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怡;刘玉龙;邓学东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滑膜肉瘤(primary 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PPSS)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肺原发性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分别从病灶大小、形态、位置、密度、边缘、境界、邻近血管、增强表现以及邻近胸膜改变、胸部淋巴结、胸腔积液及肺内转移灶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例行平扫,5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病灶以类圆形为主,境界清晰,边缘光整,密度及强化不均匀,2例患者病灶出现血管通入,4例患者伴有胸膜增厚,其中2例患者伴有胸腔积液,6例患者均无胸部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有肺内多发转移灶.结论 肺原发性滑膜肉瘤具有相对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但是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王军;黄仁军;李勇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对宫颈机能不全环扎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60例宫颈机能不全行环扎术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贫血组28例,非贫血组32例,分析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贫血组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贫血组[(104.18±7.91)g/L vs(124.69±6.59)g/L,P<0.05],贫血组的早产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50.00%vs 25.00%,P<0.05);贫血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21.43%vs 15.62%,P<0.05);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相比,流产发生率(7.14%vs 6.25%)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71%vs 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贫血增加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作者:周影;陈友国;冯剑文;张祎;朱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两种不同固定体位对肠道受照剂量和放疗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1年—2016年符合入组条件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仰卧位组(n=77)采用真空垫固定,俯卧位组(n=81)采用碳纤维腹板固定,处方剂量:45~50 Gy/23~25次,对两组患者肠道受照剂量、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皮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患者0-1级、2-3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9.7%、40.3%和76.5%、23.5%,俯卧位组2-3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低于仰卧位组(P=0.024).仰卧位组和俯卧位组患者0-1级、2-3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62.3%、37.7%和54.3%、4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结论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俯卧位体位固定可减少患者小肠的受照射体积,降低严重(2-3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
作者:芦玉婷;孟庆红;王坚;孙志强;汪建林;武艾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该实验室妊娠早、中、晚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指标FT4、TSH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就诊于产科且符合美国生化研究院(NACB)纳入标准的妊娠女性1048例作为研究组,220名非妊娠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FT4、TSH浓度水平.结果 以中位数(M)和双侧限值(P2.5~P97.5)表示参考区间:(1)孕早、中、晚期FT4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5.07(11.39~21.66)pmol/L、12.55(9.81~16.03)pmol/L、9.84(8.03~14.92)pmol/L,孕早、中、晚期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逐渐下降趋势,至孕晚期低;(2)孕早、中、晚期TSH的参考区间分别为:1.47(0.01~4.80)mIU/L、2.05(0.46~4.88)mIU/L、2.10(0.49~5.24)mIU/L,其中孕早期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水平随孕周呈上升趋势,至孕晚期与非妊娠期接近.结论 建立该实验室妊娠期女性FT4、TSH的参考区间,有利于降低误诊率,对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婷婷;李清茹;桑士标;陈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颅内动脉瘤栓塞过程中急性血栓事件形成,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处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17例发生了急性血栓事件,术中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动脉内接触性溶栓联合静脉低剂量持续给药,对患者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17例患者在动脉瘤介入栓塞过程中发生急性血栓事件.17例患者中12例为破裂动脉瘤,5例为未破裂动脉瘤,给予盐酸替罗非班后急性血栓形成的血管均有再通,顺利完成了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术后CT检查未见有颅内新鲜出血.术后CT复查2例有脑梗塞表现.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形成需紧急处理,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旭东;季卫阳;徐幸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12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03例,穿支动脉病型(PAD)109例.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CHE、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结果 脑梗死组血压、CHE、Hcy、FBG均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收缩压、CHE、Hcy、FBG的OR大于1(P均<0.05);LAA组CHE、Hcy、LDL、NIHSS评分均高于PAD组(P<0.05).结论 CHE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又一危险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沈明强;石冬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糖合并高血脂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6025例体检者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糖及合并TC、TG升高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合并高TG组及合并高TC、TG组与高血糖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血糖升高可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血糖合并血脂升高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更显著.
作者:许德英;孙真真;常永超;王小利;董仕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贫血、低蛋白血症、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术中有无保留左结肠动脉、有无新辅助放化疗、有无一期预防性造口等因素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3例术后出血,5例吻合口漏,其中3例保守治疗,2例行肠造口术,终愈合出院.结论 术前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有无新辅助放化疗、是否行预防性肠造口术等因素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高危因素,可采取保留左结肠动脉、放置双套管及肛管等措施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作者:姚志刚;黄资彦;钱冬明;殷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形成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2013年6月—2017年12月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227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是否等于3级分为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其中无复流组33例,正常血流组194例.结果 (1)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相比侧支循环形成更多(P<0.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吸烟、卒中、血小板计数和侧支循环形成是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保护)因素.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侧支循环形成可以减少无复流发生.
作者:徐家梁;何志松;周亚峰;蒋廷波;杨向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十色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免疫表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十色荧光抗体组合,CD45/SSC配合CD38/CD138设门,对106例MM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表面CD19、CD56、CD117、CD81、CD137L及胞质轻链cKappa、cLambda进行检测;并采用以上组合对20名健康志愿者标本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十色流式细胞术在MM患者治疗前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cPCs)的阳性率为92.6%.与正常浆细胞不同,MM患者cPCs异常表达CD19-(97.4%)、CD56+(89.6%)、CD81±(60.4%)、CD117+(18.6%)、CD137L+(12.6%),且各抗原的表达在正常浆细胞与MM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M患者治疗后骨髓中cPCs的抗原表达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十色流式细胞术有助于检出cPCs,更好地区分良恶性浆细胞,辅助临床对MM患者进行诊断,为其治疗及治疗后监测提供依据.
作者:戴兰;何林燕;沈文红;袁靖;梅仁;王兆钺;朱明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治疗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对患者症状缓解、血流变改变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延缓疾病自然进展.
作者:陈军军;张领;李新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回输对于体外循坏的心脏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输注效果与体外保存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注重无菌操作的同时,需要了解各种评价血小板和血浆的质量方法及临床应用条件,以期提高输注效果.
作者:郑强虎;田阿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对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2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hs-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6.89%)较对照组(67.21%)高,且治疗后试验组BNP、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BNP和hs-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永红;刘建中;杨兵;王彪;段宝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保守治疗无效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7年11月58例(96耳)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全麻下鼓膜切开置管术,随访半年以上观察疗效.结果其中鼓膜通气管早期脱出2例,门诊复诊过程中发现置管自行脱落32例,置管未自行脱落门诊取管24例.未发生鼓膜残留大穿孔,胆脂瘤增生等并发症.结论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行全麻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安全有效.
作者:朱慧娥;尹德佩;窦训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IL-1β的动态变化,为ALI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30);依再灌注时间将模型组分为5个亚组,即CI/R 6h、CI/R 12h、CI/R 24h、CI/R 48h、CI/R 72h组.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含量.结果 PPARγ蛋白及mRNA水平在模型组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R 24h其表达达高峰.IL-1β含量在模型组各亚组BALF及血清中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IL-1β含量在CI/R 24h达高峰,血清中IL-1β含量在CI/R 48h达高峰.PPARγ表达趋势与IL-1β一致.结论 PPARγ在CI/R所致ALI中通过降低IL-1β起到抑制炎症的保护作用.
作者:方辉;樊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在大肠息肉(CRP)、大肠癌(CR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TAP对CRC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病情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消化内科、胃肠肿瘤外科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CRP患者63例、CRC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查体的健康成人42名为对照,分析TAP的检测结果,探讨CRP、CRC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生长部位、病理分型等临床特点与TAP的相关性.结果近1年来,健康成人、CRP患者、CRC患者的TAP阳性率分别为2.38%、14.29%、73.33%.TAP在CRC检测中,灵敏度亦高于肿瘤标志物CEA.CRP的发病年龄、性别、息肉个数、大小、病理分型对TAP无影响(P>0.05),但直肠、乙降结肠息肉患者的TAP阳性率显著高于横结肠、升结肠息肉患者(P<0.05).CR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TAP无关(P>0.05),但Ⅳ期TAP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Ⅲ期(P<0.05),而不同分期患者的TAP凝集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直肠癌患者的TAP阳性率也明显高于结肠癌患者(P<0.05).结论 TAP在正常人群、CRP患者、CRC患者中阳性率呈递增趋势,直肠息肉、直肠癌患者的TAP阳性率更高.同时,TAP检测CRC时较CE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提示TAP联合CEA检测有助于早期干预CRC癌前病变,并作为CRC早期筛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者:李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方法 将2014年9月—2017年9月门诊收治的接受前列腺电切汽化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术后期排尿困难的比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出现排尿因难患者:9例为尿道狭窄,6例为膀胱功能异常及逼尿肌无力,5例有腺体组织残留,3例膀胱出现挛缩,2例尿道出现水肿与感染,1例有碎组织条及血块堵塞.所有排尿困难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多种原因可造成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因此必须严格实施手术操作流程,提高疗效,以降低排尿困难的发生.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在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胸腺瘤和23例前纵隔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血清LDH水平,对比分析SUVmax、MTV以及LDH.结果 胸腺瘤患者的SUVmax、MTV、LDH分别为(6.11±4.13)、(50.6±32.63)cm3、(204±83)U/L,淋巴瘤患者为(12.19±7.20)、(134±131.29)cm3、(341±156)U/L,纵隔淋巴瘤患者的SUVmax、MTV、LDH均高于胸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瘤SUVmax与MTV呈正相关(r=0.62,P<0.05),胸腺瘤SUVmax与LDH无明显相关性(r=0.448,P>0.05).淋巴瘤SUVmax与MTV、LDH均呈明显正相关(r=0.79,0.572,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继会;徐鑫;桑士标;张玮;邓胜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极低剂量脑CT灌注成像(CTPI)联合全模型迭代重组(IMR)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因临床怀疑缺血性脑梗死需行脑CTPI且3 d内行MRI检查的95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45例、B组50例,分别采用80 kV-30 mAs、80 kV-10 mAs扫描,均采用IMR2重组,并选取其脑灌注正常各45、50侧.比较2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有效剂量(ED)和阿尔伯塔脑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层面2(ASPECT2)水平灰白质的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灌注参数值和不同大小梗死灶的显示率.结果 (1)A、B组ED分别为0.500、0.167 mSv;(2)A组主观评分好,B组中等且出现同心圆和黑洞伪影;2组灰白质CT值及灰质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灰白质SD值B组均大于A组,白质SNR及CNR值B组均小于A组(P<0.05);(3)A、B组灰白质CBV、TTP及灰质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灰白质CBF及白质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A、B组对腔隙性梗死灶显示率分别为4.44%、4.00%,局灶性及大面积梗死灶显示率均为100%.结论 IMR联合10 mAs脑CTPI虽然图像质量较差,但辐射剂量极低,能诊断局灶性和大面积脑梗死,对辐射损伤风险大及需多次动态随访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武;张云;龚建平;胡春洪;范国华;徐亮;张伟;时代;钱铭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Olympus输尿管软镜及科医人钬激光配合272μm光纤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共202例.其中肾结石9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10例.结石直径为0.8~2.2 cm.结果185例患者一次成功置入输尿管输送鞘(占91.6%),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率92.6%(187/202),其中碎石失败4例,11例置鞘或置入软镜失败.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40 min,术后住院时间2~4 d,术中及术后无脓毒血症、大出血、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军;许丞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