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叶爱华;戴颖钰;胡春洪

关键词:肺出血,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CT
摘要:目的 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CT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肾穿刺活检证实的10 例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CT图像的特点.结果 在不同的临床阶段,其影像学表现也有着进行性的变化,典型的表现为沿肺门向周围扩散的斑片状阴影,其中4例呈大片云絮状实变影,集中分布于两肺门周围,5例呈点状及腺泡小结节样渗出,小斑片状融合,渗出灶呈花瓣样,1例呈混合型,并可见团块状阴影.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双侧胸腔积液,8例同时合并有心包积液.结论 该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标准,肾穿刺活检更是其确诊的依据,但临床过程凶险,分析其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方法 择期胃癌根治术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8岁.体重51~82kg,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PCIA组与PCEA组,每组30例.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点的VAS 评分和镇静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Ramsay评分PCIA组低于PCEA组(P<0.05).结论 PCIA 或PCEA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但PCIA组镇静深度超过PCEA组.PCIA用于留置胃管、尿管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效果优于PCEA.

    作者:戴亚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期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中期因子(M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产科住院的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各112 例,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110 例,检测各组母体入院时、分娩前、分娩后血清MK的含量.结果 入院时和分娩前轻度子痫前期母体血清MK值较正常妊娠晚期组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和分娩前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轻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孕晚期对照组明显降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轻度子痫前期母体血清MK值较入院时和分娩前明显降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较入院时和分娩前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K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廖琪;杜绍敏;刘衍华;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31I治疗少儿型甲亢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随访接受131I治疗的少儿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少儿型患者131I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观察病例共158例,按年龄分为儿童(60例)和少年组(98例).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前均停用ATD 一个月,禁碘3周,并作以下各项检查:TT3、TT4、FT3、FT4、TSH、甲状腺吸碘率测定、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根据B超甲状腺检查或甲状腺核素显像法结合触诊确定甲状腺重量.131I治疗剂量(MBq)=预计给予的每克甲状腺组织实际摄取131I的剂量(MBq)×甲状腺重量(g)/ 甲状腺高摄131I率(%).预计给予的每克甲状腺组织实际摄取剂量通常为0.74~1.85MBq,并参考年龄、病程、病情酌情增减.治疗后每3个月左右测定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TSH水平,随访时间1~8年.结果 儿童组:痊愈55.0%(33/60),好转20.0%(12/60),总有效率为75.0%(45/60),无效11.7%(7/60),甲减13.3%(8/60);少年组:痊愈58.2%(57/98),好转18.4%(18/98),总有效率为76.5%(75/98),无效9.2%(9/98),甲减14.3%(14/98).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甲减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疗效不受患者年龄的影响.疗效出现的时间经随访发现,131I 治疗后3个月即取得满意疗效,FT3、FT4均降至正常.所有患者生长发育良好,甲减病例131I的用药剂量与同组非甲减病例所用剂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131I治疗是少儿型甲亢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ATD 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正规ATD 治疗的少儿型甲亢患者,及时迅速进行131I治疗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提高生活质量.甲减发生率与年龄和剂量无关,主要受个体敏感性因素的影响.

    作者:桑士标;李清茹;王栋梁;赵震华;姜继伟;吴翼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0例,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0例,2组患者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颅脑CT和(或)MRI检查.比较Ccr、左室重量指数(LVMI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峰)及舒张晚期左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峰)比值(E/A)、颈动脉中层厚度(IMT),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证据.结果 2组患者左室肥厚、脑损害、肾功能损害及颈动脉斑块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是比舒张期高血压更强的致靶器官损害因素.

    作者:潘永瑜;杨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铁蛋白增高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目的 为了探讨血中铁蛋白过多与感染、心脏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对机体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方法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析了65例败血症、75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89例2型糖尿病、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18 例子宫颈癌(32例Ⅱ期、45例Ⅲ期、41例Ⅳ期)和107例粒细胞白血病(59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4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101名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铁蛋白水平并作比较研究.结果 全部病人的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118 例子宫颈癌中Ⅳ期子宫颈癌的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Ⅲ期,而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均<0.05),从而表明随着子宫颈癌的严重程度血清铁蛋白亦增高.结论 血清铁蛋白是败血症、冠心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肝细胞癌、子宫癌和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良好诊断指标并是治疗后随访的有效工具.

    作者:吴卫元;杨永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第三代喉罩应用于该类微创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ASAⅠ~Ⅱ级,体重指数<25kg/m2,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每组20例.P组常规放置胃管并测定气道密闭压.观察两组插管(罩)的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插拔管时血压、心率变化,气腹前后呼吸参数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时间相似,均无失败病例.P组较T组在插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小(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两组在气腹前后呼吸参数变化相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组中平均气道密闭压大于气腹后平均吸气峰压(PIP).结论 PLMA操作较简单,成功率高,通气与气管插管一样有效且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术后并发症更少,可安全地应用于非肥胖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作者:王耀明;朱跃坤;王科;王爱民;陈永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气腹的X线征象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腹的X线征象及病因分析.方法 对12例新生儿气腹症的X线检查及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查均见膈下游离气体.临床诊断,内科性气腹2例,胃穿孔2例,新生儿坏死性肠炎(NEC),小肠穿孔5例,结肠穿孔2例.结论 新生儿气腹有其特殊X线征象,X线检查可为其临床病因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高兴波;徐洪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中的NOTCH1基因变异

    目的 Notch1基因变异出现在半数以上的T-ALL 患者中,对T-ALL 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该试验在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MDS)患者中寻找Notch1基因变异.方法 20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应用nested-PCR法,银染色-SSCP,direct sequencing法分析.结果 在患者1的白血病细胞中发现,在第27号外显子的第5,097个对偶基因的G变异为A.然而该变异是在基因库中可查找的SNP.结论 在MDS患者中没有发现Notch1基因的变异.

    作者:付璐;程峰;毕莉;吴悦;张云平;李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神经传导速度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辨证分型中的不同及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组(早期组)、肝肾阴虚,血瘀风动组(中期组)、脾肾阳虚,痰瘀互阻组(晚期组)4组,分别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末端潜伏期及其波幅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其波幅.结果 各证型中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晚期组检出周围神经异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周围神经损害较轻,较局限,而脾肾阳虚,痰瘀互阻型损害较重,较广泛.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在各证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可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马立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有限切口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多段骨折2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有限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胫骨多段骨折22例中,AO/AFIF分类C2 18 例,C3 4例.其中开放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Ⅰ型4例,Ⅱ型2例,闭合骨折16例.均采用有限切口植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胫骨多段骨折22例中伤口Ⅰ期愈合19例,表皮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出现部分皮肤全层坏死,经Ⅱ期转移邻位筋膜皮瓣修复l例.20例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愈合5~8个月,延迟愈合2例.随访病例优14例,良6 例,可2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总优良率达90.9%.结论 锁定接骨板设计合理,固定效果良好,结合有限切口技术对胫骨多段骨折进行内固定符合骨折治疗的生物学要求,疗效优良.

    作者:王振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与观察

    小儿高热惊厥(febril convulsions,FC)是临床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一般由感染引起机体急性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后出现,临床表现为双眼上翻、斜视、牙关紧闭,全身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意识丧失,重者可出现呼吸停止.因此力争在短时间里及时控制高热患儿的体温,做好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是避免惊厥发作和改善愈后关键[1].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 对8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测试,并与83名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男性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女性患者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男性以血液黏稠度增高为主,女性则以血液聚集性增高为主,男女均存在明显的血流障碍.

    作者:蔡杰;林静华;胡俊妍;李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重PCR检测基因抗原受体重排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探讨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和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参照BIOMED-2协作组制定的Ig和(或)TCR检测方法,对儿童ALL患儿114 例,分别检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H、IgK、TCRG和TCRB基因重排.结果 在105例B系儿童ALL患者中,克隆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IgH 73%、IgK34%、TCRG 44%和TCRB 35%,所有B-ALL患者Ig基因重排检出率可达85%;在11例T系ALL患者中,克隆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TCRB 82%和TCRG 73%,T-ALL 患者TCR基因重排检出率可达100%.结论 BIOMED-2引物系统可以检测出绝大多数儿童ALL患者的Ig/TCR基因重排,是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艾晓非;李楠;刘燕;阮敏;李庆华;曹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外周血GRβ及TNF-α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30例PNS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随访结果分成激素耐药型(SRNS)和激素敏感型(SSNS)2 组,各15例.1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RT-PCR 检测各组PBMC上GRβ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NF-α的含量;并分析以上指标与肾脏病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 (1)SSNS组患儿PBMC GRβmRNA的表达及血浆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SRNS组患儿PBMC GRβmRNA的表达及血浆TNF-α水平均高于SSNS组(P<0.01).(3)15例SRNS组患儿PBMC GRβmRNA的表达与肾脏病理分级成等级正相关(r=0.496,P<0.05);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成等级正相关(r=0.458,P<0.05).(4)15例SSNS组患儿PBMC GRβmRNA的表达与24hUTP无相关性(P>0.05).(5)30例PNS患儿PBMC GRβmRNA的表达与血浆TNF-α水平成等级正相关(r=0.450,P<0.05).结论 GRβ可以作为监测PNS患儿病情以及预后的指标之一.TNF-α升高可能导致GRβmRNA的表达升高,在SRNS形成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琴英;付强;宋晓翔;封其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可注射性硫酸钙在兔椎体松质骨中成骨性能的研究

    目的 观察可注射性硫酸钙在兔椎体松质骨中的成骨降解性能.方法 18只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9只.其中A组向兔椎体松质骨注入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B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在不同时间点(2,6和12周)采用大体观察、X片影像学、组织学等方法观察和评估CSC植入后在椎体松质骨内的成骨和降解情况.结果 术后兔进食,活动正常,标本周围软组织无炎症反应.CSC在植入2周见少量新生骨,6周植入物部分吸收,见大量新生骨,12周植入物全部吸收,并有编织骨形成,成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注射性硫酸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椎体后成骨作用明显,新生骨与植入材料的吸收降解同步,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材料.

    作者:华俊;孙永明;刘栋;沈忆新;冯一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8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例X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检查18例,CT检查3例,MRI检查1例,ERCP检查l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确诊9例.10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因伴慢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加胰头囊肿十二指肠引流术,6例行LC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且极易误诊为胆囊癌,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开腹胆囊切除是基本手术方式.

    作者:张亚军;何宋兵;郑丁铖;汪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 为了探讨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218例原发性高血压(EH)血浆中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分别由RIA、酶联免疫分析和生化法进行了测定,并与7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 218例EH患者的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较之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30例血压控制达标的EH患者较之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68例EH1级、62例EH2级和58例EH3级患者随着E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增高,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的水平不断增高(P<0.05~0.01),从而表明: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 水平与EH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血浆ATⅡ、IGF-Ⅰ和hs-CRP水平是判断EH患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并具有随访、观察预后的临床价值.

    作者:倪雪红;尤凤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B7-H3两种异构体基因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对T细胞协同刺激作用的比较

    目的 建立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株和4IgB7-H3基因转染细胞株,探讨B7-H3两种异构体对T细胞的协同刺激作用.方法 RT-PCR 法从诱导成熟的DC细胞中克隆人B7-H3两种异构体基因2IgB7-H3和4IgB7-H3的编码区,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后插入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IRES2-EGFP/2IgB7-H3和pIRES2-EGFP/4IgB7-H3重组子,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经G418抗性筛选,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2IgB7-H3和4IgB7-H3在SHG44细胞上的表达.继而,利用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析两种异构体基因转染细胞株对T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成功构建了可以稳定表达2IgB7-H3和4IgB7-H3的基因转染细胞株.体外生物学功能分析表明,与转染空载体的SHG44/mock细胞相比,SHG44/2IgB7-H3和SHG44/4IgB7-H3均能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以及对IFN-γ的分泌,且两者的协同抑制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B7-H3两种异构体分子均能负性调控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但两者的生物学功能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作者:邱天宇;陈永井;张光波;孙静;蒋俊华;周迎会;张学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不同时间段后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诱导凋亡作用和对β3GnT2 及β3GnT8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As2O3作用于乳腺癌细胞后,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As2O3 均可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T-PCR 结果显示:β3GnT2、β3GnT8在各个浓度As2O3剂量组作用下,与空白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μg/mL和2μg/mL浓度组、4μg/mL和40μg/mL浓度组在相同时间段下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Western Blot 检测相关蛋白结果与mRNA表达水平基本一致.β3GnT2蛋白表达中,4μg/mL(4h)组、40μg/mL(4h) 组分别与4μg/mL(48h)浓度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β3GnT8蛋白表达中,40μg/mL(4h)、4μg/mL(48h) 浓度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s2O3对MCF-7细胞有显著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As2O3在体外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凋亡效应与剂量呈正相关;As2O3还能下调β3GnT2和β3GnT8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焕萍;姜智;范育利;徐岚;吴士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液流变指标高值重复检测的差异性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指标高值第二次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血液流变指标的高值分别进行重复测定,测定全血黏度四个参数(200s-1,30s-1,5s-1,1s-1).结果 第一次结果,全血黏度200s-1,30s-1,5s-1,1s-1分别为26.43±2.62,11.45±0.91,6.42±0.56,4.81±0.39;第二次检测的结果为20.91±2.46,9.45±0.95,5.56±0.51,4.22±0.38(均P<0.001).结论 第一次检测结果异常,第二次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重复性差.

    作者:贾妙兴;陈飞;邹玲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