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程;黄紫红;覃绍鹏
高血压是常见病,40岁以上的人群中15% ~20%受累,且随年龄而升高,不同种族存在差别.
作者:何作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清除32例高血压壳核血肿.结果 手术后32例病人预后,Ⅰ级(完全恢复)4例(12.5%);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1例(34.4 %) ;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 12例(37.5%);Ⅳ级(卧床, 意识稍醒)4例(12.5%);Ⅴ级(植物生存)1例(3.1%).结论 显微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再出血发生可能小,手术疗效好.
作者:钱兴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的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订科学的护理措施[1].它对促进护理研究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莹;谢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栓必灵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冰水冷刺激加肾上腺素应激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观察栓必灵静脉给药45IU/kg、90IU/kg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栓必灵明显降低大鼠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结论 栓必灵可有效用于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邓岩辉;张文杰;魏玉明;余秋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腔单次推注用于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为术后镇痛提供一种新的配伍方法.方法 选择经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组(A组)和常规吗啡组(B组).A组术毕硬膜外腔注入含高乌甲素8mg加吗啡1mg的生理盐水5mL,B组注入含吗啡2mg的生理盐水5mL.术毕6、12、24h 记录VAS评分,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两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9.3±4.8)h和(19.4±5.2)h,两组无差异(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高乌甲素复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小.
作者:王耀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为例,建立一套符合该实验室的生化开放通道试剂评价的标准操作程序.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EP6-A及EP9-A文件 [1],对在开放通道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4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试剂分别进行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干扰实验、溯源性以及与现有系统相关性的评价.结果 4种试剂中,A厂家的ALT试剂准确度较高,精密度均小于5%,稳定性较高,线性较高,超过1,000U/L.但B厂家的试剂的线性较宽达约1,500U/L.4种试剂在干扰试验中无显著差异.4种试剂与现有系统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结论 1.4种试剂均可以满足临床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要求.2.A厂家的ALT试剂性能相对更为优越.
作者:杨顺;杨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乳糜血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血脂检测采用日立10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采用赛科希德SA-6000型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结果 乳糜血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 乳糜血血脂浓度增加,其全血粘度值亦增加.
作者:李向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溶酶体及其所含酶类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在细胞癌变过程中,溶酶体的位置及其膜通透性发生改变,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为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临床诊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赵江虎;秦正红;梁中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两种术式的优越性.方法 分别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9例和开腹胆总管囊肿根治术26例,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各项统计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楚、分离缝合准确、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术式.
作者:朱杰;孙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复发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56例DVT患者,其中初发组和复发组各28例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初发和复发DVT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沉、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致病因素.可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监测病程、判断预后、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
作者:邵晶莹;姒惠;赵彬惠;申东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麻黄素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快速气管插管中对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位成人患者随机分成4组(n=20),分别为快速气管插管前1min静脉内给予麻黄素75 μg/kg(PE75)、100μg/kg(PE100)、150 μg/kg(PE150)或生理盐水(saline),诱导用丙泊酚2.0mg/kg和罗库溴铵0.6mg/kg.双盲法评估气管插管条件,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后5min内每min都记录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偏离基线20 %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视为有临床意义.结果 PE75组或PE100组能明显改善插管条件(P<0.05);而PE75组和PE150组与saline组相比能明显加快 HR(P<0.05);PE75组和PE150组、PE150组和saline组相比较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麻黄素无论是75μg/kg或100μg/kg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快速气管插管前用都能改善插管条件,但它不能有效防止低血压.
作者:陈建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用疏血通防治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作用.方法 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患者53例,血糖、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排除各类肾炎或尿路阻塞病史者,无明显心脑血管、肝肾等疾患.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组给与缬沙坦80mg/d口服(n=27),联合组给与缬沙坦80mg/d口服及疏血通6mL/d静滴(n=26);疗程15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血Scr、BUN、血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两组血、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血脂、血流变学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联合组与缬沙坦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血Scr、BUN 在治疗后也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缬沙坦联用疏血通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尿白蛋白,防止其进展.
作者:张弘弘;董吉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总结鼻腔鼻窦砂粒体性骨化性纤维瘤(SNPOF)与鼻窦前颅底砂粒体型脑膜瘤(P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1年12月~2007年12月12例SNPOF和5例PM进行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中的砂粒体和纤维成分,用免疫组化染色标记EMA、vimentin等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2例SNPOF,男9例,女3例,年龄10~41岁,平均年龄18.75岁.PM 5例,均为女性,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40.6岁.二者临床症状相似.CT示SNPOF呈高密度影,PM呈软组织密度影;MRI示 SNPOF 为T2低信号影,PM为等信号影.镜下SNPOF由砂粒体(砂粒样骨组织)和成纤维细胞、网织纤维、少量胶原纤维组成,PM由脑膜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大量砂粒体组成,两种疾病砂粒体的成分和结构相似,但分布不同.网状纤维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cGee-Ruseell核固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各有其特点.免疫组化染色SNPOF和PM vimentin均阳性,EMA:SNPOF11例阴性,1例阳性,PM3例阳性,2例部分区弱阳性.结论 SNPOF和PM在多数情况下通过常规HE染色即可作出组织学诊断,但在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相似的情况下,应注意砂粒体的不同,正确诊断需要病理学与临床和影像学的密切结合.
作者:李雪;韩一丁;杜江;卢志达;刘红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性进行分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住院患者68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另选健康体检者50名作对照.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脑出血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对预防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程;黄紫红;覃绍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在腹腔镜引导下放置Tenckhoff卷曲腹膜透析管的经验.方法 选择16例慢性肾衰患者,在腹腔镜引导下,将腹膜透析管放置腹腔膀胱(子宫)直肠窝,并经皮下隧道引出.结果 16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为30~45min,患者术后均成功进行腹膜透析,术后1周左右出院.结论 腹腔镜引导下放置Tenckhoff卷曲腹膜透析管定位准确,无手术切口.和常规开腹技术相比,该方法有独到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晓松;石永兵;钟丰云;邢春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方法 依据多导睡眠仪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HI<5)、轻度OSAS组(5≤AHI<20)、中度OSAS组(20 ≤AHI<40)、重度OSAS组(AHI≥40),对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hsCRP进行检测.结果 轻度OSAS组hsCRP高于对照组;中度OSAS组的hsCRP、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OSAS组hsCRP、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SaO 2<90%所占百分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与AHI呈正相关( r=0.326;0.458;0.353;0.410).结论 OSAS患者的hsCRP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且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晓玲;李飞;谷德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病史逐渐加长,因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极差,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导致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临床上常使用机械通气来改善病人的症状,有些病人由于脱机困难,必须长期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此时患者就面临许多问题,如:心理问题、呼吸道管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等,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韩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使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的速度大大提高,在它的使用过程中,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及各省、市地区临床检验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各级医院也建立了血细胞自动分析的质控程序,使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
作者:潘建玲;付桂华;刘方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MELAS综合征CT、MR表现及其主要临床特点,提高对MELAS早期诊断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 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为其较为特征性临床表现;病变区CT表现为低密度,MRI平扫呈等或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影,急性期病灶DWI呈脑回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肌组织活检GT染色检见红边纤维(RRF).电镜见线粒体体积增大、数量增多.结论 MELAS综合征CT、MRI具有较为特征性表现,结合肌肉活组织学检查和电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
作者:孙敬;沈钧康;张博;郭静;徐菡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与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联合检测对鉴别梗阻性黄疸与肝细胞性黄疸的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法测定130例梗阻性黄疸和97例肝细胞性黄疸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ADA与γ-GT.结果 梗阻性黄疸组ADA 12.0±4.8,γ-GT 162.0±97.2,肝细胞性黄疸组58.3±23.3和138.9±83.3;正常对照组9.1±3.6和 22.2±13.3.方差分析各组均数差别非常显著(P<0.01).两组均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ADA梗阻性黄疸组差别显著( P<0.05);肝细胞性黄疸组差别非常显著(P<0.01);γ-GT 2组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正常参考值ADA:4~18U/L,γ-GT:0~50U/ L;以上限为阳性界值,ADA和γ-GT对2组疾病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 %;ADA对2组疾病的敏感性分别为11.5%和96.9%,P <0.001;阴性预测值为46.5%和96.2%,P<0.001.γ-GT敏感性分别为96.9 %和86.6%,P<0.01;阴性预测值为96.2%和88.5%, P<0.05;表明ADA和γ-GT测定在疾病组间差异显著,梗阻性黄疸组ADA活力增高率明显低于肝细性黄疸组,而γ-GT增高率明显高于后者. 结论 ADA正常/轻度增高γ-GT显著增高为梗阻性黄疸,两项指标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作者:盛学清;向长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