4)条.但其仔鼠均未检获虫体,肝脏无虫卵结节.结论本实验未发现小鼠能经胎传播日本血吸虫病,可能与不同动物种系及尾蚴感染的剂量有关.
作者:严晓岚;吴玲娟;杨明瑾;漏磊君;李思温;钱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传统的血吸虫病诊断主要是病原学和免疫学,而近年来正逐渐推广应用超声显像作为辅助方法,该法具有快速对血吸虫病有关脏器病理损害作出评判的优点[1].本调查侧重于研究湖区原血吸虫病重疫区经反复防治进入传播控制阶段,居民肝脾损害程度及化疗对病变脏器的影响,以了解该类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和疫情规律.
作者:吴和国;邹小青;刘贤森;徐观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幼虫为试虫,用溴氰菊酯乙醇液选育,至子35代后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继续选育至子40代.结果嗜人按蚊经溴氰菊酯选育至子27代时,LC50由0.004 7 mg/L上升至0.282 2 mg/L,抗性系数高达60,其后逐代下降,至子40代时,LC50为0.016 5 mg/L,抗性系数降至3.5;从子35代起分别用LCs0逐代、LCs0隔代、LC90逐代选育方法继续选育至子40代,抗性系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9.96、18.85倍.结论嗜人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呈缓慢上升-稳定-趋于下降的态势;LC50隔代、LC90逐代选育方法可延缓抗性下降速度.
作者:周华云;高琪;李菊林;沈宝祥;曹俊;朱昌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抗重组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rSjCTPI)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对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价值.方法建立以纯化的抗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多克隆抗体(IgG)为捕捉系统,以酶标抗rSjCTPI为检测系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M-ELISA)法,分别对同批治疗前及治疗后2、4、6、12个月的血吸虫病人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检测抗体的SEA-ELISA法比较.结果P-M-ELISA法对治疗前血吸虫病人检测阳性率为96.6%,而检测抗体的SEA-ELISA为98.3%.P-M-ELISA法对治愈后2、4、6、12个月血清循环抗原检测阴转率分别为1 5.3%、37.3%、52.0%、83.3%,而检测抗体的SEA-ELISA法分别为3.4%、6.8%、1 2.0%、1 6.7%.结论表明该法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又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作者:杨小红;朱荫昌;何伟;华万全;管晓虹;仇镇宁;余传信;殷旭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苏州市曾是全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之一,历史累计钉螺面积高达4.13×108m2.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嗣后,血防工作全面转入监测阶段.但近年来,螺情出现了较大反复.现将近5年钉螺复现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徐季德;刘永元;徐海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由于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杀虫药物-吡喹酮的问世,使化疗在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吡喹酮不仅可用于临床治疗,而且已大规模地应用于血吸虫病的预防,控制病情、疫情的现场工作中.本文综述吡喹酮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的主要应用.
作者:黄一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耕牛是江湖草洲血吸虫病主要的传染源.我们用青蒿琥酯预防耕牛血吸虫病,并对预防服药后的副反应以及耕牛血液生理指数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向军;袁烛孙;向景雍;徐红;刘继文;徐志明;李万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潜江市属江汉平原血吸虫病重疫区县(市)之一,在防治工作中,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一直是血防工作的一大难题.为摸清晚血病人的状况,近两年来,我们对全市晚血病人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宗大;罗仁寿;湛正祥;舒儒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桐乡市在1993年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由于查治技术水平的限制,仍有可能存在少量的传染源,同时由于引进疫区水生动、植物,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邻近县市(区)还有少量钉螺存在,因此很有可能由外地输入钉螺和病人而引起血吸虫病的重新传播.
作者:沈元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升金湖位于东至、贵池两县(市)之间,是池州地区大的淡水湖泊,现有湖面为132.8 km2,共有81.85 km2冬陆夏水湿地面积.这些滩地除了部份围垦和蓄水养鱼外,都是钉螺良好孳生地.据1976年调查,有螺面积为3.013×107 m2(东至1.84×107m2,贵池1.18×107 m2).
作者:钱叶荣;赵忠海;韩世民;解卫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内容与方法1.1粪便检查 结合寄生虫学教学实验课,对在校学生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凡查见1种或1种以上寄生虫卵的为寄生虫感染者.
作者:吴惠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了准确掌握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现状,及时治疗尚未治愈的晚血病人,2001年5月我市开展了晚血病人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季金宝;刘铭堂;王惠民;宋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